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釋願海舟▪P9

  ..續本文上一頁佛一菩薩。《佛名經》所雲:“緣想十方諸佛賢聖,擎拳合掌,披陳至禱,慚愧改革,舒曆心肝,洗蕩腸胃,如此忏者,亦何罪而不滅,何障而不除。”否則悠悠緩緩,心浮氣躁,身心散漫,罪業不消,一息不來,叁途苦報親身感受,求脫無期,無代受者,智者當扪心深思。

  庚二、忏悔煩惱障

  有煩惱所以造諸惡業,由惡業爲因,感受苦果,因此當先忏除煩惱障。各種經論以種種譬喻呵責煩惱,煩惱是怨家,能斷衆生慧命故;是劫賊,劫取衆生諸善法故;是瀑河,能漂衆生入生死大苦海中故;是鐐铐,能把衆生系在生死牢獄故。六道絡繹,叁途不絕,惡業無窮,苦果不息,當知都是煩惱過患。煩惱雖有諸種,統而言之以叁毒含盡。《華嚴經》說:「貪嗔癡叁業能令衆生入叁惡道中。縱生人中貧窮孤獨,凶狠暴戾,愚鈍無知。」應早日忏悔:耽染愛著男女、財物的貪心煩惱。嗔恚忿怒、仇恨損害衆生的嗔恨煩惱。心識昏愦、意地暗昧、不了事理的愚癡煩惱。貢高我慢、目空一切、輕視他人的我慢煩惱。疑惑正法、不信叁寶的猶豫煩惱。謗無因果、不信叁世輪回的邪見煩惱。不知緣起性空、橫加執著的常斷邪見的實執煩惱。悭貪吝啬煩惱。不攝六根、胡亂攀緣的放逸煩惱。心行弊惡懈怠懶惰煩惱。粗犷強橫難以調和、容易發怒凶狠慘毒煩惱。障礙戒定慧的煩惱,障礙修叁十七菩提分的煩惱,障礙六波羅蜜的煩惱,障礙二種解脫的煩惱,障礙佛恒沙功德的一切煩惱。惱亂賢聖及一切衆生無量無邊的煩惱。今日悉皆發露,向十方諸佛、尊法、聖僧前全部忏悔。願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摧折憍慢高幢,枯竭貪欲愛心,息滅嗔恚烈火,破除愚癡黑暗,拔出疑惑深根,裂破一切邪見之網。修八聖道,斷無明根,求大涅槃,永不休息。

  庚叁、忏悔業障

  無始以來至于今日,由貪嗔癡的狂風所鼓動,起身口意而造作惡業,若堆積起來數如恒沙、量滿大地。故于今日發露忏悔往昔及今生所造無間深重惡業;輕毀佛語誹謗經書論典解脫法要之業;破滅叁寶,摧毀正法之惡業;不信善惡果報、斷諸善根、十惡之業;忤逆暴戾、不孝敬父母之惡業;谄诳無信、侮慢上師善知識及一切尊長之罪業;毀犯五篇七聚、菩薩律儀、叁皈、五戒、八關齋戒、叁昧耶戒,總之一切佛製之戒不能清淨守護,多有缺漏之罪業;汙壞他人清淨梵行之罪業,入邪道中生惡知見、持惡律儀、修持邪法之罪業;或以邪命過活時所造一切諸罪業。

  若具體來說,即身叁口四之七種罪業。忏悔殺生惡業:一切衆生皆往昔父母兄弟六親眷屬,隨業輪回,改頭換面,互不相識,而今損害食噉,造如此惡業,死入號叫地獄,後五百世還他命債,此罪深如大海。佛說:“殺害之罪,能令衆生墮于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虎豹豺狼鷹鹞等身,或受毒蛇蝮蠍等身,常懷惡心,感受獐鹿熊羆等身,常懷恐怖。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病,二者短命。”自無始來至于今日,常懷惡毒,無慈憫心,或由于貪心,或由于嗔心癡心,而以種種方便,決裂湖池,焚燒山林,畋獵捕撈,以刀槍箭棍,陷阱機關,彈弓、手槍*及各種毒藥捕捉飛禽走獸,或以鈎網等撈捕魚蟹蝦螺蚌等水族動物,或自養豬狗雞羊牛馬鵝鴨等自殺或教人殺,使其羽毛脫落,鱗甲傷毀,身首分離,骨肉消碎,燒煮煎炸,使彼無辜受大苦難,含恨舍命,曆劫尋仇。或作將軍、兵卒、劊子手等,揮舞刀槍,殺害人命。或墮胎破卵,挖土掘地,種植莊稼,殺害無數生靈,或撲打蒼蠅、蚊子、飛蛾,掐死虱子,噴灑農藥殺死諸多小蟲,或行住坐臥之中有意無意殺死蟲子螞蟻等。或對衆生施以拳腳鐐铐棍棒,或繩鎖系縛,斷水絕糧等種種惡業。今日至誠向十方諸佛、尊法、聖僧以及六道衆生前求哀忏悔。願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得金剛身,壽命無量,永斷害心殺心,以種種身形救拔衆生,遍施無畏。

  忏悔偷盜惡業:衆生只見眼前利益,不擇手段盜取他人東西。佛說:“劫盜之罪能令衆生,墮于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牛馬驢騾駱駝等形,以其所有身體血肉,償他宿債。若生人中,爲他奴婢,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貧窮困苦。”今日忏悔往昔盜他人的財物,持刀搶劫,逼迫淩奪,威勢壓迫,陷害吞並,侵占公物,盜取佛法僧物,或經像財物,或塔廟財物,或常住僧衆財物,對叁寶財物或誤用,或借用不還,或仗勢侵吞。經中說:「五逆重罪我尚能救,盜僧物者我所不救。」或對叁寶財物混雜不分,隨便亂用,所謂“香錢不能買蠟”,如此混亂,過失極大。或常住叁寶財物隨意亂用浪費作人情。經商時短斤少兩,少尺短寸,抵賴債務,逃避租稅等。如是諸罪無量無邊,今日克誠披露,求哀忏悔。以此忏悔功德,願生生世世福貴尊榮,如意寶常能隨身,降下種種珍寶、衣服、飲食之雨滿足衆生一切所求,成就布施波羅蜜多。

  忏悔邪淫惡業:衆生生死愛爲根本,古德雲:“愛不重不生娑婆。”佛說:“淫欲之罪能令衆生,墮于地獄餓鬼受苦。若在畜生,則受鴿雀鴛鴦等身。若在人中,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如今感受此果報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世界上的離婚率也高得驚人,現在造邪淫罪的人多如牛毛,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今日忏悔從無始來至于今日,偷搶他人妻妾,拐騙婦女,毀人貞潔,玷汙比丘尼,破壞他人清淨梵行,逼迫非道作不淨行,染心邪視等無量無邊罪業。今日克誠披露求哀忏悔,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蓮花化生,不入胞胎,清淨光明,相好莊嚴,遠離塵欲,心恒清淨。

  忏悔惡口、妄語、绮語、兩舌罪業:惡口之業能讓衆生墮在叁惡趣中,轉成惡鳥,人皆憎惡,如貓頭鷹等。轉生人中,口中臭氣熏人,說話人多不信,眷屬不和,常好鬥爭。無始以來至于今日,不論尊卑親疏貴賤,稍不如意順心,就粗暴惡狠嗔恨惱怒辱罵毀傷。诃責神鬼,貶斥聖賢,誣謗善良等惡口之業無量無邊,悉皆忏悔。

  妄語即爲希求名聞利養,狡詐虛诳,厚顔無恥,顛倒黑白,妄說是非,欺诳賢聖,蠱惑世人,無論對父母上師尊長,還是兒女常人都無實話。經常自稱得四禅、四無色定、四果聖人、菩薩、佛陀。常說見神見鬼,上天堂、入地府、遊淨土等妄語,如是諸罪無量無邊,悉皆忏悔。

  绮語業即出語多涉淫行欲事,言詞華麗绮靡。或寫淫詩豔詞黃色小說,描寫談說妖客淫態。唱淫蕩歌曲,撩動人心,鼓起貪欲,使人耽著犬馬聲色。所造绮語之業無量無邊,悉皆忏悔。

  兩舌業即表面贊歎背後毀罵,以巧舌利口挑撥是非,離間君臣、父子、夫婦、師徒、朋友,使君臣猜疑,父子不和,夫婦隔閡,朋友疏遠等。兩舌之罪無量無邊,悉皆忏悔。願以忏悔口業功德,生生世世,具足四種辯才,聲音和雅,聞者歡喜,常樂說法,開示衆生,令悟實相。

  忏悔對叁寶所造罪業: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衆僧難值,信心難生,六根難具,善友難得。”今雖圓滿但依叁寶所造罪業極重,所以在此專門須要忏悔。無始來,不恭敬並亵渎佛的形象,輕視僧衆,殘害道友,破塔壞寺,焚燒經典佛像。自己住在高樓大廈中卻把佛像安在肮髒狹小卑劣陋舍之中,使煙熏日曬、風刮雨淋、塵土染汙、聽任鳥雀老鼠隨意毀壞。裸形露體于佛像經書之前。殿門緊鎖,障佛光明等。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悉皆忏悔。

  對于法寶經書則以不清淨的手隨便抓取、亂扔,在看經時,或在經書附近非法地談天論地,或放在床尾,或令散失、壞爛、缺漏,自己不看不修也不肯流通。或躺著聽經,臥著讀誦,高聲談笑,擾亂他人聽法。或邪解佛語,非法說法,法說非法。或專爲尋找法師的過失並加以辯駁嘲諷挖苦,或輕慢佛語尊重邪教,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悉皆忏悔。

  對于僧則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損害發菩提心的修行者,鞭打沙門,任意驅使,隨便評說毀謗,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悉皆忏悔。

  以此忏悔功德,生生世世之中,常常遇到叁寶,恭敬供養,常修六和敬,得自在力,興隆叁寶,弘揚佛法,度化衆生。

  庚四、忏悔報障

  佛說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惟有忏悔力,乃能得除滅。”報障即一切惡報苦果,人中盲聾喑啞、諸根不具及叁惡道的苦報,現在不忏,命終地獄相現之時,則一切無能救護。現在自在時當猛厲忏悔。惡報詳講六道都有,尤其叁惡道報,最難忍受。其詳細情況在《地藏經》、《俱舍論》、《普賢上師言教》、《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都有敘述。

  以上五種前行發心方便加上四種對治力,忏悔上面所述叁種障,則會出現各種驗相,如見光見花、身心輕利敏捷、信心善心增上、煩惱淡薄等驗相。還可以從夢中觀察,如夢見洗沐、登雪山、見日月出現、穿白淨衣服等。

  戊二、理忏

  如《維摩诘經》、《普賢觀經》等經論中所示觀罪性空寂,這樣可以徹底消盡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普賢觀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勤忏六根罪。”即以般若智慧觀察能産生諸罪的根源即此妄動之心,觀彼從何而來,住于何處,最後去往何處。此心有何形狀、顔色?大小如何?是在身內,還是在外境?如此遍尋此心如虛空不生不滅。即所謂“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理忏的力量極大,所以清涼國師雲:“事忏除末,理忏拔根。”初學者事理交替不能偏廢,上根則理事圓融,事忏不礙觀空,理忏也不妨禮佛誦經念咒經行等。

  在一切忏悔儀軌之中,金剛薩埵百字明及心咒的觀修最爲殊勝。百字明咒在漢地《焰口施食》中叫作金剛百字咒。金剛薩埵的修法及依四力觀修在《彙集經》、《金剛薩埵如意寶珠講記》、《普賢上師言教》中有詳細的宣說。

  丁五、隨喜功德

  修隨喜可以消除嫉妒…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釋願海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