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機大用
我人果能于一切事緣上,無向、無背、無取、無舍,應付裕如,縱奪自在,則嬉笑怒罵,無不是神通妙用;行住坐臥,皆是海印放光。蓋所謂神者,凡所施爲,皆是真心神光起用,一切景象,既由它現起,一切事功,又無不由伊完成;所謂通者,無阻無礙,無滯無塞,即于事境上無憎無愛、無喜無憂。果如是,則身心輕快,超脫塵累,非心非佛,饑來吃飯,困來打眠,還用修個什麼?
做無念功夫,切不可壓念不起,而須念起不隨不攀緣,不住境相。人非木石,何能無念!成佛乃是大機大用,活潑玲珑的覺者,更何能不起心念!故《圓覺經》教導我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金剛經》則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師救臥輪滅心偈亦雲:“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故我人但時時心空,于一切事物無取無舍,不動情想,盡管應緣接物,不見有心起應,事完之後,更渺無用心痕迹。所以終日動而未嘗動,鎮日起念而一念未起。懶融禅師無心頌雲:“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誠乃最好之無心寫照也。複次,做無念功夫,也不是把前念斷、後念未起的真空無念時間逐漸延長爲進步,譬如今日無念只一分鍾,慢慢延長爲五分鍾、十分鍾,乃至一小時或二十四小時爲成功。須知無念是活潑潑的,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塊。僧問趙州:如何是無念?州雲:急水上打球子!後人下語雲:念念不停留!所謂無念不是一念不生爲無念,而是隨起隨息,無絲毫住相痕迹。故如上所述,正起念應緣時,亦不見念起,既無起又焉有滅?無生滅,故雲無念。于不應緣接物時,雖一念不生,也只如虎尾春冰,遇緣即起,非如木石死寂無知也。
摘自《略論明心見性》
學佛原爲得真實受用,潇灑自在,起大機大用,利益群倫。不是爲了求神通玄妙,炫耀自己;更不是死坐在黑山背後,常住滅盡定中,如木石一般不動的。
我們要啓大機大用,只要于識得本來後,綿密保護,在事境上精勤鍛煉之用,除去所有粘著、疑滯、貪嗔等妄習,運用純熟,自然融入大機大用之境。千萬勿被這“大”字嚇倒,想到高深玄妙中去。一切機用,盡在目前,只于臨機無滯、無疑即得,一落疑滯即飛去矣。
我們做功夫于識得本來後,只時時注意保護本真而不忘,保到純熟處,亦不死保不放,而任其自然,極微細的妄念亦看得分明,不隨之流轉,最後即渾化相忘而起神通妙用,觀察群機,如觀掌紋,施以相應之妙用如探囊取物,正不必別求遠取,著力于斯而惶惶不可終日也。但此種功夫亦因人而異,有的現身即現前,有的須待脫卻這肉殼後方能現前。大家只要安心用功,去其妄習,不企求神通玄妙,將來一定能啓發神通,得大機大用,不然者將成道無望矣。
摘自《禅海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