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明白了一切如夢如幻,對萬法才不會特別執著,這是極爲殊勝的一種中觀教言。也就是說,在勝義中,諸法皆爲空性,了不可得,遠離一切思維、分別、語言,這也是諸佛菩薩的超勝境界,就像《金剛經》、《妙法蓮華經》、《華嚴經》中所描述的那樣;而在名言中,一切法如夢如幻,雖有顯現,但非實有。這種見解,是般若中觀的最高見解。
那麼,觀想一切如夢如幻,會不會太消極了呢?並不會。這就像我們在做夢時,爲了消除夢中的恐怖,需要依靠夢中的對治方法一樣。當然,沒有實地修持過的人,對此不一定完全明白。所以,這些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修,若能持之以恒地訓練,最終自己定會有所了悟,此時,不管你走路也好、坐著也好、晚上睡覺也好,都會安住在如夢如幻的境界中,雖然一切都在顯現,卻不會特別耽著它。然後在此基礎上,你再繼續觀察它的本性,就會像《心經》所講的一樣,終將到達不可言思的彼岸,證悟最甚深的境界。
這種境界,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傳說。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學術界的人,把佛經講得頭頭是道,但從來也不去修,自己不修,也不讓別人修,這種行爲很不可取。我們學習任何一個知識,學了以後卻用不上,就像衣服做了卻不去穿,只是挂在衣架上一樣,對誰都不起任何作用。
當然,想用上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你們學習幾何、物理、化學,沒有花一定的時間,肯定無法將其要義靈活運用。同樣,人生如夢的這個道理,若沒有付出精力去實修,也不可能掌握它的奧秘。只有深入地探索了、修行了,才會在面對生活、工作、人生時,既不會過分地貪求,也不會消極地逃避,而會尋找中庸之道,懂得掌握其中的分寸。
現在的許多人,很多分寸掌握不好,一直盲目地追趕時髦,明星怎麼弄頭發,自己也怎麼弄;喬布斯留胡子,自己也要留胡子,這叫隨波逐流,沒有“刹車”的能力。這些人根本不知道怎麼面對人生,人生建立在物質上還是內心上?其實,對每個人來說,內心的隨緣、看破、甯靜,遠遠比外在的裝扮、金錢更重要。如果給你一件名牌衣服,表面上價格非常昂貴,但實際上也不過如此。而且,它並非在哪裏都可以穿,如果是一件厚衣服,天熱時就穿不了;如果是一件薄衣服,天冷時就不管用。但若通過聽聞一些道理、格言,獲得了內心的充實,明白今後的人生方向,這會讓自己終身受用,而且,在什麼環境中都用得上。
當然,我今天也不算是演講,想什麼就講什麼,提前也沒有做什麼准備,只是跟大家隨便聊聊。其實,你們很多人喜歡追求外在的時尚,自己的內心世界,卻常被忽略得一幹二淨。且不說甚深的宗教教理,就算對生活特別管用的學問,也幾乎不聞不問,這一點是我非常擔憂的。
你們年輕一代,不懂佛教的最高境界,像密法的虹身成就等也情有可原,這些對很多人來講遙不可及,你只要不誹謗就可以了。但如果沒有基本的愛、孝順、無私、利他等理念,這個社會以後會變成什麼樣?真的令人很難想象。
可能有人認爲:“這個社會怎麼樣,跟我沒關系,我只要吃飽、有錢、快樂就可以。”其實,如果你不關心社會,自己慢慢也快樂不起來。只有懂得付出、關愛他人,才會明白快樂的真谛。假如一個人的心很黑,整天害這個、害那個,過一段時間,自己也會爲此付出代價,而只有用今生的一切服務別人,才很容易找到真正的快樂。
因此,這個社會很需要善良的人。倘若人人沒有善心,不相信因果報應,那在高科技的催化下,人類的未來只會更加悲慘。所以,希望每個人能找到內心的自我,只有明白了人生如夢,對一切斷除執著,心才會獲得遠離束縛的寂靜。如《華嚴經》雲:“叁有悉如夢,寂滅心無縛,解世如夢性,不依于世間。”
不過,這樣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只有依靠出世間佛菩薩智慧的引導,才能完全通達《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此時,你才會明白萬法如夢幻般不實,一旦離開了所有幻相,這就是真正的佛陀,也是真正的自我。
這些道理,在大乘經論中有詳細描述。當然,我在這裏並不是一味宣揚佛教殊勝,而是想讓你們明白古聖賢教育的重要性。這些在當今時代尤爲重要,是人人不可缺少的心靈教育。有了它,你以後在這個世界上,做什麼都會遊刃有余。
世界上有不同的行業,人們爲了謀生,經常需要改行,在各種行業之間變來變去,而心靈的教育,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中,都可以用得上。比方說你是金融人士,在教育行業中,自己原有的專業就力不從心了,但宗教的善心、德育的教育,無論你處在什麼環境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而且它永遠也不過時。
所以,如今人們急需這種尋找自我的教育,以此來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方向正確了,生命才會更加燦爛,並且具有重大的意義!
--------------------------------------------------------------------------------
[1] 智悲佛網一直在公布索達吉堪布傳法的相關視頻、音頻、講義。尤其是“法音頻道”、“智悲講堂”,周一到周五晚上會直播堪布的講法。
《逐夢人生·開啓心靈教育——香港教育學院演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