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再談放生(索達吉堪布)

  再談放生

  ——索達吉堪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爲度化一切衆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再談一談“放生”。放生對每個佛教徒而言都比較熟悉,多年以來,許多中心、寺院以及個人,都通過不同方式參與過這一善舉。那爲什麼要再次講呢?因爲我最近發現菩提學會爲主的各地放生比較多,但裏面有很多不太如法的現象,故想給大家提一些希望。既然放生具有無上功德,就該如理如法地去行持,否則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因此,今天利用這個時間,跟大家簡單交流一下放生的有關知識。

  

  倡導放生之緣起

  

  對我來講,放生是一生中最歡喜、最有意樂去做的事情。每次只要一放生,想到能挽救大量衆生的生命,無論是自己身體上、精神上、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都會盡量地克服,任何饑餓寒冷都不足挂齒。

  

  我們放生最早是在1991年,那時候在藏地就開始放牦牛、羊,在漢地放泥鳅、魚、鳥等。之所以有這種概念,是因爲1987年前往五臺山的途中,看見菜市場上淒慘的殺生場面,部分出家人就發願一起放生。但由于當時對漢地的環境不熟悉,現在看來,放生許多方面不太成熟。後來到了1991年,很多地方舉行放生才算是比較不錯。在藏地,我們每年都放很多牦牛;到了漢地各個城市,倘若因緣具足,首先會給有緣者傳授一些佛法,其次就是發動他們放生,一直以來皆是如此。

  

  不過,真正在全國各地倡導大規模放生,則是起源于法王如意寶的一個夢:1997年四月初八,法王做了一個夢,與以往光明夢境不同的是,這次與一般人的夢境極爲相似。在夢中,法王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看到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端坐在法座上,爲成千上萬的僧衆傳法,身相極其莊嚴,音容笑貌與42年前未圓寂時一模一樣。法王無比歡喜,心想:“這幾天學院全體僧衆共修了大威德法,以摧毀佛教、學院所遭受的人與非人之違緣。然而,我們雖有降伏的能力,卻沒有超度的能力,這對衆生到底有利還是有害,心中未免有些疑慮,現在正好趁機向上師請教。”

  

  法王呈白了心中的疑問,托嘎如意寶以和藹的語氣說:“你們此次修法極爲殊勝,不管能否使魔衆解脫,凡是念誦降伏儀軌,以等持、咒語、手印、清淨發心等印持進行降伏,功德都是不可思議,對衆生有很大的利益,真正是作了一次大放生。”隨後,根本上師又講述了放生的種種功德。

  

  法王知道放生能令上師歡喜,因而很高興,就跟上師說:“我前年從新加坡回來後,至少已在漢地放了一億個生命。”

  

  托嘎如意寶聽後雙手合掌,連連贊歎:“善男子、善男子,你真正是末法時代的如意寶,你真正是末法時代的紅太陽!”如此說了叁遍。又以金剛歌的方式賜予四句教言:“深寂離戲光明無爲法,證悟猶如甘露法性義,隨順所化善巧方便行,願得度化無邊衆生力。”

  

  之後,托嘎如意寶賜給法王一尊大威德像,並將法王喚至近前,給予碰頭加持。法王悲喜交集,正如根本上師在圓寂前一天,也曾給他碰頭加持的感覺一樣。夢就在這個時候醒了,表上的時針正好指到淩晨5點鍾。清晨,法王在房中發現了從未有過的一尊大威德像,只是夢境中的雙身像變成了單身像,一面二臂成了叁面六臂,顔色也已不同。

  

  以此爲緣,法王開示:在末法時代,放生是諸善事中能令諸佛菩薩、根本上師歡喜的唯一因,並勸請漢地各金剛法會、寺院、居士林等佛教團體,及出家、在家等各位信士,廣行放生。從此,在法王的大力倡導下,全國各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放生活動,成果喜人。包括我們學院的大堪布、大活佛,也紛紛前往漢地或藏地各地放生。哪怕是學院一個普通僧人或居士,到了城市裏,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投入到救護生命的行列中去……

  

  在五濁橫流的當今時代,上師如意寶有如此威力和感召力,真是非常不可思議。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在內心中默默發願:有生之年,哪怕能救護一條生命,自己也要全力以赴。爲了勉勵自他共襄善舉,1997年6月我撰寫了《放生功德甘露妙雨》一文,圍繞著“殺生報應”、“聖者亦受殺生之報”、“忏悔殺業”、“大悲爲要”、“肉食與素食”、“放生得利無邊”、“放生能得解脫往生”等角度,闡述了戒殺放生的利益和功德。同時,還寫了《最可貴的是什麼?》、《勸友放生書》等文章,並編集了適用于放生的念誦儀軌。雖然我沒有太大的能力,但在小範圍中多多少少會起點作用,極少數衆生通過這些書和方法,或許會有一些幫助。

  

  放生之重要性

  

  在座的許多道友,一直對放生極有興趣;許多上師前往漢地時,也把放生當作首要大事來抓,這是特別值得隨喜的。不過,後來的有些出家人、居士,可能不太清楚放生的功德、此舉對今生來世的重要性,因而今天有必要作個簡單介紹。

  

  放生爲什麼非常重要呢?因爲在這個世間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無比愛惜自己的生命,衆生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然而現在這樣的理念比較少,人與人之間可以有平等觀,尤其是當今21世紀,只要是人,都有生存權、言論權,這是全球的一種共識。但人類最缺乏的是什麼?就是動物也有生存權的理念,不知道動物也貪生怕死,只不過它們不會說話而已。

  

  我們珍愛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動物也同樣如此。這一點,藏漢兩地的很多修行人,不僅口頭上會說,而且也完全懂得這個道理。有修行境界、具有慈悲心的人,看到一個人被槍斃,會覺得實在難以忍受,同樣,當他們見動物被殺害時,照樣會生起難忍的悲心。憨山大師雲:“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令。”不僅佛教徒明白這個道理,即便是世間仁愛之士,也不贊成殺生吃肉的野蠻行爲。如印度素食主義者甘地,在有關素食、反對暴力的演講裏,始終強調衆生都有生存權,動物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一樣珍貴。

  

  有關放生護生之法,在佛經中記載頗多,最早是出自于《金光明經》:往昔佛爲流水長者子時,見池水枯涸,成千上萬條魚被曝曬將死。于是他向國王借了二十頭大象,用皮囊盛水,傾瀉池中,救活了這些魚。後又施予食物,持念寶髻佛的名號(另說寶勝佛),諸魚聞後,皆轉生于忉利天。此外,《雜寶藏經》中也記載:一沙彌原本只有七天壽命,返家途中見池塘缺口,無數螞蟻將被淹死,遂心生慈悲,用袈裟盛土堵住缺口,救了所有的螞蟻。以此因緣,沙彌轉夭爲壽,得延命之果報。《藥師經》雲:“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衆難。”故有些人遭受痛苦違緣時,若能行持放生之法,則可消災解厄、遇難成祥。即便是一些病重不治的患者,若經常勸其放生,不知不覺也會出現很多奇迹。

  

  所以,在一切無爲法中,觀修空性的功德不可思議;而一切有爲法中,放生的功德無與倫比,殺生的過患罄竹難書。我常引用龍猛菩薩《大智度論》的教證:“諸余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以前我看一本書中說是“放生第一”,但後來查了《大智度論》原文,應該是“不殺第一”。“不殺”與“放生”在輕重上,還是有一點差別。《極樂願文大疏》也說,光是不殺雖說有一定功德,但若能不但不殺,反而還力行放生,維護衆生的生命,即生中自然而然會獲得各種安樂。

  

  我們作爲佛教徒,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如逢年過節、結婚生子、開業剪彩等,此時若能行持放生,則是最好不過的。很多居士常問:“我家今年某某人結婚,請上師加持,您說到時最重要的事是什麼?”我往往回答:“是放生。如果能放生,以此殊勝因緣,將來必定家庭和合、幸福美滿;反之,倘若爲了慶祝而殺害無量衆生,餐桌上擺滿了鮮活的生命,以此所造的彌天大罪,未來勢必不會有好結果。”

  

  在古代,藏地每家一年最多殺一兩頭牦牛,即便是這樣,許多人也特別害怕因果,拼命地念經忏悔。而現在的城市裏,人們吃吃喝喝的全都與衆生的生命息息相關,特別可怕!因此,我們作爲佛教徒,除了放生以外,飲食還要以素食爲主。退一步說,即使實在不能吃素,至少也要做到不點活物,盡量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前段時間,我看了愛因斯坦的一本書,名叫《我的信仰》,他在裏面就說:“我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我後來思維了一下,的確是這樣,一個人生活越簡單就越快樂,而越複雜就越要付出很多代價。比如你吃一頓特別豐盛的大餐,不僅要付出許多金錢,更要犧牲許多衆生的無辜生命,自己無數世也償還不清。有些出家人和居士總抱怨:“我不願意念金剛薩埵心咒。”其實你們想一想,你從小到大吃過多少衆生?光是這一點,現在日日夜夜都值得忏悔,否則,你在臨死的時候,這些衆生怎麼會不來索命討債呢?

  

  這個世間上,最寶貴的莫過于生命,若爲自己一時的口腹之欲而殺生,則是最殘忍的事情。蓮池大師也說:“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又雲:“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戒殺放生這一理念,不單單是佛教奉行,儒教爲主的很多宗教也極力提倡。當然,我們以前也分析過,他們主要是維護人類的生命,範圍並未擴展至一切衆生。所以,大家要清楚佛教慈悲觀的廣大性和殊勝性,在此基礎上,應對所有衆生平等相待、平等維護,這樣到了一定時候,哪怕看見一個小含生受到生命威脅,自己也會盡心盡力去幫助它、救護它。

  

  當今世界,一些弱勢群體受到打擊,政府會想方設法施以援手,而我們身邊千千萬萬的動物每天遭到殘殺,許多所謂的慈悲人士卻不聞不問、不理不睬。所以有時候看來,人類的行爲真的有點可怕。爲什麼現在今天出現傳染病,明天出現地震,後…

《再談放生(索達吉堪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