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年放生護生,今已50歲。還有相同的事例:從前有一位屈師,到市鎮去買一條赤色鯉魚放生,後來屈師生病時夢見龍王,邀請他到龍宮,並對他說:“先生本來壽命已盡,因救龍子一命,增延福壽十二年。”他救鯉魚時48歲,後來活到60歲。所以,欲想延年益壽者,應當發心放生,才能增福長壽。
在佛教徒中,深信因果十分重要,感應也是非常的奇妙,目前有很多出名醫師亦依放生而治病。四川遂甯市有一位醫生,她在海內外影響極大,她家裏挂滿了省市中央及國外經其治療而痊愈的病人所敬獻的錦旗,以感謝表彰其醫術高明。現在她已是成千上萬人的救命恩人,我問過經她治愈的那些人,他們都說,經醫療無效時,這位醫生就勸我們放生、念經等,遵照囑咐,廣行放生等善行後,身體就痊愈了。當我聽到此語時,對佛語更加生起定解。所以,放生也是一種特異功能的治病方法。
相反,殺生則是短命多病的唯一直接之因,本來能活久時的人,若喜歡殺生,則成短命。藏地阿阇黎阿旺紮巴雲:“若行救命放生者,短命亦成延壽命,若殺魚蛇等含生,長壽者亦成短命。”自古以來,放生轉短命爲長壽者,不勝枚舉。
我們若能時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己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戒殺放生,則一切事必能吉祥如意,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天道佑之,福祿隨之”。全知華智仁波切亦雲:“恒時行善放生者,護法地神常佑彼。”《護生的故事》雲:“如影隨形,古今善惡報應,昭昭分明,感應事迹,曆曆在目,尚有何疑?”
放生得利無邊
一切有漏善法中,無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他善業,若自心不淨,就無有功德,但放生時,無論其心淨或不淨,其事皆是直接對衆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議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條生命的功德也無法衡量。因爲這些所放的衆生,暫時已經解脫難忍的遭殺痛苦,再加上放生時念佛號、心咒來加持後,究竟彼等衆生也獲得不退果位。如《不退輪經》雲:“凡聞本師釋迦牟尼佛名號者,皆得不退果。旁生聞佛號,亦播下無上菩提之種子,此後得果。”其余佛經雲:“聞佛名或見佛像,生無量德,將得解脫。”《文殊根本續》雲:“稱誦善逝之密咒,如是諸咒具實義,師言:若以側眼視密咒,如來亦能攝受彼。”《釋迦佛傳》雲:“曾有一大鼈魚,欲食衆多商人,其中商主念佛名號,聞此佛號之功德,鼈魚轉成人身,在釋尊教下已得羅漢果。”故在放生時,切莫忘記念佛號!
我認爲放生就是度化衆生,大菩薩度化衆生也是暫時令衆生離苦得樂,享受人天福報,究竟解脫生死輪回,放生也同樣具備此功德。因此無論出家人或在家居士,凡喜歡放生的人,真是大菩薩,我們應當時時隨喜和學習他們的無上行爲。比如我們學院裏的某位大堪布,他生來喜歡放生,別人對他供養的錢全用爲放生。
如今時逢末法,真正能利益有情的大德亦屬罕見。一些具備錢財的大法師、大居士,建設工廠等,發心爲國家造福,動辄上萬上億,或廣爲修建、裝飾廟宇,而內卻無甚僧衆聞思修行,或塑造外觀既不合佛經要求規範,內又無裝藏的佛像等。這些雖是一種善事,但若能將此錢財用于放生,直接度化無量的衆生,豈非更具有無邊的功德!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雲:“諸余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藏地的根桑曲紮大師雲:“應斷殺生,救護放生,于一切身語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地藏十輪經》雲:“設使能戒諸殺生,諸衆恭敬成無上,恒時無病延壽命,安樂暢適無損害,一切生生世世處,深信如來之行境,現見佛法及僧衆,速得無上菩提果。”
藏地著名空行母根桑曲珍遊行中陰教言《深道總集空行耳傳深義蓮花心滴》雲:“一切高貴卑賤衆,今生來世安樂法,無此放生更殊勝,轉繞贍洲之功德,等同放生一牛犢,念誦七億觀音咒,等同放生一小牛,吾至閻羅境見此,今莫忘失空行語,勵力放生牛犢等,乃有無量功德也。”根據《俱舍論》說,所放衆生軀體愈大,其功德也越大;宰殺愈粗大之有情,其過患亦更大。因爲身體大者,有粗相之苦樂感受。
印光大師總結了放生的十大功德:無刀兵劫、集諸吉祥、長壽健康、多子宜男、諸佛歡喜、物類感恩、無諸災難、得生天上、消滅惡業及四季安甯、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古往今來,有衆多高僧明君致力于放生事業:昔日智者大師,買臨海四百多裏海灘,作放生池;唐肅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顔魯公作放生碑文;宋真宗也命天下建立放生池,並把整個西湖劃爲放生之用;明朝蓮池大師建多處放生池,並作《戒殺放生文》流傳至今。
建放生池,立放生碑,或以著文立說等方式勸人放生,隨喜贊歎他人的放生功德,捐資或出力助成他人放生善舉,建立放生功德會或動物保護委員會等慈善機構,爲放生積集順緣,這些雖不是直接放生,但其功德與自己親自放生等同。相反,善衆捐獻用于放生的錢財,則千萬不能自己使用,或作請客吃飯及旅費等開銷,因爲這些錢財已變成了衆生的生命,挪作他用與殺生過失等同。此外,阻止他人放生,或爲其製造違緣,也等同于殺生。根據《俱舍論》,對造善、作惡隨喜,得同樣果報。
凡放生者,都得四果功德。放生的異熟果:解脫叁惡趣痛苦,其下等發心,放生量少,能轉于人道;中等發心,放生量亦爲中品,能轉于欲界天;若上等發心,放生數量極多,則轉生色界無色界,漸次脫離輪回苦海。放生的等流果分二:一感受等流果,將來生生世世轉爲長壽無病者;二同行等流果,未來得人身時,喜歡斷殺放生,具足慈悲善心,行持殊勝菩薩道。放生的增上果:放生者將來不轉生于深淵險地,轉生之境,全是樂意美境,具有飲食花果等。放生的士用果:一切生世中,增上所放生之善德。
放生能得解脫往生
若能放生,從金剛地獄中也能得解脫。在《大藏經》中有一公案:“曾于印度,有一外道名爲赤建,歡喜食肉飲血,殺生上萬。以此果報,死後徑墮十八地獄,後生金剛地獄,每刹那中感受百死百活,受無邊痛苦。爾時,阿難觀見其不淨衆生之苦,白佛陀而言此事。佛告阿難:此人在世喜食肉血,現即受殺生之報。複次阿難乞求閻羅法王言:于此人有何解脫之方便?法王答言:若欲此人從惡趣中得解脫,于此世間,當做大量放生。次後此人因阿難爲之廣做放生,即從金剛地獄中解脫。”
從前舍衛城有一富貴人家,生了一個具各種相好的兒子。一天在河邊因高興而互相爭抱此子時,突然失手掉入河中,遭一大魚所吞,在河下遊的一戶無子女的人家網到了這條大魚,打開魚腹時,見有一活生生的小孩,遂高興抱起,將其養大,長大後出家,證得阿羅漢果。衆弟子問釋迦牟尼佛,何以此小孩掉入河中不死?佛說往昔毗婆屍佛講述斷殺放生的功德時,有一施主立誓戒殺放生。此施主因而在生生世世中感得身色端嚴,即使落入巨魚口中也能安然脫身,並在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以前有一施主經常供養一塔,名觀音塔。施主無子,一日在塔下立誓,如不賜給我兒子,則將摧毀此塔。塔裏的神人非常害怕,但又無法使其生子,便往帝釋天那裏請求,帝釋天乃派一將死的天人投胎。此天人因欲往人間出家,不願轉生到這位施主家,帝釋天答應如投胎後父母不讓其出家,則盡力相助。于是這天人便投胎到施主家,長大後父母果然不許其出家。這天人轉生的小孩想,得此寶貴人身若不能出家,則無甚意義,便想自殺。但跳河時,河水倒流,跳崖時,亦不能死。當時國王的法律很嚴厲,便又故意做強盜,使己被捕,但執刑時射出的弓箭,都一一返回。國王很吃驚,向其道歉。後在國王的幫助下,家人終于准許他出家,不久證得阿羅漢果。佛陀告訴衆弟子此人的前世因緣:以前他曾救過一個行將被殺的人,因而在五百世中不受畏懼,地水火風不能加害,並在今生證得阿羅漢果。
放生是無畏布施。如雲:“無畏布施即放生。”《念住經》雲:“一切律儀中,生善趣之勝因,即是施命戒。”《放生功德論》雲:“若欲善趣之樂,放生能得人天福;若求自得寂滅,放生即得聲聞果;若以菩提心攝,放生則爲成佛因;若盼上師住世,放生即滿如是願;若欲自己長壽,放生乃爲最勝法,此具無比之功德。”
放生也是往生淨土的主因。《壽無量光功德莊嚴經》說十種往生因,此十種因雖有不同解釋法,但放生及勸人放生多被解釋是其中二種因。又據《中陰教言論》:今生放生,到中陰時,其所放之衆生會來到面前爲你引接指路,而往生自己所欲的淨土;若殺生,則其所殺之衆生,彼時會顯現極爲憤恨,而致使自己被強力引入地獄中。
經常放生的人,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如藏地喬美仁波切終生勸請他人放生,圓寂時直生西方極樂刹土。漢地宋朝永明大師,平常買魚蝦等精進放生,後來以此功德力往生極樂世界,證得上品上生。此類故事爲許多史料所記載。
結 語
關于放生的功德與殺生的過失,在浩如煙海的佛經論典中,尚有甚多的教言及公案,其理論論述也不可窮盡。本文所及只是大海中的一滴,限于篇幅,不再贅述。藉此,具智之人定會舉一反叁,明知得失,慎重取舍,而遵照聖者法王晉美彭措金剛上師所極力倡導的那樣,廣行放生事業,利益群生。
科技外物高潮時 內心煩惱亦增盛
悲心減滅增殘殺 見此世界真悲傷
吾等大師釋迦尊 利衆舍身難窮計
吾等弟子應沈思 以何行爲作追隨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含放生儀軌)——索達吉堪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