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的科學性▪P5

  ..續本文上一頁百分之九十八點五的腦細胞都處于休眠狀態,這一輩子都處在休眠狀態,從你被生下來到火葬場燒掉,那百分之九十八點五的腦細胞根本沒用過,根本沒醒來過,對不對。

  

   我們現在講開發資源,最大的資源浪費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其中只有百分之一點五的大腦處在非休眠狀態。非休眠狀態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腦細胞真正地在工作,在用。我們是近似地講,其實很少的,腦科學家算出來是很少很少的。我們比個例子,用百分之一的腦細胞你去思考百分之九十幾的腦細胞,你自己就想不過來的,對不對。然後你用百分之一的腦細胞,去研究外在宇宙,從科學角度上它符合科學嗎?這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就屬于什麼,在探索真理上,我們有一句俗話,叫“盲人摸象”,我們當今的科學就陷在這種困境之中。

  

   我們現在覺得,人類科技很發達了,我們現在講課都借助電腦,很厲害啊。電腦跟人腦比起來,哪個腦厲害?對啊,人腦厲害。有的人他覺得電腦厲害,剛才我聽到了。IBM是不是世界上很大的一個機構,現在它有這麼一個計劃,將把這些集成模塊聯起來,他們計劃在多少多少年內完成,來模擬一個人的大腦。那你知道人的大腦厲害不厲害?人的大腦這一秒鍾的活動量是多少多少臺電腦也完成不了的。人的大腦裏面有一百多億個腦細胞和腦神經元細胞,你看,我們人腦偉大不偉大!

   我們佛教主要研究什麼呢?佛教主要研究自己,而且承認,每個人都有這百分之百的腦細胞。百分之百腦細胞是什麼?就是佛性。那佛是什麼概念?佛是什麼?印度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們在座知道。那“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翻譯成中國話什麼意思?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再翻譯成腦科學的學術語言是什麼?百分之百的人腦開發了。所以講,一個科學家,用百分之一的去思惟佛的百分之百的開發了的大腦,他是不是表現得很弱智啊。

  

   那佛叫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學佛的弟子開發自己的大腦,是不是很科學的一條路,是不是自我資源的一種發掘。所謂的救苦救難,表現在什麼?就是救我們大家。你本來有腦子,腦子都有的,百分之百的腦,但是你一輩子沒用過多少。佛呢,就是開發了這個。佛教裏面所以有叁無漏學,叁無漏學是什麼意思?戒定慧,爲什麼叫戒定慧?叫叁無漏學?因爲我們平時的生命都是有漏的狀態,你有漏的狀態怎麼樣?你的大腦是不是供電就不足啊?我們爲什麼修行叫積累資糧,修慧要修福。

  

   我們天童寺前方丈圓瑛大和尚,是我們佛教界的領袖,連做了七屆佛教協會會長,圓瑛大和尚他就提倡修福修慧。我們佛教就是修福修慧啊,佛就是福慧兩足尊哪。那我們哪,我們就是福不夠,我們大腦就開發不了,就講你電不夠。電不夠是不是啓動不了?你手機電池沒電了,按開關能把它開機嗎?你要不要充電?就這樣的。那想讓你的大腦腦細胞蘇醒,讓它工作,你要不要給它電?這電是什麼?就是福報。

  

   我們平時不學佛的,我們生命是有漏狀態還是無漏狀態?有漏狀態。那佛教的修行就是一個無漏的,從有漏轉到無漏狀態,轉到無漏的狀態就是增加福報,開發智慧。這個過程當中,有羅漢、聲聞,初果、二果、叁果、四果,就好象在學習上一年級、二年級、叁年級、四年級,然後有菩薩,菩薩五十叁個階位,那佛教是專門做這個的,專門就是恢複我們本有的佛性的,讓佛性圓滿成佛。

  

  轉凡成聖的路從叁皈依開始

  

   那想想我們在座每個人是不是都有成佛的資格?每個人都有成佛的資格。但是要不要是你自己選擇,要不要?(衆:要!)哎!不要成佛你要什麼?所以成佛之路就從什麼開始?就從叁皈依開始的,叁皈依是轉凡成聖的第一步。就好像你到北大報個名一樣,那你是北大的學生了,你報了名是北大學生才會讓你進教室聽課什麼的。你說那也不需要的,我自己買書我自己看,那是由于你的分別心在俯視佛教,所以你不可能得到佛教的真實的智慧的。你皈依了你就仰視佛教了。你的姿態,你的動機不一樣,你看一本書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是不是這樣,所以是需要皈依的。

  

   有的人說,我心裏皈依了,不需要那個程序,不需要那個儀軌。你跟你老婆結婚要不要儀軌吧?你說同居就行了,你老婆肯定會覺得你在占她便宜嘛,你沒有很鄭重地娶她嘛。你要在大衆面前很鄭重地娶她,做一個儀式,父母雙方,親戚朋友一起來祝福你們。我們現在,你是需要這樣子的婚姻,祝福的婚姻,還是偷偷摸摸就同居了?那肯定需要正式成立的婚姻嘛,對不對,一樣的道理嘛。

  

   我們學佛也是需要很正式的,很隆重的。請問你的佛性偉大不偉大?你轉凡成聖之道偉大不偉大?很偉大的。佛法,你看兩千六百多年不間斷的,從佛,我們出家人到現在沒間斷過,有出家人給你證明,皈依叁寶,很神聖的事情。你說這神聖的我不要,我就自己偷學就行了,那你自己腦子有問題啊(掌聲)。這是爲誰鼓掌?我們想明白了就是窗戶紙一樣,很多人就是這樣的。

  

   像我最初也是,我學佛了之後,甚至我連磕頭都覺得彎不下去,那時候我自己還找理由,我說,一切聖賢都教我們要站著,挺著腰做人,不能夠卑躬屈膝。這個理由充分不充分?很充分的。但是現在想想那叫什麼?那其實就叫貢高我慢,自己很傲慢,我那個架子很高。那反過來說你向聖賢跪下來磕頭,難道過分嗎?一點不過分的,是應該的,你對聖賢應該放下身段,匍匐在地,這才是證明你尊敬真理,你尊敬聖賢,你這個人才做對了。

  

   做人要有分寸的,你不能混淆概念。但是那以前無知嘛,你會給自己找很充分的理由,就是聖賢也教我挺直腰杆做人,不能夠卑躬屈膝。但是,後來就想,其實那是我們一種我慢的外顯,恰恰就是生死的大煩惱,生命的煩惱,這個需要你降伏,需要你突破的,你突破了才會有生命新境界。我們基本上都是這個時代的人嘛,我們都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我也把我的這個告訴大家,我的醜事也告訴大家,人的這個心理就是這樣的,自己錯了,還給自己錯誤找理由。好在在佛的幫助下我們會開智慧,最終還是會自我解剖,明白我們的錯誤。

  

  充滿自信地做一個佛教徒

  

   我們現在通過科學家的一個角度,他的多年的實驗意外地讓他發現佛是客觀存在的。臺大校長,他本身自己就是科學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科學實驗,他們說前面研究了七年都沒有研究這個“佛”字本身,所以我給他起了個題目叫意外地發現了佛。

  

   請問佛有沒有?(衆:有)。我們現在在講話,在這裏交流,佛有沒有聽到?(衆:有)。向佛祈禱重不重要?(衆:重要)。向佛皈依重不重要?(衆:重要)。很重要的!所以他就講到了,本來我們人類文化裏有很多已經研究到,但是呢,我們自我的傲慢,佛教裏有一句話叫所知障。他也講到了,近五百年的所謂的這些科學概念,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相信科學,我們現在再通過科學的實驗,科學的結論,把我們再引回到我們祖先本已經知道的,釋迦牟尼佛早已經說過的這些道理。所以今天我們講的佛教科學性,並不是說來襯托科學有多偉大,而是讓我們了解,讓我們能夠腳踏實地地具有佛教的信仰,我們充滿自信地做一個佛教徒,乃至在座的還沒有皈依的,也讓你自我有一個信佛的理由。

  

   通過今天我們下午短短兩個小時的交流,能夠把這麼一個問題擺出來,大家去交流一下,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在座你們已經是佛教徒的,以後你們弘揚佛法,介紹佛教的時候,你就多了一個角度。這一次在你們夏令營快結束的時候,在尾聲當中,我們的這場研討,我想的話,對我們以後自己修學佛法,自己護持佛法,推廣佛法上,也是很重要的。

  

   朱清時這一篇文章我將要給你們結緣的,他最後就講到,他說當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大家通過這些科學界的人,第一個是愛因斯坦,當今科學之父。然後是臺大校長,朱清時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校長,我們今天論據論證都很充分,奠定了一個我們信仰佛教的自信度,還是需要自信的,我們作爲一個佛教徒是不落伍的,在任何時代都處在人的先進的潮流當中,我們每時每刻憶念起佛的時候,都會把我們生命帶入新境界。

  

   特別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叫無量光、無量壽,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霍金他講到,他說時間和空間是我們人類的最大的困惑,也就是時間是有障礙的,空間是有障礙的。在時間空間面前我們大家都是平等的,乞丐和富翁,平民和國王都是平等的。但是,對這個人類最大的束縛,怎麼樣突破這個束縛得到大自在?“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要皈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就是時間沒有障礙,空間沒有障礙。就像剛才他講那樣的,我們進入生命的高級層次的時候,可以遨遊宇宙,可以突破時間的障礙,可以穿梭在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當中自由自在。這在佛的經典裏,淨土經典裏都有,要看他方世界,要看過去,看未來都可以知道,甚至可以去,可以去未來。科幻片裏所講的,在佛教的淨土法門裏,經典裏有的。你想想,兩千多年前,佛就告訴我們這些。

  

   我們現在最先進的科學,研究蟲洞,蟲洞具有超越時空的可能性。在佛教裏頭,不是實驗室的問題,完全就可以做到,而且一代一代都有做到的。我們在座的你知道,老太太普通地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難倒所有的科學家了,你別看她一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的這一堂佛教研討會、交流會就到此。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佛教的科學性》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