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度集經 解題

  經名:六度集經

  著譯者:叁國吳康僧會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六度集經》,又稱《六度無極度經》、《六度無極經》、《度無極經》、《雜度無極經》,全八卷,叁國吳.康僧會譯,收於《大正藏》第叁冊。「六度」(六波羅蜜多)是修「菩薩行」的六個途徑,分別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本經收錄多部佛在過去生中未成佛時,歷世輪迴中所行慈悲救苦、捨己利他的實踐故事。

  依著六波羅蜜之次第分類,本經與其他本生經之雜列不同,內容分六章,即(1)布施度無極章(2)戒度無極章(3)忍辱度無極章(4)精進度無極章(5)禪度無極章(6)明度無極章。布施是從一卷到叁卷佔全部叁分之一,持戒以下到明(智慧)則各為一卷共八卷。「度無極」就是「波羅密」,就是「到彼岸」在《大智度論》解釋「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諸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故,名到彼岸。」

  本經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經為闡揚大乘佛教之菩薩六度行。

  二、本經選擇部分的「本生」談,隨類編集,雖是部派佛教所傳的,但是菩薩修行的模範,受到佛教界的尊重。大乘菩薩道,依此而開展出來。

  叁、經中之本生故事大部分可見於巴利本及其他漢譯本,又本經原典已散佚不傳,然據其內容推知,應成立於二世紀。

  四、本經為最早漢譯「本生經」的代表。其故事性強,一般民間都很容易接受。

  五、本經內容生動,寓意深長,富有思想性、教育性,許多內容還被民間藝人以繪畫和雕刻的形式直接表現出來,因此在民間廣泛流傳,影響深遠。

  本經共八卷,內容可分為序說、正說、結說。

  一、序說:佛在王舍國鷂山中,與五百應儀、菩薩千人共坐,為阿泥察菩薩說六度。

  貳、正說:以六度分類,布施度無極二十六章,持戒度無極十五章,忍辱度無極十叁章,精進度無極十九章,禪度無極九章,明度無極九章,合共九十一事。然禪度初說,「禪度無極者雲何」一事,是禪度的解說;如除去這一事,全集實為九十事。所說菩薩六度大行,大都出於「本生」。

  施度共二十六章:一至十章,無題。十一章,婆耶王經。十二章,波羅捺國王經,十叁章,薩和壇王經,十四章,須大拏經。十五章,布施度無極經。十六章,佛說四姓經。十七章至二十六章,無題。

  戒度十五章:一至十一章,無題。十二章,太子慕魄經。十叁章,彌蘭經。十四章,頂生聖王經。十五章,普明王經。

  忍度十叁章:一至九章,無題。十章,雀王經。十一章,之裸國經。十二章,六年守飢畢罪經。十叁章,釋家畢罪經。

  進度十八章:一至九章,無題。十章,蜜蜂王經。十一章,佛以叁事笑經。十二章,小兒聞法即解經。十叁章,殺身濟賈人經。十四章,調達教人為惡經。十五章,殺龍濟一國經。十六章,彌勒為女人身經。十七章,女人求願經。十八章,然燈授決經。

  禪度共八章均無題。

  明度有九章,一章,無題。二章,遮羅國王經。叁章,菩薩以明離鬼趣經。四章,儒童受決經。五章,摩調王經。六章,阿離念彌經。七章,鏡面王經。八章,察微王經。九章,梵摩皇經。

  參:結說:諸比丘聞經歡喜為佛作禮而去。

  與本經的相似經典如下:

  1. 布施度無極中之第九章普施商主本生相當於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的《大意經》。

  2. 布施度無極中之第十章長壽王本生相當於失譯的《長壽王經》。

  3. 布施度無極中之〈須大拏經〉相當於西秦.聖堅譯的《太子須大拏經》。

  4. 持戒度無極中之〈太子墓魄經〉相當於後漢.安世高譯的《太子墓魄經》及西晉.竺法護譯的《太子墓魄經》。

  5. 持戒度無極中之〈頂生聖王經〉相當於宋.施護等譯的《頂生王因緣經》。

  6. 忍辱度無極中之〈睒道士本生〉相當於西晉譯者佚名的《睒子經》及西晉.聖堅譯的《睒子經》。

  7. 忍辱度無極中之〈普明王經〉相當於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的《央掘魔羅經》。

  8. 精進度無極中之〈修凡鹿王本生〉相當於吳.支謙譯的《九色鹿經》。

  9. 在《出叁藏記集》卷二〈新集經論錄〉中,竺法護所譯的《摩調王經》,卷叁〈安公古異經錄〉中的《彌連經》,〈安公失譯經錄)中的《薩和檀王經》、《蜜蜂王經》,卷四〈續撰失譯雜經錄〉中的《佛以叁事笑經》等二十一經(其中十四經有本),均出自本經。

  10. 《法經錄》卷六〈西方諸賢所撰集‧大乘抄集〉所載的《布施度無極經》等叁十七經、《彥琮錄》卷叁〈小乘別生抄〉所載的《布施度無極經》以下四十經、《開元釋教錄》卷十六〈支派別行錄‧大乘別生經〉所載的《布施度無極經》等四十四經,也均抄自本經。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