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大士,遣除迷亂分別所現的一切邪魔、鬼神,隨後住于清淨壇城中祝願法王以禁行的行爲勝伏一切違緣,排除一切障礙,弘法利生事業究竟圓滿。之後化光而去。
羅珠上師面帶微笑地說:"希有善男子,您應當安住于一切輪涅皆爲大圓滿的境界中,出定後,修持自他相換菩提心,如是一切顯現都會變爲順緣,安樂的明日也會從心中升起。……"又講了其它一些教言,隨後也融入了光明之中。
新春佳節之際,諸多大德從各地專程來蓉獻上價值連城的供品殷重祈請法王如意寶長久住世,常轉*輪,衆弟子更是百般祈禱。法王表情學重地說:"雖然我可以接受您們的請求,可是我對這個五濁橫溢的娑婆世界已生起了強烈的厭離心。對自己的衰朽身體也生起厭煩心,因此我不想再留住于世了。
之後的一天夜裏,在夢與光明無二的淨現中,法王來到了一個莊嚴悅意的刹土中,五部空行步履輕盈款款前來迎接,並以婉轉動聽的金剛歌唱道:"您于世間利衆備辛苦,我等五部空行母諸衆,今朝前來迎請大尊者,您應欣然暢遊極樂刹。"法王也以歌回應:"汝等雖無絲毫貪欲心,然卻示現貪欲之姿態,僅以憶念亦令生大樂,如是殊勝尊前我頂禮。"這樣見禮後,衆空行母將法王帶到一個清淨的刹土,中央放有一個珍寶嚴飾的妙高法座,上面卻空無一人。在那裏麥彭仁波切擔任管家,明朗伏藏大師作、維那師、智悲光尊者俨然是事業金剛阿阇黎的形相。見到麥彭仁波切,心中歡喜異常,靠近其前頂禮祈求道:"諸佛幻化身相,無等大恩上師:我在業力之地南瞻部洲,對濁世的邪行衆生生起強烈的厭離心,並且對自己腐朽不堪的身體也生起深深的厭煩之心,我不願再繼續住在娑婆世界中了,要到清淨刹土中,以清淨菩薩的清淨行爲度化無量衆生,請您開許。"麥彭仁波切略有不悅地說:"我的心子,難道你不知道佛法即將隱沒了嗎?難道您忍心舍棄您的金剛弟子嗎?難道您忘記了叁界輪回中有情的痛苦嗎?如同天鵝喜愛蓮花海一樣到地獄中度化衆生也甘心情願的誓願難道您遺忘了嗎?五濁泛濫的娑婆世界其實是清淨刹土,你的這個肉身實際上也是金剛不壞身,所以您不要生起這樣的惡分別念。"聽了這一番話,法王面露愧色地說:"您老人家生生世世慈悲攝受、呵護我,盡管我很早就已發了殊勝菩提心,卻還貪執自利,真是慚愧,雖然輪涅無二無別,我卻貪執安樂的寂滅,真是慚愧。從現在起,爲滿足一切衆生的願望,不畏一切痛苦,我仍然願意到南瞻部洲度化有情。"
麥彭仁波切笑容滿面,臉似圓月,邊笑邊說:"善男子,善哉!您以這麼廣大的發心仍須留在娑婆世界饒益有情,實在可嘉可贊,你心間的童子身瓶佛與了義我麥彭嘉措無二無別,您以善巧方便利益無邊衆生,弘法事業將更加澎勃興盛,五濁越橫行,光明大圓滿越殊勝。這個法座是爲您准備的,將來您在人間的利衆事業圓滿後偕眷屬一同來此,坐此寶座,廣轉*輪,這法座非您莫屬。"
法王又來到明朗大師前祈禱道:"本來清淨周遍覺性相,執相迷亂網中得解脫,證悟無變真谛實相義,祈禱遍知金剛持尊者。"在智悲光尊者足下獻上祈禱文:"遍知諸法于衆大悲藏,無垢光尊意藏之化身,光明廣褒虛空瑜伽士,無畏洲尊足下誠祈禱。"明郎大師領誦,智悲光尊者隨之而吟:"南無,如來藏遍諸衆生,廣發殊勝菩提心,此無非法器有情,具有十力諸聖尊,恒時亦大慈悲心,利益衆生叁寶尊,于真意幻之此刹,祈請如來及眷屬,降臨于此殊勝處。賜汝行者四灌頂,願獲共不共悉地。"也蒙受了他們的殊勝加持。
頃刻間,各種各樣的供品自然顯現,諸空行衆輕歌漫舞,所有持明衆在歡樂的氣氛中享用會供品,五部空行恭送法王返回人間。正在這時,從夢中醒來了。
此後,法王的病情日趨好轉,到了叁月十日,已完全複原,返回學院。
此時的喇榮已冰消雪融,煙消霧散了,春光和煦,春風淡蕩,草苗泛綠,鳥雀齊鳴,到處充滿著春天的氣息。衆弟子很早就開始爲迎接法王作准備。每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難以抑製的笑容,身著紅色僧衣的出家人排列路的兩旁、遠遠望去,宛如兩條長長的紅色飄帶順著迂回曲折的山道一直延伸著。以最隆重的儀式恭迎上師的歸來。
對此,法王特意作了《勝利道歌--天鼓妙音》並且爲慶祝遣除一切違緣,戰勝一切外魔,與全體弟衆在歡樂的氣氛中舉行了數日的金剛娛樂活動。
東南亞的足迹
由于法王如意寶的宏願浩志與衆生的齊天洪福因緣合聚,珠連壁合,使得顯密圓融的佛法在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爲主,直至全世界廣泛弘揚天來。繼環球弘法之後,一九九五年,應新加坡,印尼等國衆多佛教中心百般盛情邀請,一九九五年法王涉足東南亞國家。
首先,光臨富饒的禮議之邦--新加坡。在格調高雅、金壁輝煌、寬敞亮麗的 大廳裏,舉行了盛況空前的金剛薩垛大法會,來自本國及其他國家的各宗派佛教徒及社會各界人士隨踵而至,場面驚人,法王爲成千上萬的信衆傳授金剛薩垛四灌頂之後,緊接說:"我們不能生起生圓次第乃至聖道的智慧,主要是由于從無始劫以來造了數之不盡的深重罪業,要想證悟真谛,獲得妙智,必須要淨除如山罪障的遮蔽,所以,進行忏悔必不可缺……。"
在大衆佛學研究會,爲大圓滿不共同根基的信徒賜予殊勝的極密灌頂。並傳授了一生中的竅訣寶藏《文殊靜修大圓滿--手中持佛》以及全知無垢光尊者所著叁大解脫之一的《等性自解脫》,法王以簡明扼要的語言將大圓滿的精華密意和盤托出,在座的弟子們更是凝神專注,深怕漏掉一字一句,依靠上師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以及弟子的猛烈信心。許多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殊勝驗相、證相,他們滿懷感激之情,興奮地說:"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盡管您老人家曾在歐美傳授過大圓滿,可是此次可算是正在國外開創了大圓滿實修的先例。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殷切希望,將悉心畢力修持這百劫難遇的頂乘妙法,以回報您的深恩厚德。"聽了他們這番真切的表白,法王也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隨後,又到菩提協會,光明山……寺和最大的居士林進行灌頂傳法。
在新期間,法王一直堅持食素,並且勸誡弟子們說:"佛在《楞嚴經》《涅槃經》經典中多次宣說了食肉過失等,如果能短期戒葷食素也有很大的功德。"
六月 日的衛賽節是新加坡全國性的盛大節日,這一天,舉國上下佛教團體,信徒家中張燈結彩,高挂佛教旗幟,各處開展轟轟烈烈的佛教活動,人們歡天喜地,慶祝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日在這樣隆重節日裏,法王也參加浴佛儀式,並發表了感人肺腑的講話,當講到世尊的大慈大悲以及苦行等功德時,在場的人無不熱淚瑩瑩,雙手合十,生起無比信心和恭敬心。
次後,又光臨了新加坡政府在衛賽節舉辦的最爲壯觀的總會,會上阿彌陀佛學校、文殊小學的學生們演出了佛教體裁的精彩節目。法王欣然地說;"作爲國家政府,能夠如此重視佛教,讓少年兒童們從小就能受到佛法的良好熏陶,給他們提供學習、認識佛教的機會,使孩子們沐浴在慈悲、愛心的甘露中陶冶情操,開發智力,非常可貴,實在值得褒揚、借鑒,如果所有的國家都能夠作到這一點,那麼,下一代的人類社會將充滿仁愛、和平。前途似錦啊!"
在此之後,又來到鄰邊國家馬來西亞,在馬六甲大城市,應噶瑪噶舉中心再叁邀請法王莅臨噶瑪中心大廳,信衆們早已恭侯在那裏,一見到法王,人群中一片歡騰隨即恢複肅靜,個個以真摯、喜悅的目光注視著大尊者的金顔,以此表達他們內心的虔誠、恭敬。進行正式灌頂傳法當中,法王由衷地說:"我一生中一直認爲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悲心和信心這叁者。如果沒有智慧,在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外道極其猖獗的時代,對于層出不窮、錯綜複雜、名目繁多的外界事物很難明辨是非、如理取舍;倘若沒有慈悲心,也就稱不上是大乘種姓的佛教徒了;如若無有信心,那麼,始終都不會證悟佛陀究竟的密意。所以,在我看來,所有的佛法完全可包括在智慧、慈悲、信心之中。這叁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若不具備想成就,也只是黃梁美夢而已。……"
又爲部分密法根器的弟子賜授了大圓滿最深教言,每一位信士都稱心如意,對法王感激不盡。
在離開馬來西亞的這一天,望著難舍難分的信衆法王慈祥地說:"我已將佛法的甘露給予了你們,今後即使不能再次相見,你們只要好好修持正法,也就足已了。"人們聽了這話,全都淚流雨下,一片哽咽之聲,他們一邊流淚一邊戀戀不舍地向法王揮手。
當年,法王在四川綿陽等地親自參加了放生活動,在 河的小船上,他老人家雙手捧著活蹦亂跳的魚兒,一邊念經一邊俯身小心翼翼地放在水中,並且對身邊的弟衆們說:"每個衆生最珍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哪怕能夠救護一個有情脫離命難也是功德無量。"
南方一行
爲了廣泛救度沈溺在輪回苦海中不知取舍唯以行惡苟活于世罪孽深重的有情,一九九七年,法王不顧高齡年邁法體染病,跨省越市,朝拜名山聖地,以種種方便饒益衆生,足迹幾乎遍布了中國的南方。
首先來到了四大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連綿起伏,透迤跌宕的山峰氣吞長虹,莽莽的森林屹然挺立,座落在其間大大小小四十多所寺院、佛學院,成了這座名山的最大莊嚴。
法王如意寶在峨眉山之巅千佛頂與雲集于此和衆弟子一同觀賞普賢菩薩化現的五彩佛光,在這缤紛彩光的晖映下,爲追隨普賢菩薩的發願共誦《普賢行願品》也爲衆信士講了許多殊勝教言,此處的各個寺院佛學院紛紛邀請法王轉妙*輪,後到樂山舉行放生活動。
此時的桂林,正值八月桂花香滿城的大好時節,這裏的信衆們爲迎接法王的到來忙得不亦樂乎。個個都按耐不住內心的興奮喜悅之情,臉上也自然蕩漾著幸福的笑容。法王如期駕到,衆弟子雀躍歡騰將上師迎接到依山磅水的別墅中。在此期間,伴著隨風飄散的桂花芳香,法王每天爲前來拜見求法的善男信女傳授了適合他們各自根基的相應當門,同時,也賞悅了桂林的奇山異水,在漓江的遊船上,望著煙霧渺彌中隱約可見的形態炯異的山戀,法王陷入了沈思,不一會兒似乎從境界中出定低眉府瞰前方平靜的江面頃刻被船頃刻被船濺起層層漣W,感懷地說:"在我的分別念中,我回憶起前世,自己曾爲善財童子時,就是在這座城市依止了某些善知識,在他們面前恭聆了難得難遇的妙法。當時的桂林名爲熏香城。"遊覽後,面對著桂林的弟子們法王風趣地說:"以前只是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實在不愧此稱……"
次後,又去了廣西劣的首府--南甯。在此,不僅令許多非佛教徒皈依佛門,踏上修行之路,爲他們開示深刻的佛理,而且作子大量的放生。在著名的
河上將數千斤魚類從死亡線上解救出來,使它們再度擁有生存的機會,法王一一念經加持願這些可憐的旁生將來獲得暇滿人身,從而修持正法,趨向解脫,在船上智慧中頓然顯現出藏漢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叁戒同受儀軌》撰造成文字。此外,還放了一些龐大的烏龜、蛇等,使它們重新回到屬于自己的那塊天地中。
在此之後,便前往雲南境內的雞足山,對于多數佛弟子來說,恐怕對此聖地並不陌生吧,這裏是釋迦牟尼佛教法的傳承者--大迦葉尊者遣體所在處。也是彌勒菩薩的住持道場。雲南省佛協,雞足山各大寺院住持等以漢地最隆重的儀式迎禮法王如意寶在雞足山巅峰的金頂寺,阿育王所建的佛塔前,依靠種種緣起,法王恩授教言並明確授記說:"此雞足山聖地是彌勒菩薩的刹土被譽爲小兜率天。盡管我是第一次親身至此,但是,在夢中我卻暢遊過此地並幸見彌勒菩薩尊顔,在座的諸衆宿緣深厚,你們中凡是淨持戒律者將來必將成爲彌勒佛的首座眷屬,因此大家應生起歡喜心,謹慎持戒。"其後,在華首門閉關七天專修,瑞相紛呈,並且很奇妙地獲得了迦葉尊者的法衣(石頭)。法王淳淳教誨對弟子們說:"此處加持力極大,迦葉尊者的遺體就在華首門之中,待彌勒佛出世時攜眷屬來此,打開這扇門,將迦葉尊者遺體置于掌中爲眷衆講述持戒功德……"接著又說道:"幾千年以來,無著菩薩住在這裏十二年閉關修行的山洞一直鮮爲人知,始終未能被確認。此番我以等持力認定在華首門下方的金剛洞即是無著菩薩苦行的山洞。……當時,我爲善財童子,與文殊菩薩以乞丐的形象長途跋涉前來看望無著菩薩,他專心勤修,身邊只有一個土罐,所曆經的苦行可想而知,善財童子我與文殊菩薩那時就一起發願:生生世世形影不離共同弘法利生。"後以金剛歌唱道……隨行弟子中,許多人也依不同意樂見到了種種加持的瑞相。
別了雞足山,又依次去了廣州、深圳、汕頭,福州、溫洲,于所到之處,攝受了許許多多皈依弟子,爲虔誠的信徒賜授灌頂,加持。
然後,來到了江蘇省杭州市,參觀了靈隱寺的石像,在濟公和尚的岩石床榻及留有手印的石壁前,法王高興地贊歎說:"濟公和尚真可稱上是密宗大瑜伽士,他以無取無舍的行爲利益了無量衆生。"遊覽西湖風光時,駐立在垂柳掩映的湖畔,眺望如鏡般的湖面,法王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確名符其實,單單看這令人沈醉的西湖也可領略到杭州的秀美,真可與天境相媲美,但願曆代上師加持,將此湖變爲放生的安樂池。"
在甯波的阿育王寺,佛舍利前與弟子共同發願。爾後來到觀音菩薩的刹土--普陀山,在新塑造的南海觀音像前,爲成千上萬的弟子賜予佛法船票。最後,法王如意寶率領數不勝數的弟子們同上修行的航船,度過輪回大海,駛向解脫的彼岸。
《法王晉美彭措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