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定來接迎。
10.請解釋「四生登于寶地,叁有托化蓮池,河沙餓鬼證叁賢,萬類有情登十地」?
答:「四生登于寶地」,佛經說這個世間的衆生,從出生的形態來說,可以分爲胎、卵、濕、化四類。所以祈願所有胎卵濕化四種衆生,都能夠往生到叁寶的地方,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叁有托化蓮池」,什麼叫「叁有」呢?叁有,又稱爲叁界;有,是指生存、存在的意思,叁有包括:(一)欲有,欲界的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各個隨其業因而受果報,稱爲欲有、欲界。(二)色有,色界四禅天,雖然沒有欲界粗染的身體,但有清淨的色身,稱爲色有、色界。(叁)無色有,無色界四空天,雖然沒有物質的障礙,也同樣隨他們所作的因受果報,稱爲無色有、無色界。佛經稱這些世間六道輪回的衆生,也叫做叁有四生;所以這一偈,是祈願這些叁有六道輪回的衆生,都能夠托胎化生于極樂世界的蓮池中。不但如此,「河沙餓鬼證叁賢」,也希望恒河沙的一切餓鬼道衆生,今天蒙山法會來聽聞佛法,都能夠發菩提心證入叁賢位。叁賢是指證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也就是開始發菩提心的菩薩;或是解脫道、緣覺、菩薩道也可以稱爲叁賢。「萬類有情登十地」,萬類有情,就是希望萬類的一切有情衆生,都登于十地菩薩,十地菩薩就是像地藏王菩薩一樣,都成佛了。這個意思是說:希望一切輪回衆生,都能夠發菩提心,不墮叁惡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爲聖者、成佛的意思。
11.造了五逆十惡罪還能夠往生嗎?
答: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裏:「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曆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五逆十惡罪,按照經典的說法,如果有大善根,能夠遇到善知識,本身相信有極樂世界,對自己所造的五逆十惡罪,生起大忏悔心,對極樂世界有絕對的信願,因緣具足了可以往生。但是要注意,經典是告訴我們五逆十惡,因緣成熟了可以往生,如果他有毀謗正法那沒有辦法,因爲念佛法門是正法的範圍,跟正法的體系是一樣的。所以毀謗正法是自找麻煩的,我們接觸叁寶,接觸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普遍的廣大的尊重。
12.十年前就皈依、念佛,但是到現在還是不能夠將心定下來,每次念經的中途都會想到其它的,請問是什麼原因?
答:這種情形大部份的人都會有,出家人也會。像我在這邊演講,旁邊有人在講話我也會分心,爲什麼?因爲我們不是證悟的人,很容易被境界影響,但是要記得拉回來,每次被影響了記得拉回來,經常練習,練習久了,就像打高爾夫球一樣,越打越熟。同樣的,一杯水你把它放著,讓它靜下來,你會看到裏面有些渣渣。當你的心真的慢慢靜下來,很多妄念也會浮出來,爲了對治這個妄念,你會專心念佛,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有對治,有煩惱、有雜念你才會認真念佛。所以煩惱雜念是讓你專心的助緣,然後一次一次的,哪一天真的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叁昧了。不過在末法要達到這個階段並不容易,所以要天天不斷的努力,阿彌陀佛!
13.念佛念出聲或默念,或者是觀想,是不是都同樣有利益,念多念少有差別嗎?
答:念佛念出聲的方式,除了自己專心,還能夠讓旁邊的鬼道衆生聽到,所以念出聲的佛號功德更大。默念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專心又有佛力的加持。觀想雖然沒有念出聲,但是觀想到佛像現前,能夠滅無量業障、開智慧。所以叁種都應該學習,先觀想佛在面前,觀想以後慢慢念出聲,念出聲除了自己得到利益,聽聞的衆生也得到利益,念到嘴酸就改默念,默念的時候還能夠修禅定,這叁種方法,可以按照自己修行的狀況隨時調整。
14.在家念佛、持咒,回向的力量,是不是無法分配給法界衆生?
答:有一種說法,說我們在家回向給法界衆生力量不夠,這是錯誤的。回向絕對是平等的,自己在家念佛、持咒,回向給法界衆生,法界衆生同樣得到這份利益,如果我們臺灣兩千四百萬人,今天都守八關齋戒、念佛,臺灣整個就改變了,因爲大家的心念轉善,加上佛菩薩的加持,這個共業就改變了。所以如何引導更多人念佛?每一次念完都要回向,回向給衆生得到利益,自己也能夠增長菩提心。
15.如何讓別人相信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呢?
答:所有的佛經要講之前,都有請法的對象,佛陀才說那一部經典;只有極樂世界念佛法門,無問自說,這是釋迦牟尼佛悲愍我們特別說的。所以要相信有極樂世界存在的人,本身必須要有大善根才行。《佛說大阿彌陀經》說:過去世自在王如來教化世間的時候,有一個國王聽佛說法歡喜開悟,便舍棄王位出家,名字叫法藏比丘,他的智慧勇猛無人能及。出家以後去見世自在王佛說:世尊呀!我發無上菩提心,願我成佛的時候,在十方無數佛國中,我的智慧最爲勇猛,頭頂光明照耀十方,佛土七寶具足,十方世界都知道我的名號,所有的人民、動物來生我國,都是菩薩、聲聞,數量要多到不可算計。我這樣的願力能夠成就嗎?世自在王佛知道法藏比丘有這樣的願望,就選擇了二千一百萬個佛國,這些國土的好壞、粗細,都讓他看的一清二楚。法藏比丘采取這些佛土的優點,作爲自己將來佛國的藍圖,發四十八願,安住在真實智慧,勇猛精進,修習無量功德來莊嚴他的國土。這樣積功累德,經過無量無數億劫的時間,功德圓滿,才得以成就願力而成佛。念阿彌陀佛的佛號能得到加持,只談理論是不夠的,要真心實際的念佛,才會感受到佛的力量。釋迦牟尼佛慈悲,希望我們都往生極樂世界,修行不會退墮,不用再受生死輪回;在《大寶積經》中記載,連佛的爸爸淨飯王與七萬個釋迦族,都往生安樂國,你想想佛會騙我們嗎?我講個念佛的經驗給大家聽,我二哥的丈人往生我去送葬,火化以後骨頭要拿回家鄉,一個兒子開車,一個兒子抱骨灰,只有我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結果開車的人不念,抱骨灰的人在打瞌睡,我想說到底是誰的爸爸呀?念到後來我也不念,一停下來的時候,我發覺我的耳根怎麼有千萬的佛聲?而且那個聲音比音響還好聽,從那一次以後我才覺悟,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在念,我一個人在念十方衆生皆在念,你不念他們就不念。這不是我一個人,所以我就老實念。像我以前不喜歡念大悲咒,大悲咒是什麼意義我不知道,這樣念有用嗎?但是有一次去看病人,那病人臉色發白,我不知道要跟他講什麼?就跟他開示四聖谛、四念處。後來他竟然說:「師父!你會不會念大悲咒?」我說:「不太熟。」他說:「沒關系,這裏有一張。」我就拿起來念大悲咒,念好以後,他說:「師父!你幫我抹在嘴唇上。」我說:「你都會了就好,還叫我用?」他說:「你不一樣,你僧寶!」就幫他抹大悲咒水在嘴唇。過幾天他兒子跟我說:「我爸爸會吃東西了,大悲咒不可思議!」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有些人有障礙又慧根不夠,聽到阿彌陀佛就討厭;有些人念觀世音菩薩很感應,爲什麼呢?因爲你過去世有種過善根。
16.弟子發願今生投身在地藏菩薩的身邊,終生持《地藏經》跟《阿彌陀經》,請問臨終時是佛號助念還是念地藏菩薩?
答:有願必成,但是就怕一個問題,你喜歡念地藏王菩薩、喜歡念《阿彌陀經》,但是千萬不要排斥別人的法門,記住這一點,舍法者不如願,我念地藏菩薩就好了不要持咒,我念佛就好了不要施食,完蛋了你就去不了了,要記住這一點。如果沒有這個問題,你願意跟地藏王菩薩在一起,你願意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保證沒問題,只是品位高低不同而已。有信有願必得成就,但是對一切法我們要尊敬,小乘法、大乘法、密乘法,不一樣的法門我們都隨喜,將來成佛了、有成就了,要來度對方再度他,現在不要批判別人,因爲我不是他,他不是我,我不了解他,就隨喜別人的修行。爲什麼我要特別講呢?因爲有許多念佛很認真的人,會排斥別人,說念佛才對其他通通不對。這樣反而他要到邊地,到不了極樂世界,這一點要了解。所以地藏菩薩不可思議,保證沒問題,有些人在現生,在打坐、作夢的時候,就看到地藏菩薩了。
17.因爲工作關系,認識很多耳聾的人,想教他們信佛、念佛,不知道要從何開始做起,因爲他們聽不見,聽不見是不是與佛無緣?
答:不一定,有一位蓮忏法師,他幫助很多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不會說話的人在修行。念佛是用心念,不是透過嘴巴,所以這些聽不見的人,能夠用手摸,了解念佛的好處,了解以後,用心念去念;或是用手摸阿彌陀佛,這也是在念佛。最主要是要讓他了解,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所代表的意思,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代表的意思,盡量幫助他。
18.要買往生被跟往生衣,是不是在閏月買比較好?
答:學佛不看時間、不看風水,只要心念正確就可以。不過說到往生被,現在助念都帶往生被去給對方蓋,最近很多居士跟我說,我們來印往生被,印莊嚴一點,透過大家念佛作加持,助念時帶去跟對方結善緣。結果這件往生被現在都做什麼呢?都在包骨灰。你如果帶往生被去,裝骨灰的人就拿往生被包骨灰,變成一種習慣;其實可以把往生被折疊好,放在骨灰上面,再把骨灰壇的甕蓋蓋好,不過如果已經包好放好的也沒關系。
19.往生者臨終前一晚上,身體發出一陣特別的香味,頭七深夜,房間有一道很強烈的光線,讓我眼睛睜不開,當打開眼睛時,我沒有看到任何東西,但有一陣香味,請問這種現象對往生者是好是壞…
《佛學問答(海濤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