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今天我們自己中國人來說,只有我們中國一路領先的,這句話我自己講了我負責,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外面的西方的科學文明只能作注解,可惜呢,我們自己中國這個文化,有啊,都在那個倉庫裏頭,都在古書裏頭,你們年輕人也啃不懂,白話文入手的,寫兩個字寫得東倒西歪的,文章作得青蛙跳井,撲通,不通,那個古書怎麼讀得懂嘛,那個倉庫打不開啊。生命科學是這個。
我們生命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世界上的人每一個都是科學家,每一個都是哲學家,每一個都是宗教家,每一個人對于自己的生命活到,怎麼會來投生?你當時找他作爸爸作媽媽,你在哪裏認識下了主意要他做爸爸、媽媽的,不知道來的,自己爲什麼會來變一個人,不知道,這個天地怎麼來的,宇宙萬物怎麼來的,太陽哪一天來的,西方的宗教家解釋,上帝照他的樣子造那個天地,我說誰造那個上帝的,總有個外婆吧,如果上帝是外婆生的,上帝的那個外外婆又是誰呀,一路追下去,追到底,追不出來的,所以宗教家就是說,宗教家比我們那個老朋友軍事重地還重要,謝絕參觀。你不准問,信者就得救,我是信你的,你總讓我看一看好不好,裏頭有些什麼東西宗教是不讓你看的哦,所以佛不是宗教,你們把佛教也當成這樣玩的話,那是佛教的罪人哦,我還順便給你介紹,對不起,我先磕頭,向你們諸位。
清朝有個名士,鄭板橋講了幾句話,把叁教的徒弟們都罵了,和尚,釋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鄭板橋說的,這個話。我現在爲什麼引用他的話,所以你們把佛法真正的奧義不拿出來,變成一個宗教的迷信的形式的話,那變成佛釋迦牟尼佛的罪人,釋迦之罪人,字要寫正楷一點,真正的佛法是個大科學,所以我們這個宇宙怎麼來的,人怎麼下來,活到了以後,我的命運跟你倆個怎麼不同,你的命運爲什麼如此,爲什麼要死掉?這個是生命的道理,這個就是生命的科學,那麼我們打坐修道同這個生命的關系,統統從這個問題來,現在我們把生命科學要正式上路拿出來,這個大概……,這個問題講過了,基礎打好,我們才告訴大家怎麼打坐怎麼做功夫,現在不是我說的哦,生命科學佛說的,我還是老話,很多老朋友,同學都聽我講過好幾次,現在我們重複,我們一個人生下來,活在世界上,有四個階段,生、老、病、死,誰都免不了,釋迦牟尼佛,我們本師當年爲什麼要出家,就是爲了這四個問題,人爲什麼要生,兩個,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在一起,爲什麼要生出一個人來。雞爲什麼生出蛋來,蛋裏頭又變出雞來,如果有一個人作主的老板的話,有一個主宰的話,你生了就好了不要人家死嘛,生了爲什麼也要他死呢,都很奇怪的事,這是生命的奧袐。生了,必定是老,必定有病,必定死亡,生、老、病、死,釋迦牟尼佛爲了這個,跑去出家,要跳出這個範圍,對不住,今天我們真正給佛倆個,要請他老人家加被我們,要懂得哦,他呢,活了八十一歲也走了,你說解決了問題,如果釋迦牟尼佛我們這位大老師在這裏,我一定問他,你老人家爲了這個,十九歲跑去出家,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你不是證得菩提大徹大悟了,爲什麼你八十一歲也走了呢,是不是一個問題啊,這是科學問題,講宗教就不能不敢這樣講哦,釋迦牟尼佛自己有答案給你,可是大家不知道啊,學佛半天都沒有找出來,
所以古人有位辛棄疾,叫辛稼軒,宋朝一個大文豪,又是大軍事家,又是個大俠客,又是個大忠臣,很有名的,我們山東的老鄉,他愛喝酒,他就寫了幾句話,他說,他怎麼講呢,講到佛的時候,不飲便康強,佛家是戒酒的,不准喝酒,如果不飲不喝酒就健康的話,佛壽須千百,那釋迦牟尼佛活一千歲,活一百歲,八十一年入涅槃,可是釋迦牟尼佛活到八十一歲就走了,且進杯中物,我還是喝我的,很有道理,所以鄭板橋也講過這個話,鄭板橋怎麼講呢,酒能養性,喝酒能夠……養的養,性情的性,仙家飲之,學道的人,。學神仙的喝,佛的戒律本來沒有戒酒的,因爲一位比丘喝了酒糊塗了,犯了很多戒,後來下命令才把它戒掉,所以這個戒不是性戒,是遮戒,方便之戒。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佛門認爲喝酒並不妨礙什麼的,可是會亂性了,那我呢,我則,鄭板橋說的,有酒學仙,無酒就學佛。他這個都是他的方便,有酒喝的時候我學道家,變神仙,沒有酒喝的時候我學佛家,出家了戒酒,他兩頭都占了,這是笑話,順便講過來的。
所以講到佛既然是爲了了生老病死,結果爲什麼八十一歲走了,人的生命,是不是有自己可以作主使他活到呢?古書上很多,現在沒有啦,你們不知道,當年我學佛、學道的時候,常常碰到人說,你不知道,我那個師父叁百歲了,在哪裏,在某一個地方,反正亂吹一頓,很多。你看道家的書,晉朝那個抱樸子書,他說,道家的人最亂,抱樸子,是葛洪是神仙,他那個書上就說,修道的人,扯謊話亂扯的很多,他還親自看到過,有一個老先生,說活了晉朝到……活了八百多歲了,他說這個人跟抱樸子講,孔子生的時候,還在媽媽抱著,我就抱過他,而且我還摸摸他的頭,你將來一定作聖人,你看從古到今扯謊的人很多的,生命這個東西,生老病死,怎麼樣去解決,尤其禅宗標榜,參禅是了生死,生死怎麼了。我們先拿自己來研究,一般人學佛,都想打坐,身體健康的活長一點,爲什麼《金剛經》上教我們,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不要認爲學了佛以後,壽命就無量無邊永遠活下去的,這個觀念先要拿掉,事實上我們念《金剛經》,念是念,絕對相信,念到無壽者相的時候啊,老實講,我們嘴裏是念心理不甘啊,還是要壽者相,多活一點,你看你們翻開舊的舊本的《金剛經》,上面兩個偈子,是唐朝那個女皇帝,武則天作的,金剛不壞身,願佛開微密,微密,我一下也記不得了,你記得嗎,你記得,你寫,這些老學生,比我老多了,老師不會,他一定記不得,不是,也可以,這個也武則天,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也是武則天寫的,每一本金剛經上面都印,什麼金剛不壞身……,五個字一句的,想起來再告訴你們,沒有關系,不是我們的本題,《金剛經》裏有提到無壽者相,我們現在作科學研究,先介紹,我們倒轉來生與死的問題。人怎麼死的,只講人,千萬注意這個是科學,不是我說的,都是佛經上有的,可惜你們讀的佛學,佛經裏頭沒有找出來,我們現在幫你們好好找出來,將來還是要你們自己去研究的。我們這個人,一生下來,就死掉了,你信不信,你決不信,道家有一個人,講得比佛講得痛快,莊子,莊子是道家的,《莊子》在道教裏頭這一本書不叫《莊子》,叫《南華經》,《老子》這本書在道教裏頭叫《道德經》,《莊子》叫《南華經》,《列子》這一本書在道教裏頭叫《清虛經》,這是道家的叁經,重點的叁經,莊子怎麼說呢,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說,當一個人的生命,宇宙萬物的生命,當你剛剛生出來,那個時候就是死亡的開始,方生就方死,你剛剛生的時候就是死亡的開始,你認爲是死亡的時候,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是方生方死,莊子在別一個的地方,有借用孔子告訴他的大弟子顔回一句話,孔子怎麼告訴顔回,傳道給他的大弟子,回也,是顔回的名字,回也,交臂非故。就這麼一句話,我現在帶領你們,刺激你們年輕的同學們,好好學國文,國文學不好,你研究佛學、中國文化,影子都沒。怎麼叫“交臂非故”?我們兩個對面走過來,你走過來,我走過去,兩個人走到一排的時候,兩個膀子靠都沒有靠,兩個膀子靠一下,你向這頭走,我向那頭走,你的……原來的這一刹那,兩個膀子靠在一起已經沒有了,早過去了,所以,交臂非故,這兩個手那麼擦一下,一下就沒有了,就是佛說的,諸行無常,世界上一切的東西沒有一個永恒的存在,佛法叫做無常,我們中國舊文化《易經》叫作變化,世界上的東西沒有一樣不變,沒有一分一秒不變,沒有一件事不變的,所以它無常不是永恒存在,這個生命是方生方死,當我們一歲的時候已經老了,比你生下,媽媽生下,坐滿月的時候老得多了,當我們十歲的時候比兩、叁歲已經老多了,所以每一天都在小死亡,今天的不是昨天的,明天的也不是今天的,都在死亡,隨時在死亡。現在,我告訴你,我常常問人,你看那個生過孩子的太太們都知道,
(這一段文字很促人深省,建議大家重點看看)那個嬰兒生下來,有些人做過爸爸的都不大負責任的啦,很少看孩子的,那個嬰兒躺在床上玩什麼,你知道嗎?有些人大概知道,嬰兒兩個手不大動的,那個指頭是這樣抓到的,大指頭放在裏頭,所以道家後來打坐就用這個手印,叫做握固,嬰兒這個指頭放在裏頭的,很少有嬰兒這樣,這個嬰兒也許健康有問題,大部份是這樣,都是放裏頭的,嬰兒在床上玩什麼,蹬腳,蹬腳,特別愛踢,他生長在成長,所以七歲、八歲的嬰兒狗都討厭,那狗睡覺他都跑去踢它一下,他兩個腿,等于那個狗長牙齒的時候不咬不舒服,我們人長牙齒小孩子的時候,不咬東西也不舒服,發癢發脹,他兩個腿發脹生命在成長,等到慢慢中年以後,大家坐起來就喜歡這樣了,兩腿交起來,已經不行了,到老年就坐成這樣了,根本沒有生命,生命的死亡從足底下開始,所以一般人說,養精蓄銳,精力也從足底下開始,精從足底生,換句話,一個人發冷,寒也從足底生,所以我常常告訴人,喂,穿襪子,你上面的衣服拿皮包起來,下面光腳,沒有用的,你把下面兩個腿一保護好了以後,上面少穿一點沒有問題,兩個腿,你看老了以後,這個人呢,大家,我們看到,你看男的女的,到了中年什麼呢,中年有一個東西很快就出來,每一個人家裏都種西瓜的,到了中年都出去賣西瓜了,走路…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