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子的個性是絕對不同,不是完全遺傳的。它的種子生現行生出來,現在這一生的行爲,這一生的行爲,做好做壞,這個習慣,又是新的肥料加進去了,現行呢?累積起來,做來生的種子,所以,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
所以,以佛法來講,一般人經常問我,老師啊,你告訴我,老師啊,慈悲一點,不要給人家聽到嘛,沒有關系,你告訴我,我前生什麼變的?我說,我也不知道誰什麼變的。佛法有四句話,欲知前生事,你想知道自己前生是個什麼人,今生受者是,你這一輩子的,生出來,父母、家庭、社會、時代,乃至所遭遇的、所經過的就是你前生的,業力果報的一個反影,種子生現行。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你問,自己這一輩子修行來生會怎樣,今生作者是,看你這一生所作所爲,行爲做到什麼程度了,這就說明了業力結使的關系,所以叁界天人,我們修持,佛法的修持就是了這個業力的結使,不是了,你把它轉化過來,已經是非常大的功德了,這個東西都沒有動搖,打坐,坐得好就是佛啦,所以昨天,講到禅宗方面,南嶽懷讓禅師接引馬祖的話,你在這幹什麼?打坐呀。老和尚你幹什麼?他說,我磨磚啊,我做鏡,沒有鏡子啊,把磚頭磨好了做個鏡子照。馬祖不是講他,磨磚豈能作鏡嗎,那個磚頭能夠做鏡子啊,不行的啊。他說,那你幹什麼?我打坐啊,打坐幹什麼?要成佛啊。那麼磨磚豈能做鏡,打坐焉能成佛啊。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養的一個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轉化前生、今生,甚至來生的習氣轉變,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禅是離生喜樂,什麼叫禅呢,這個禅定的禅,禅者,拿中國的字,嚴格的講起,就是靜態到極點的靜,靜,動靜這個靜。也可以講叁點水淨土這個“淨”(繁體淨是叁點水邊,我以爲如此),等于把我們一杯水一個東西擺在那裏,把他冷卻、晾幹、洗幹淨這個作用,所以叫做靜,靜字下面叫禅,古代翻譯講的。在這個境界裏頭,你檢查自己心理習氣的狀態,慢慢……轉化,這個是佛法,不然呢,初禅離生喜樂,二禅定生喜樂,不是你學佛的人才有哦,再叁給大家……這不是我說的噢,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定,是共法,甚至于其他的外道什麼都會呀,這個關鍵要弄清楚,這個關鍵弄不清楚,以爲這個就是佛法,太差遠了,要了解這個道理,至于八十八結使,九十八個結使與叁界天人的,這個關系,我沒有時間給大家多講了,我們這裏閩南佛學院的這幾位老師,都是會的,不需要我多講,而且我也沒有時間,我講的比他們不會高明,一樣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來不及,所以把禅定的道理這樣交代清楚了,不過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沒有,這個關鍵應該是了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訴過你們,定境,四禅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過來講,外道都會,你佛法更應該會。
第二點要了解,沒有禅定,你想轉化習氣是非常困難。不可能,因爲身心的甯定下來,等于說把無始以來這個習氣,慢慢慢……把它軟化了,慢慢的修,這叫做修行。你譬如說,我的老朋友,這一次因爲我到了這兒,我在國內的老朋友五十年不見的,都特別趕來看我了,大家又碰面,八十歲的那麼多,對不住,老朋友們不要見怪,我看來他們都是,我當年我一、二十歲跟他們是朋友,那個毛病啊,一點都沒有改變,但沒有改變,還加四個字,變本加厲,他生來世不曉得如何得了噢,這是真話。老朋友們來看我,不能說假話,一定送他一個真話。好話是難聽的,假話是好聽的。這是世界上的大原則。這是講到習氣的問題,修行就在這裏。這個先要交代。我們繼續下去講叁禅。
叁,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裏講,叁、離喜靜慮,濃縮了只變四個字,離喜靜慮。離喜靜慮,實際上我們一般的人講,初禅,離生喜樂。二禅,定生喜樂。叁禅是離喜得樂。還是古代翻的更清楚一點,玄奘法師翻得很仔細,沒有他的……怎麼叫離喜得樂,我們已經交代過,喜悅是心理上的境界,樂,生理上的境界,所謂樂感是觸受上面的境界,觸受、樂感,觸與受。喜是心理上的境界,它所以進一步到第叁禅的時候呢,心理上平靜了,離喜,只有生理上的快感,觸受的境界非常快感,心理上平靜了,如果一個,不管他學佛不學佛,到了叁禅這個境界,這個身體的障礙呀,沒有現在我們這個障礙了,這裏腰酸、那裏背痛,這裏頭昏、那裏牙齒難過,兩個腿發麻又發脹,沒有了,變成什麼呢,全身都在快感中,那個快感,舒服無比哦,是真的哦,不騙你,那不是別的,不是菩薩給你,你本身……那所謂密宗、道家,什麼性命雙修、氣脈通了,那是小兒科的話,小兒科,那已經不算數了,舒服得很。這是佛法同外道同樣到達這個境界,換句話我們人體的生命的功能自然,你真的修養到這一步,就會這樣,所以佛在這個大乘戒律上在這裏有一條嚴重的戒,注意哦,戒律,菩薩耽著禅定,犯戒了,犯菩薩戒了。你定力那麼高,或者是心……盤腿很好,像我們年輕菩薩注意,想清淨,現在我也不教書了,什麼都不管,我要修行了,菩薩耽著禅定,貪戀清淨,自私到極點,不能利世利人,對社會沒有貢獻,對衆生不作貢獻,犯大菩薩戒。你們講戒律,戒律不要拿來嚇唬人,你可是不要嚇唬我,嚇唬不住的,我要嚇唬嚇唬你啦,菩薩不能耽著禅樂,這個地方嚴重的,如來的板子就下了,就打你了,菩薩耽著禅樂不可以,我個叫做“外道”了,心外求法,當然,你們諸位聽盡管聽,你現在不要幹事,來耽著禅樂,給我坐在那裏,十天、八天不下來,我們還少一點米消耗,也不需要請你吃東西,絕對不犯戒,我還贊成呢,這個不是禅定啊。貪著禅定之樂,是菩薩內觸妙樂,內觸妙樂,已經寫過的,那……捨不得的,那個比鴉片的瘾呀,比喝酒上瘾的還嚴重,所以叁禅的境界是離喜得樂這樣。
到了四禅,第四禅,第四個階段很高了,捨念清淨,這個快感的、樂感的也空了,這真的得清淨了,可你說這樣是佛法嗎?注意喲,佛法和外道是共法,佛法在般若,就是上面講智慧的成就,轉變習氣與結使,這叫四步四禅,四禅天到達這個境界,譬如這要翻過來,你們要想了,就叫做研究,我們這一次所謂研究,就是研究啰,你就要仔細,反複叁思研究。我們上面講過,無想定的人,修到了無想定,這個初禅、叁禅、叁禅、四禅,它的情況境界是不是一樣呢?一樣,還是一樣。不管你無想定呢,什麼的,修到了四禅就很高了,你們翻翻查這個天人境界,叁界到四禅的境界是色界天的天頂,佛法的宇宙觀是非常科學的,色界天,你以爲還是我們禅堂一樣啊,下一層是地獄,再下一層是獄地,再下一層上一層是什麼不知道,佛法的宇宙觀嚴謹講就是周圓的,周圓的,這個大家要想清楚哦,有然你那個佛法講的,我就看到有一位非常大,大大的法師,叁、四十年以前在臺灣的時候,著作,佛法的宇宙觀,他說啊,一般都是那麼講,他也沒有錯,老實講,佛法的宇宙觀,以須彌山爲中心,須彌山是現在地球的屋頂,喜馬拉雅山,小乘好像是這樣說,沒有錯。南瞻部洲,喜馬拉雅山南面到印度,東勝神洲,中國。西牛賀洲,是歐洲。這個,北什麼?北俱廬洲,沒有錯,你記性很好,讀書不錯,北俱廬洲,是蘇聯。然後太陽、日、月,照佛說,這個喜馬拉雅,太陽、日、月是繞須彌山的一半在旋轉。就是一九四九、五○、一九五叁、五四,你們現在的習慣,我們還記得中……這個推翻滿清以後,所謂是民國多少年,四十幾年,這本書一出來,那個時候大陸跟臺灣,所謂共産黨、國民黨對立的尖銳的不得了,這個法師這本……臺灣政府管特務的抓啊,這個和尚關起來,蘇聯是北俱廬洲,照佛經上說,北俱廬洲的人就不得了,天人境界,這個和尚思想有問題,後來有位老先生,原來蔣老頭子總統蔣老頭子的軍事處長,地位很高,認識我的,李子寬,佛教界,原來大陸上中國佛教會的太虛法師會長,他是秘書長,那個老頭子,湖北人。我住在臺灣另外一個地方,基隆。他說,有一天他來找我,我說,你怎麼來,我找你蓋個章。我說,幹什麼。保一個人。保誰啊。保某某法師。我說,爲什麼啊。關起來了。我說,怎麼樣。他說,我領頭保,你也蓋一個章,你蓋了章才有用處。我說,爲什麼關起來。就是這樣一本書。好嘛,好嘛,我說,你叫我蓋,常常啊,臺灣好幾個,現在大和尚好幾個,當年小和尚常常出這個事情,他們跑來……蓋章,蓋章、簽字,就簽了,就保人了。現在有些佛……地位很高很大了,不……這個是曆史,重點不在這裏,不相幹。就是你們現在觀念,認爲佛的世界觀,你要看看這個觀念是小乘說法。是印度婆羅門教傳統的說法,有問題的問題。您讀了《華嚴經》以後,你可以了解了,佛說的這個世界中心須彌山,這是個假設的,太陽、月亮繞須彌山,圍到須彌山一半在轉,也是真的。拿《華嚴經》境界來講,這個須彌山等于……但是我的話也不確定的,這要配上科學研究了,佛說的絕對對,是銀河系統的中心是須彌山,日、月圍繞銀河系統,因爲佛法的宇宙觀,你看兩千多年前爲什麼現在科學還是才只能說第一步所證明到佛說的差不多,所以真的研究科學的人啊,大科學家對于佛法一接觸更相信。你看佛在兩千年以前講的,佛觀一碗水,佛法給你們比丘的戒律,任何一個水,拿來,要一塊紗布放上,把它濾過才喝。他說不濾過,佛觀一碗水是八萬四千蟲,有細菌、有生命,所以要把水先濾了,把這塊紗布再放到水裏去,抖啊抖,把這些生命放回去,自己才喝,這個是戒律。那, 麼假使一百年以前的人,以前聽佛的話只好信,實際上不信啊,水裏頭有那麼八萬四千蟲,沒有看見過,現在醫學、科學的證明,水裏頭微生物、細菌多得很,是真的。還有,譬如你們佛經看得少了,大藏經擺在那裏,你們這裏大藏經哪…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