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禅七日▪P92

  ..續本文上一頁都告訴你空的,聽過了就沒有,而且越聽越甯靜,不要故意去聽,你自然,就很甯靜了。除了雨聲,乃至隔壁人的動作聲,一切聲都知道,此心沒有動過。這就是觀音菩薩的境界。觀世音。你看這個境界多甯靜啊,所以我們這個老師兄,我在峨嵋閉關時,他看到我直笑,現在看我笑,歪個頭盯著我笑,

  

  峨嵋山,尤其峨嵋山上,尤其到了冬天,那個時候不要說人看不到,鬼也沒有一個,空山寂靜。那個雨滴滴答答,那個境界,世界上,寂滅現前。不要用心,不要用耳朵意識,不要去注意它,這個意就把它拿掉了,自己意不注意,這個聲音,聲聲入耳。入耳,完全不住,剛才觀世音菩薩第一,報告的第一句話,入流亡所。聽這個雨聲,進入那個法性之流,慢慢慢慢忘記了這個所聽的是什麼了,心中特別甯靜起來,入流亡所。奇怪,南普陀真是觀音菩薩道場,你看這一堂,諸位都特別有境界,特別好甯靜,真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加持你們,全堂都非常……境界非常好。你看他在這個時候,就是你們佛法經常寫的——法雨弘施。他拿雨滴來給你說法。每一聲每一滴的雨,都好像把你身心內在的妄想、業障、業力,洗得幹幹淨淨,每一個都好,真是感謝觀音菩薩。在這個時候你把自己身體觀念一丟掉,把身體的感受一拿開,丟掉,自己覺得跟虛空合一了,每一滴雨、每一個聲音,都使你很空靈,洗刷你非常幹淨,自然身心與虛空合一。承蒙觀世音菩薩的加庇諸位,在這一堂的你們的體會,定境上,幾乎每一個都有所心得,我不能害你了,我講話就害了你,你看在我沒有講話以前,那個境界好,你不曉得腿的難過了,我一講,又來了,妄念又起來了,真是我舍不得講話,也舍不得打引磬聲音,把你們從良好的安定的境界裏頭把你破壞,罪過,罪過。可是,你真懂得了,就是再雜亂的聲音插進來,了然不生。都知道,都同你沒有關系,自己還在定中,還在清淨中,這就對了。我不打放參的引磬,你們諸位覺得境界好多定一下,多練習一下,以後就不會掉了,自然會找到了,找到這條路走了。如果腿實在太受不了,放松腿,沒有關系,不放松這個境界。我最高興的,連我的老朋友楊老都進入這個境界,而且很深入。後面許老嘛,差不多,兩個老和尚來了。清淨的境界不是你用心去找,

  你不去找他,就在這裏。你一聽雨聲,這個聲音過了,聲音並不妨礙人,聲音本空。音聲的,

  

  以科學的道理也這樣,音聲的本質空的,不空就沒有音聲了。譬如我們這個中間有個東西實在,在中間發不出音聲,因爲空才有音聲,因爲音聲,自然空。所以觀音的法門,跟一切衆生結緣,所以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他的威力就是如此,威力就是包含了他的大慈大悲。一講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法雨一下來,你們全堂百分之九十五都進去了,多厲害啊!(南師敲引磬叁聲)想下座的下座,不想下座的你盡管坐下去吧。講到觀音菩薩的法門,從音聲而入道的聲音,所以叫觀世音。要你身心內在的體會觀察,世界一切聲音可以幫你,使你入道而悟道。所以大家拼命找一個咒子,學密宗的念咒子,或者念經念佛號,拼命在追求。你放下來清淨了,不要追求,自己來了。你說音聲、咒子,譬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包括普庵咒,很多的咒語的秘密你不知道,稀裏稀裏,嘩啦嘩啦,什麼聲音啊,現在都給你研究。所以真正的密宗,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翻成大日如來的經典告訴你,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一切聲音都是咒語。你要注意,一切的聲音,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陀羅尼是梵文的翻音,就是總持總綱的法門,這就是觀音菩薩的道理。音聲,佛經上如鼓響,本性空的。可是一切衆生,因某人講了一句話,那句話本空過去了,在意識裏頭打了一個結,永遠不忘,恨死了一輩子。或者說我愛你呀,這一個聲音聽過了,不曉得愛到哪裏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一輩子就是爲了這一句話就死掉了,奇怪!音聲。所以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毗盧遮那佛的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經,一切密宗的最高的最中心的根本。日本人看到這個經典翻譯叫大日如來,就是我們日本,當年我們年輕在杭州讀書的,日本領事館在杭州西湖上,裏西湖那裏一塊大岩石,他就叫人寫了好幾個大字,大日如來。那個時候還不懂佛法,看了就生氣,真的生氣,現在想想他真厲害,也生氣,他的日本要來了,大日如來,他就用那個。實際上大日如來是翻意義,大日如來梵文名稱就叫毗盧遮那佛,中央佛,毗盧遮那佛,所以很多咒語你不要問理由,不可以解釋,從音聲入道的道理就是那麼玄妙,就有那麼大的威力。但是音聲本身是空的。

  修行學佛的……所以菩薩學五明之學是內明,

  所以很多咒語你不要問理由,不可以解釋。從音聲入道的道理就那麼玄妙,就有那麼大的威力,但是音聲本身是空的。

  修行學佛是……所以菩薩還五明之學是內明,反轉來內在的,這個是我叫他是生命科學。自然的科學在物質上,用自己的思想,利用物質向外面去……物理世界去追求真理求證它,這是自然科學家。學佛這個生命的科學呢?它同自然科學不同,它是不用外面的物理世界的東西,反轉來回來用自己本身的官能,器官、五官功能,換句話,最大的功能,腦子。回來,腦子回來,研究自己的腦子,心回轉來找自己的心。不要怕記不住,黑板上給你留下,等一下張開眼睛再抄,可以。所以罵你們的道理就在這一刹那,學會了這一點,記住這一下一罵,一輩子用不完的,這一聲罵你,所以有些老同學們,好多年不見面了,我看得很高興笑,他就很難過。走的時候告訴同學,老師沒有罵我了,他曉得我的作風,我還罵你看你看得起你,等到看不起你,准備打消了,天天看你笑,恭維你一頓。恭維人是埋人,把你活埋了,拿高帽子把你活埋了,最好了。

  

  剛才講了……生命的科學要反回來求自己內心的,譬如道家,南宗的一個祖師張紫陽真人,道也通,佛也通,禅宗更高明,後來雍正選曆代的有成就的語錄,佛家、道家,雍正語錄就選了張紫陽。所以一般曆史學者搞不清楚沒有學過這個,說雍正想學長生不老啊!也修道都沒有弄懂的。張紫陽真人關于參禅的經驗靜坐,他有一首偈子、詩非常好,“心內觀心覓本心”,就是剛才講,回轉找自己的心,內在觀察自己的心。我們思想感覺作用,這個是心,心的作用。“心”不是心髒,這是個代名詞,現在所謂講腦、感覺、知覺,攏總的歸納起來叫“心”。這個本來功能在父母沒有生我們以前,沒有成胎以前,這個心究竟有沒有,是找這個。不是西洋哲學的講的心,西洋哲學講心,就是佛學講第六意識這個作用,已經有了腦筋,腦子裏思想的那個是第六意識,不是心的全體。所以講這個心,是代表全體心。心內觀心覓本心,本來那個心在哪裏,就是原始的原始,沒有我這個腦子,沒有我這個身體,此心究竟存在哪裏。第二句話,現在打坐不是看黑板,年輕人,告訴過你,又不聽話了,就是這一點,太聰明,你知道吧,用聰明沒有用。第二句話,“心心俱絕見真心”,內在一切思想一切感覺,一切作用都休息了,都清淨下來了,慢慢俱絕,統統絕對的清淨了。絕對,像我們幾千年用,現在根據西洋文化來翻譯作,肯定的。以前我們不太喜歡講這個話,肯定、否定,西文邏輯的話。我們中國的邏輯是,絕對,否定,反對,這都根據《易經》來的,沒有關系怎麼用都可以,心心俱絕,絕對的、肯定的,每個妄心都停止了,感覺、知覺,都休息了。見真心,就可以見到自己那個真正根源那個本心的功能。“真心明徹通叁界”,如果你找到本心本性那個根本,明白了,悟了,真的證道了,不是理論上到,要身心投進去求證到了,就超越這個物理世界,超越叁界之外,“真心明徹通叁界,外道邪魔不敢侵”。鬼也好、魔也好、神也好,都不敢碰你。張紫陽非常有名的,他佛、道兩家都通的,一位成就的,所謂南宗道家南宗的祖師之一。“心內觀心覓本心,心心俱絕見真心”,都是這個心啊心……好幾個堆起來,“真明徹通叁界,外道邪魔不敢侵”。

  

  由昨天晚上起,用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現在隨時……這裏是南普陀,還是體會他老人家所告訴我們的,他的方法經驗。從音聲而入道,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你看“碰”外面,“碰”一聲,我們自己這裏廚房,嘩啦,吵得很。每個音聲你都聽到,你看看都很清淨。如果你心裏不清淨,聽不見了。因爲心裏空就聽見了,而聽見了也是空的。假使你心裏有個煩惱有個痛苦,有個東西擋住了,什麼都聽不見。“反聞聞自性”,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觀音菩薩自己講,第一句,第二句怎麼講,“性成無上道”,反聞聞自性,本性的性,就是道在哪裏,道就在你那裏。不是在佛那裏,不在菩薩那裏,是你本心本性上面,性成無上之道。這一念,把外面音聲這個現象不管,能聞之性本在這裏。能聞之性無聲、無臭、無相,本來如此嘛。念念清淨了,這個念念清淨,一路定下去,慢慢成功了就成了道。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尤其你們諸位年輕的師父們,如果參加了這一次,你覺得是上當也好,誠懇也好,好好體會幾天,不要在這幾天當中,你們生活太散慢,把社會上原來太散慢的習氣,帶到這一邊來,帶到禅堂裏來,那是很不應該,那對不起,你就不要在這裏應酬我,你愛去玩,趕快出去玩。這個位子,要想修行的,想進來不可能的在外面的很多。

  

  真到達了反聞聞自性,能聞之性,不要用心,本來在這裏,這個時候你體會一下,前天所講,安那般那一呼一吸,根本不管,也在不呼不吸上一念清淨了。真的一念清淨了,自然是不呼不吸了,所以叫“住息”。因此告訴你們,出

  入

  息,出入是兩個現象生滅法,重點是不出不入,那一念清淨,呼吸,彷佛一息停止了,自然的,這個才是息的境界。這個“息”的境界到達了,也就是念…

《南禅七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宗與道家(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