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跟師父兩個可以見面。這叫作坐脫立亡。縱然到達這樣的程度,還是沒有悟啊!師弟走到他涅槃的身體旁邊,拍一巴掌說:師兄啊!“坐脫立亡則不無,先師意尚未夢見在。”你要走就走的功夫是有,但佛法的真正道理,你連夢都還沒夢到呢!
佛說是人,未實滅度。這種人,沒有真正達到涅槃之果。
斯人未得,無上道故。這種人,還沒有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我意不欲,令至滅度。佛這句話妙了。他說爲什麼這些人那麼笨呢?事實上,我不願意教他,太笨了。佛爲什麼這麼小氣?他答複得很怪。
我爲法王,于法自在。我是法王,在叁界中,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說這成什麼話?真令人想起貪瞋癡慢來。其實不然,佛是大慈悲,這就好比臨濟棒,故意刺激大家,故意不教大家,看我們能不能自己反省,自己忏悔,能不能謙下。這是佛的教育法,但也是真話。
安隱衆生,故現于世。佛說我爲了救度衆生,才到這個世間來,我豈有不肯教之理。我之所以不教,是因爲你自己承受不了,因爲你自己不是法器。
到這裏結束了,這又是一個話頭,你自己去參去,不過我已解釋過了。
第四品“信解品”,大家注意,光靠相信也可以得道;但必須是真正的信仰,不是迷信,信那個真理,也可以得道。這裏的代表是迦葉尊者,就是禅宗標榜的那個祖師爺,與舍利弗不同。
迦葉尊者,頭陀第一,出家人修苦行頭陀,是走戒律的路子。小乘的戒律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偏向于頭陀行,你們自己去研究。照頭陀行的規矩,我們坐在這裏是犯戒的,因爲有貪圖享受的味道。頭陀不叁宿空桑,恐怕留戀,有了牽挂的情感;著糞掃衣——垃圾堆裏頭撿來的破布,洗淨後做的衣服。
現在頭陀第一的迦葉尊者,起來報告了:
我等內滅,自謂爲足。唯了此事,更無余事。我等若閑,淨佛國土,教化衆生,都無欣樂。
迦葉尊者直截明了地報告小乘的境界。他說我們跟佛學修持,到了“內滅”,打起坐來,裏面沒有妄想,一念不生,這就是道了。滅是滅掉一切煩惱,以爲到此就是究竟,認爲自己已經到家了,其他就不管了。至于淨佛國土的大乘境界——注意!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叫一個佛國土,不是教化一百人、一千人,而是要教化叁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皆歸極樂淨土,這個叫作淨佛國。大乘菩薩走的是這個路子。多難!我前幾次講課就覺得自己多事,何苦來哉!但跟淨佛國相比,這一點點多事又算什麼!迦葉尊者等一聽大乘道,要淨佛國土教化衆生,唉!免了,我一點都不高興,那個事不幹。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爲,如是思惟,不生喜樂。
他講的沒錯,是你老人家教的嘛!世界上一切無常、苦、空、無我,本來不生不滅,本來不大不小,本來無漏無爲。既然如此,何必去度衆生?這樣一來不就又有爲了嗎?
我講課是對佛法,不是對人的。當年有個學生問我:你學禅嘛!爲什麼要辦個東西精華協會?我問他:那你認爲學禅要怎麼樣才對?他說要像寒山一樣。寒山標榜的是另一個型態,佛學叫作示法。寒山大師的詩:
閑自訪高僧 煙山萬萬層
師自指歸路 月挂一輪燈
寒山的詩我熟得很,同紅樓夢一樣熟。我提寒山就想到紅樓夢,爲什麼?話頭。我向同學笑笑,不想說了。這種人如同五千比丘退席一類,我懶得跟這種笨人談。
我等長夜,于佛智慧,無貪無著,無複志願,而自于法,謂是究竟。
迦葉尊者自責,自己在佛法智慧上不求進步,如同在夜裏摸黑一般,自以爲在佛法上已達究竟。這是他忏悔的話。
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叁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余涅槃。
他說我們真是小器,如同在長夜漫漫中摸索,以爲達到了空的境界,達到了究竟,自認爲跳出叁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行了。但要注意啊!迦葉尊者有資格講這個話,我們只懂佛學,而沒有真正修持用功的人,沒有說這個話的資格。迦葉尊者作到了“最後身”,這個肉身在分段生死中不來了,走入變易生死的範圍。
什麼叫變易生死?化身境界。但不是佛的化身。羅漢境界是住最後身,要走的時候都說同樣的幾句話,我看了很痛快:長揖世間,我生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立名都有了。但這是小乘極果,非究竟涅槃,是有余依涅槃。
爲什麼這段話叫信解品?什麼是聲聞?是自己沒有悟,全靠老師教化的。我們都是聲聞。講法講了半天,都是佛的成果。真正信佛法是信這個。接著還有:
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
這裏有個典故,上面迦葉尊者對釋迦牟尼佛的忏悔,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很難得希有的事情,佛作了。知道那些人愛小乘,愛走小路,沒有辦法,先用一個方便,拿塊糖給我們舐舐。現在你又打我們耳光,說我們錯了。乃教大智,要學大智慧的成就。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現在我們懂了,高興極了,意外得到的,不是先前所企望的。以爲你的口袋都掏光了,沒想到還有一點。要注意啊!佛已經掏給我們了,但要怎麼拿到呢?法寶不在佛那裏,我這裏都有。“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如彼窮子,得無量寶。就像窮光蛋,無意中發了大財,這下子不知多麼高興。
法華經這幾段都是話頭。兩個頂頂大名的大弟子,是這部經典的請法之主,請求說出這部大法。一個是智慧第一,一個是頭陀第一,兩個都已達到小乘極果的境界。
但舍利弗尊者那一品,同迦葉尊者這一品,名稱不同。信解品是相信這個就是,要信得過。爲什麼這樣安排?是個大問題。我先露一點給大家,佛認爲大乘的路子,還是以小乘爲主,性空以後再談緣起,你這一步還沒有做到,免談下文。
跟著是卷叁第五品“藥草喻品”,這一品很妙,佛說:我的說法像下雨一樣;大地山河上面這些草木都是藥。這個問題好大啊!在指月錄卷二,記載了有關藥草的故事:
“文殊菩薩一日令善財采藥曰:是藥者采將來。善財遍觀大地,無不是藥。卻來白曰:無有不是藥者。殊曰:是藥者采將來。善財遂于地上拈一莖草,度與文殊。殊接得示衆曰:此藥能殺人,亦能活人。”文殊菩薩叫善財童子去采藥,善財童子就蹲到地上,抓起一根草給師父。這是什麼?他說:大地草木哪一樣不是藥?
佛在這個藥草喻品是講什麼?人的身體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不吃藥不行,一身都是病。很多人說:既然修行,病要靠功夫趕掉。可以啊!幾十年功夫才去得掉病,這幾十年不是修道,是修病,劃得來嗎?所以,非要重藥不可,這是有形的藥,無形的藥到處都是,百千法門都是藥。
這一品完了,突然來一個“授記品”,佛一個個授記,大送人情。他把小乘諸大弟子都叫來,摸摸這個的頭說:你啊!幾百幾百年以後成佛,叫什麼什麼佛;你啊!幾百幾百劫以後成佛……結果個個都成佛,大家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還會成佛。這是玩什麼花樣?這爲小乘衆授記,卻沒露一手給大乘菩薩。這是什麼意思?又是一個大話頭。
到這裏爲止,這部經典就是這樣,熱鬧得很,半句佛法也沒有講,不像楞嚴經,也不像法華經,也不像華嚴經,也不像唯識的經典有邏輯。法華經沒有講道理,就那麼授記了一大堆,你說怎麼看得下去嘛!這是小乘的部分,到這裏爲止了。小乘的部分講完了以後,就開始授記。這裏頭存在一個大話頭。
然後另一幕開始了——“化城喻品”。變化出來一個城市,一個非常美妙的化城。這是大乘的路子,化城的主角叫大通智勝佛。這個佛來頭很大,他有十六個王子,都成了佛。阿彌陀佛也是他的王子,釋迦牟尼佛是最小的王子,第十六子。大通智勝佛原來是國王,後來出家,帶了十六個王子都出家,後來都成佛。
人做到像大通智勝佛一樣,這個人就做絕了,怎麼說呢?世間法,身爲國王,福祿壽喜樣樣皆有,十六個王子個個好,世間法的福報享到不要享;出家,又個個都成佛,我看他的八字要算成十字才對。
這是佛在法華經卷叁,化城喻品第七說的故事,把我們帶到許多億劫以前。佛說我在這個老王之下,于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注定的,這是什麼理由?這是講宿因,叁世因果。
我滅度後,複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
我將來涅槃以後,有些弟子不相信這部經典,也不知道這個法本,真正叫作大乘菩薩道的行願,應該怎麼做,一概都不知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這句話很嚴重,不要以爲我們研究了很多經典,看了許多大乘經典,就懂得菩薩行。事實上,是大有問題的,將來我們談到行願的時候,要大加討論。
自于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
他說將來我滅度以後,有些弟子不懂,而且又傲慢,認爲所得到的一點小功德,就可以證得涅槃,那就錯了,如達摩祖師講梁武帝的“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布施了萬把塊錢,以爲自己做了功德,其實是小之又小的事。
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
我在這個世界滅度以後,到了他方國土,仍在那裏成佛,當然不叫釋迦牟尼佛,有別的名字。(這些名字在華嚴經上曾提到過釋迦牟尼佛,在上方世界叫什麼;在另一處又叫什麼……多得不可思議。)所以,你不要以爲涅槃就是沒有了。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
我的弟子們如果懂得了這個道理,證得了涅槃,離開這個世界後,往生到他方國土去,可在那裏求大乘道,還有機會再聽到法華經的道理。
這段故事完了,佛提出一個大問題來,在禅宗裏頭也常提到的,釋迦牟尼佛講他當年的父親——大通智勝佛,在那裏打坐學禅。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
大通智勝佛修行好苦…
《如何修證佛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