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玄奘熱的幾點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玄奘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培育
一 玄奘熱之種種表現
近年來,在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中出現了一股玄奘熱。其主要表現:
1.1991年9月,石峻、劉培育、孫寶鋼、巫白慧、李榮熙、羅竹風、季羨林、黃心川、段文傑、葛黔君、樓宇烈等11位學者在媒體上公開發出“開展玄奘研究和修複玄奘故裏”的倡議。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長春同志批示: “請重視他們的建議,認真修複玄奘故裏,並使洛陽(偃師)成.爲玄奘國際研究中心。,”1992年7月,玄奘研究中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宣告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任名譽主任,著名學者黃心川先生任主任,張岱年、任繼愈、周一良等6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玄奘研究中心的顧問和高級研究員。在此後的10多年裏,玄奘研究中心和地方政府及有關方面合作,成功地召開了叁次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和多次國內有關玄奘的專題研討會,出版了《玄奘研究》專刊和多種關于玄奘的學術著作。
2.佛教界和地方政府先後修複或新建了玄奘故裏(河南偃師)、玄奘叁藏院(陝西西安)、”玄奘紀念館(陝西銅川)等一批紀念玄奘的工程,還有一批紀念工程正在建設或設計之中。
3.一些文化宣傳機構和企業合作,先後拍攝,了多部關于玄奘的影視作品,有的已經播出,有的還在製作當中。
4.多家電視臺開辦玄奘欄目,·互聯網上開設玄奘網站,討論玄奘精神,及時而持續報道玄奘事迹、思想和各種紀念活動。
5.一些有識之士策劃、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起“重走玄奘西行路”大型曆史文化實踐活動正在當年唐僧取經的路上進行著,還有衆多的僧侶和文化人專程到印度去拜谒玄奘的聖迹……
6.據悉,臺灣成立了玄奘大學,陝西、河南、江蘇等地也在醞釀成立玄奘書院或玄奘大學。
上述關于玄奘的活動,其主體包括學術界、佛教界、地方政府、企業、媒體等,並且呈現出各界互動的態勢;其活動範圍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其影響正在逐漸擴大和深入,大多數中國人只知唐僧、不知玄奘的時代即將成爲曆史……
二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玄奘
在當今的中國,爲什麼會出現玄奘熱
從根本上講,在玄奘的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玄奘。
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人民結束了災難深重的“文化大革命”,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新時期的戰略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我們在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們的面前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中國人民要完成偉大的曆史使命,就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念,有虛心向學、求真務實、勇往直前的精神。生活在1300多年前的玄奘,作爲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 “杖策孤征,乘危遠邁”,曆盡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千辛萬苦,虛心向外國人學習,求取真經;他達到了目的之後,又毅然決定返回祖國,不爲名,不爲利,專心譯經傳經,做出了讓世人感佩、千年傳頌的偉大功績。玄奘的精神恰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是我們當今時代所需要的。
民族複興的具體目標是建成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和諧相處。這一方面需要在人民群衆中塑造美好的心靈,每個人都懷著一顆友善、助人的心,“讓神州大地充滿愛”;另一方面需要在全社會鑄造健康的理性,提升人們的科學思維水平,理性地處理各種社會問題,用製度和法律來保證社會的公正與和諧。叁藏法師玄奘作爲佛教的最高修行者,他一生以慈悲爲懷,忠誠地踐行著普度衆生的最高理念。在教派和學術上,玄奘也表現出高度的寬容和融合精神。令人稱頌的是,玄奘“西天取經”的曆史功績之一,是他將印度的新因明系統地傳人中國,使中國成爲名副其實的因明的第二故鄉。因明是佛家邏輯,但不爲佛家所獨有。它早已走向民間。因明作爲世界叁大邏輯傳統之一,它是人們思維認識、推理論證的一般方法。它的基本理論和規則中有許多活的東西,至今仍是我們認識事物和推理論證的有效方法,可以爲提升全民族的思維素質和社會理性發揮作用。今天在中國出現玄奘熱不是偶然的,玄奘的精神與我們的時代是合拍的。
玄奘在中國曆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玄奘的精神也是多方面的。研究玄奘的思想,繼承與弘揚玄奘的精神有助于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于我國人民完成民族複興的偉大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義。從玄奘熱中可以看出,玄奘已經贏得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喜愛和敬佩,在人民群衆中蘊藏著繼承和弘揚玄奘精神的巨大力量。
,
叁 玄奘紀念場所的定位問題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玄奘的認識不斷地加深,一些地方政府和佛教界陸續興建了一批紀念玄奘的場所,這是一件好事。這些場所的建設對于弘揚玄奘精神、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都十分有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地方旅遊事業,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對此,人們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向建設者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從已建和正建的幾處玄奘紀念場所來看,有些問題也需要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思考。比如,玄奘紀念場所的定位問題。玄奘是叁藏高僧,是1000多年前的曆史人物,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世界文化名人,修複或新建玄奘的紀念場所,要注意處理好曆史與現實、佛教與世俗、文化與經濟、眼前與長遠的關系問題。
修複玄奘紀念場所,一定要尊重曆史。在建築造型上要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力求再現曆史的原貌;對曆史事件的說明,要符合曆史事實,一時搞不清楚的可以存疑,實話實說,不可爲了某種需要而歪曲曆史,編造曆史。
玄奘的紀念場所要突出玄奘作爲高僧佛祖和世界文化名人的氣質,使之成爲僧人居士朝聖拜谒之地,或成爲學者研究玄奘思想的場所,或成爲百姓參觀學習、享受文化的地方。玄奘紀念場所應該是莊重的,高品位的,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地方;而不要把它搞成吆喝聲四起的集貿市場,或者煙霧騰騰陰森恐怖的地下閻羅殿,或者只是擺在那裏的一個莊嚴的空殼。
修複或新建大型的玄奘紀念場所,一定要經過專家的充分論證,有准確的定位,然後精心施工,並展示相關的翔實的資料,使之成爲一處文化精品。否則將會勞民傷財,或給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或是熱鬧一陣子,冷清一輩子。
四 重視對現有玄奘聖迹地的保護和開發
我們在有重點地建設玄奘紀念場所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對我國現有的玄奘聖迹地的保護和開發。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各地有玄奘聖迹地數十處,包括玄奘出生地、出家地、受戒地、圓寂地、玄奘遺骨供奉處以及玄奘遊學和工作的地方等等。這些地方或保存著玄奘的聖物,或有關玄奘的曆史資料、美麗傳說,這些對于我們研究玄奘思想、弘揚玄奘精神都是十分寶貴的。建議要有一個機構出面,會商玄奘聖迹地各有關部門,在適當時候舉辦“玄奘聖迹與玄奘精神”論壇(或研討會),製定一個整體方案,保護玄奘聖迹地的聖物,整理和研究有關玄奘的曆史資料,並向全社會推介玄奘聖迹地,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 再議創辦玄奘書院
2000年11月,借在西安召開玄奘精神與西部文化學術研討會之機,我提出了創辦玄奘書院的建議,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黃心川教授首先表示熱誠地支持;惟賢法師在研討會總結講話中特別指出,”創辦玄奘書院的建議“非常重要”,希望有關地方黨政領導和佛協“予以采納”。
據悉,這幾年一些地方在醞釀創辦玄奘書院時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玄奘書院是一所什麼性質的教育機構
是宗教的,還是世俗的
是專門培養佛教人才的,還是培養社會人才的
我以爲兩種性質、兩種培養目標的玄奘書院都可以辦。但我更傾向于辦一所非宗教的民間的教育機構。
我國曆史上有名人辦書院(或辦名人書院)的傳統,當今這個傳統正在接續。據教育部披露,截止到今年7月,我國在世界各地已建立了80所孔子學院或中心,2006年9月底國內民間創辦的孔子書院也將在曲阜挂牌,他們的任務都是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玄奘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又是世界文化名人,創辦玄奘書院既是對玄奘的紀念,又是傳播玄奘精神、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極好平臺。臺灣已經建立了玄奘大學。現在國家支持民辦教育,我希望內地也能盡快地建立起玄奘書院。黃心川教授在不同場合多次講到,創辦玄奘書院(或大學)在師資隊伍建議方面,玄奘研究中心願意提供幫助。當然,創辦玄奘書院要進行充分的論證,要做認真的籌備,先專心辦好一所,辦出成效,取得經驗再予以推廣。
六 加強同國外有關玄奘機構的聯系
玄奘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作爲中國人民和外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傑出使者,他用自己的思想和實踐贏得了許多國家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這些年,我們先後召開叁次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受到了許多國家學者和政府的關注。外國學者千裏迢迢來中國參加會議,帶來他們研究玄奘思想的重要成果和對玄奘的高度評價,充分表達了各國人民對玄奘的熱愛。比如,一位印度學者稱,玄奘是“印度史上的一位聖人,他活在每一個印度人的心靈深處。印度人都願意在言論上和精神上成爲玄奘的名副其實的弟子”。一位尼泊爾學者稱,“玄奘是千古一人的偉人,跟我們的佛祖一樣偉大”。一位日本學者說, “玄奘是日本佛教的護法善神”。一位韓國學者說,“玄奘的思想爲東北亞開拓燦爛的文化和社會點亮了明燈。這盞明燈超越時空,永不熄滅”。……我們感謝各國人民對玄奘的高度評價,以及通過玄奘對中國人民所表達的美好情誼。同時,這更激發我們弘揚玄奘作爲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精神品格。
我們國家正在集中精力搞建設,我們在國內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在國際上倡導建設和諧世界。我們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也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人民有著熱愛和平的優秀傳統,中國人民願意和世界上各國人民友好相處。我們要加強同各國學者的聯系,特別是同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國家有關玄奘的機構和人士的聯系,共同推動玄奘研究,弘揚玄奘精神,不斷增強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友誼。
《對玄奘熱的幾點思考(劉培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