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紀念堂緣起碑
玄奘法師者,佛教高僧,翻譯家,和平使者,世界文化偉人也。中印兩國政府和人民爲揚其志業,故于那爛陀寺舊址,建玄奘紀念堂,並樹貞石,敘其勝緣。
一九五四年,兩國總理周恩來、尼赫魯互訪,共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兩國友好往來。佛教界亦爲之歡喜振奮。于其時,那爛陀學院院長迦葉波首倡共建玄奘紀念堂,緬懷先驅,中國佛教界代表趙樸初居士訪印積極回應。此舉獲兩國政府大力支持,總理親自多次過問。一九五六年,中國政府委派宗教界人士應邀訪印,一九五七年在那爛陀向印度政府贈送一份玄奘頂骨舍利、一千叁百叁十五卷玄奘譯著、一部《碛沙藏》,一份玄奘紀念堂設計草圖,並叁十萬元人民幣以作修建之資。思昔譯講之盛況,今反哺送舍利。盼舊墟起伽藍,重現雄都之風。
二OO五年,兩國總理溫家寶與曼莫漢
辛格會晤,發表聯合聲明,揭開曆史新篇。修繕玄奘紀念堂列入兩國文化交流項目,再續前緣。時年十一月,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代表團訪印,與印度玄奘紀念堂修膳委員會,商談修繕之事。作壁畫、立展櫃,示現大師之生平;塑銅像,樹碑銘,建鍾亭,唱響和平之聲。受大師風範之感召,華夏各方響應,中國西安大慈恩寺,成都文殊院、大慈寺、洛陽白馬寺、趙州柏林寺、無錫靈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康宇銅門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華港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等,齊聚淨資,共襄盛舉。
二OO六年四月,叁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之佛教高僧大德、專家學者,會聚中國,成就“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之盛會,共同發表《普陀山宣言》,其文曰“世界和諧,人人有責;和諧世界,從心開始”。今日,玄奘紀念堂落成,蓋“從心開始”之落實于具體行動也。 故勒石溯源,以昭先德,以策來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二OO六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