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仰望玄奘

  仰望玄奘

  我相信緣分,每次出遊,都是一種漫無目的的舉動,聽任緣分的差遣。我習慣把鼠標電子版的中國地圖上舞蹈成天女散花,閉上眼睛將鼠標停下來,光標點中的位置,就是我隨心所欲的目的地。

  我把身心交給西安,這座古老的城市,一任緣分牽著我的步伐在古城的旮旯角落裏遊蕩。我的心思翺翔在天上,如同孫悟空駕著筋鬥雲穿行在漫無邊際的漫天彩霞中。突然,幾根擎天大柱擋住我的思緒,黃褐色的巨柱頂天立地地站在一條大街的入口,隱隱透露出皇家氣象,是如來的五指山?仔細一看,上面有字,不是“孫悟空到此一遊”,而是——大唐通易坊!大唐?難道這裏接通大唐的時空隧道的入口?看各種膚色的遊客在如來的指縫間遊走,自由自在如同一尾尾在深海暢遊的魚。大唐通易坊,顯現著千年前封建盛世的儒雅和寬容。

  這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寬敞大街,到處都流淌著唐朝的氣韻:大氣、豪華、莊重。傳統的富麗堂皇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異國情調交織在一起,誘導著我走向大唐盛世,走向大唐盛世包容著的異國他鄉:天竺的音樂和舞蹈、印度的料理、新羅的COCO金魚餅、東瀛的壽司……這裏濃縮著一條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這裏張揚著天朝盛世的四通八達!

  擡眼望,前方,一座高塔聳立,神秘的氣息與金碧輝煌的大唐對接,指引出另一個玄奧的所在——大雁塔。這是我羨慕已久的遊覽名勝,韓東那首著名詩作《有關大雁塔》,令我早已爲之神往。徑直向前,竟然無法走近巍巍古塔。陌生的地理,逼迫我拐了個彎,于是,緣分又引領著我與一場尴尬撞個滿懷。

  走進大雁塔的南廣場,迎面伫立著一座塑像,昂然挺立在一巨石上,神情肅然,氣度不凡。許多遊客在塑像下合影留念。出于好奇,我將手中相機遞給身邊遊客,請他爲我和塑像合影。但無論我怎麼配合,遊客都大搖其頭。我看著這幾張與塑像極不協調的合影,緣分兩個字又浮上心頭,這座神秘的塑像,爲何對一個慕名而來的遊客表現出委婉的拒絕?

  擡頭仰望,原來塑像是一氣宇軒昂的和尚,手提禅杖,氣定神閑地眺望著遠方,超凡脫俗。我問旁邊遊客,這塑像是誰?遊客說出一個如雷貫耳卻讓我忐忑不安的名字——玄奘!

  我怎麼就忘了:大雁塔是玄奘自印度歸來親自設計並指導施工的,大雁塔裏安放著玄奘從印度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大雁塔是這個蜚聲世界的佛學家精神的最後家園。是玄奘用雙腳丈量著東土大唐和天竺佛國的文化差異,是玄奘用雙肩擔負起將天竺佛學傳播東土的重任,是玄奘用雙手在六朝古都堆壘起一座讓現代人也驚歎不已的絕世建築……有多少人能抵達玄奘的精神高度和實踐家風範?我在玄奘塑像前顯得如此矮小,豈能奢望與先聖合影?

  我必須忏悔,我怎能用傳說中的神話來調侃曆史中的聖賢,我怎能用一點搜腸刮肚的小聰明去碰撞浩如煙海的大智慧?

  玄奘堅定地望著遠方,心裏裝著聖地。也不知他心中挂念的是曆史中的古印度王子——悉達多·喬答摩,還是傳說中的西天如來?玄奘身後,是天竺祥和的音樂和曼妙的水舞。

  遙遙看去,大雁塔的塔頂已經遠遠偏離了它的地面重心位置,明顯地向西傾斜了,或許,這種傾斜也是玄奘終身朝聖的一種象征,精神向度的一種見證。大雁塔和他的主人玄奘,一起向佛教的發祥地致敬!

  爬上大雁塔,站在玄奘身後,眺望玄奘眺望的遠方,頓然覺悟:只要堅守一種信念,即便是無形的思想,也會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