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先生對聯輯錄
趙樸初先生(1907-2000)生于安徽省太湖縣,生前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他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中國共産黨的親密朋友。他對佛學、書法、詩詞曲甚爲精通,造詣頗高。作品曾先後結集爲《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國內外廣泛傳誦,《佛教常識問答》等著述深受佛教界推崇。他也時常撰聯題對,爲後學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潛心輯錄,彙編成篇。誠恐挂一漏萬,敬請網友、同好者拾遺補阙。
題贈劉夢溪:
天道無親常與善;
人才非正不能奇。
劉夢溪,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致力于中國文化史和近現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研究。樸老此聯寫于1977年,對聯附題識:“十年教訓,得此一聯。天道作自然法則曆史法則解。與猶親也。無親而常與,非正則不奇。相反相成之理,不甚然欤。”
題贈茗山長老:
種種供養普利一切衆生界;
念念相續恒不忘失菩提心。
茗山法師俗名錢延齡,一九一四年生於江蘇鹽城市書香門第。幼從父讀古詩文,隨母誦經學佛。十九歲在建湖羅漢院依上宏下臺老和尚出家,法名大鑫,字茗山。中國佛教界當代德高望重的著名高僧、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鎮江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鎮江焦山定慧寺住持。茗山長老在日記曾寫道:這是《華嚴經》集句,鼓勵我行願無盡。昨日請求,今日寫就,這種快速度,據說是特殊優待。值得我學習(別人請我寫字,往往擱置很久)!
題贈星雲大師:
富有恒沙界;
貴爲人天師。
題贈黃錦波:
此曲只應天上有;
龍種自與常人殊。
黃錦波美國第一位華裔市長,曾在美國喜瑞都市從政14年之久。他同時也是一位歌星,擁有一家“中美電視臺”,並經常參加美國和中國的各種演出活動。1985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一曲“龍的傳人”,讓黃錦波的名字蜚聲中國大地;1991年他從中國災區返美國後,最先用英語向美國公衆演唱了“血染的風采”,華人們稱他爲“歌星市長”。此聯系集杜甫詩句而成,上聯出自《贈花卿》,下聯源于《哀王孫》。
贈日中友好漢詩協會:
覽萬象以興觀,自是文章千古事;
倡一時之風雅,待聽歌唱五洲同。
題賀《世界漢學》創刊座談會:
汲古得修绠;
開源引萬流。
爲《許廣平文集》出版題聯:
想當年荷戟彷徨賴有此人相濡以沫;
看今日舉旗奮進讀茲遺集更策將來。
1998年,是許廣平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和逝世叁十周年。爲紀念這位現代婦女運動的前驅、偉大魯迅旗幟的捍衛者,江蘇文藝出版社鄭重推出叁卷本《許廣平文集》。許廣平生前的好友雷潔瓊、趙樸初等爲這本文集的出版題了詞
題贊甯波刺繡:
斟古酌今,裁雲剪月;
奇花異草,妙筆神針。
甯波刺繡稱“甯繡”,曾與“蜀繡”、“蘇繡”齊名。“甯繡”分爲金銀彩繡(又稱仿古繡)、平繡、包梗繡、刀繡,尤以金銀彩繡古樸雅致、色彩和諧、繡工精湛,最爲著名。它既是工藝欣賞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甯波繡品廠創作的金銀繡“百鶴朝陽”立屏,在1989年奪得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珍品獎之後,于1990年3月又獲得國家金杯(珍品)獎,這是目前全國刺繡行業中唯一獲得國家最高獎的産品。
題林散之紀念館:
雄筆映千古;
巨川非一源。
林散之紀念館位于南京江浦縣城西求雨山。林散之先生早年供職江浦,公職之暇常常登臨。林散之(1898--1989年),當代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曾負笈滬上,師從黃賓虹,後只身遠遊,跋涉萬裏,既師古人,更師自造化,辛苦寒燈八十余霜,素有書、詩、畫"叁絕"之稱,書法一藝,更是蜚聲海內外。趙樸初先生贊譽“散翁當代稱叁絕”。
題朱熹紀念館:
千古敏以求,性天學述二程子;
叁字不遠複,心地功行九曲溪。
朱熹紀念館位于福建武夷山,楹聯頌揚了朱子學的曆史功績和朱熹的高尚人品。
題李叔同紀念館:
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李叔同(1881-1942),號息霜,浙江平湖人,曾留學日本,擅長油畫、音樂、戲劇、書法,認教于兩浙師範學堂,豐子恺劉質平等均爲他的學生. 紀念館辟建于虎跑夢泉山林公園內,這裏原先有虎跑寺,是真位現代藝術家、愛國高僧出家修行之地.此聯輯錄作者原七絕,弘一大師讚最後二句,略有改動,全詩爲:“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
題段玉裁紀念館
九經陶鑄資群彥;
一字源流奠萬□ 。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號懋堂,江蘇金壇人。先生笃嗜經術,喜訓诂考訂,窮微極博。先生所著書,要推《說文解字注》爲首屈一指。先生兼擅詩文,有《經韻樓集》十二卷,亦頗雅贍。段玉裁紀念館建于1984年,位于金壇市城南風景區的愚池。
題李白紀念堂:
有句思谪仙爭看爐火照天地;
此山騰傲氣豈憚鼻息幹虹霓。
李白紀念堂位于安徽馬鞍山。前句比喻馬鞍山冶鐵情景,後句諷喻“四人幫”,一聯雙關,堪稱佳構。
題北京同仁堂:
同修仁德;
濟世養生。
北京同仁堂是中藥行業聞名遐迩的老字號,創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同仁堂把“同修仁德、親和敬業、共獻仁術、濟世養生”作爲堂訓和企業精神,始終堅持傳統的製藥特色,其産品以質量優良、療效顯著而聞名海內外。樸老輯錄堂訓成聯,書以勉之。
題陳毅故居:
不矜威益重;
無私功自高。
題陳毅故居:
直聲滿天下;
殊勳炳世間。
陳毅故居是一座具有濃厚的川中村民居特色的叁重堂四合院木質結構瓦房。1980年8月,樂至人民政府爲紀念陳毅元帥,將故居修葺一新,同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並被四川省政府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聯對陳毅元帥的一生作了精當的評價。
題鹳山雙烈亭:
莫忘祖逖中流楫;
同領山亭一缽茶。
鹳山雙烈亭,在浙江富陽縣富春江畔的鹳山上,爲紀念現代文學家郁達夫及其兄郁華所建。祖逖中流楫:即祖逖在江中擊楫發誓收複失地故事(見《晉書
祖逖傳》),後常以中流擊楫比喻立誓收複河山的壯志雄心
題夏公亭:
願聽逆耳之言不作違心之論;
是乃立身之道長爲砭世之箴。
夏公亭位于浙江大學玉泉校區,于1997年3月30日即建校100周年之際落成,夏公亭爲紀念已故校友、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傑出的革命文藝家夏衍而建。夏衍生前摯友、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爲其題寫了亭名和楹聯。
題聞一多紀念亭:
仰止高亭永憶春之末章粉碎琉璃一生奮鬥爲民主;
長吟遺作忍看你的脂膏淚流蠟炬千秋不息向人間。
聞一多之子聞立雕在《憶趙樸老二叁事 》文寫道:樸老爲寫這副對聯很下了一番功夫,硬是細心閱讀,反複琢磨了父親許多詩作之後才寫出來的。上聯中的“春之末章”是父親的一首詩名,“粉碎琉璃”一句則是從該詩中“坍碎了一座琉璃寶塔一般”演化而來。原句意在描寫春回大地之際兒童們在室外玩耍時發出的歡笑聲。樸老將之與“一生奮鬥爲民主”聯系起來,表現父親笑迎鬥爭,笑對死亡的偉大精神。下聯中“淚流蠟炬”等詞則是從父親的名詩《紅燭》中引伸出來的。父親在這首詩中熱烈贊揚紅燭爲了給世界帶來光明,將自己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不問收獲,只問耕耘的獻身精神。
題杭州嶽飛廟:
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擡望眼;
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裏駕長車。
聯中用了五個典故:“老柏”系指嶽飛墓前的精忠柏,傳爲嶽飛忠魂所化。“擡望眼”、“收拾山河”、“壯志”、“駕長車”,皆出自嶽飛《滿江紅》詞。
題廣東肇慶崇禧塔:
七星高北鬥;
一塔聳南天。
崇禧塔始建于明萬曆十年(1582),取“文運興旺”、“鴻福無疆”之意,當初建塔是爲聚集人氣,期望人材輩出;而且建此塔可鎮住“河妖禍龍”,避免水災,一舉兩得。 1984年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到塔參觀遊覽時親筆題寫了“崇禧塔"橫匾和此聯。
題蓮花莊:
儒雅風流,一時二妙兼叁絕;
江山故裏,青蓋碧波擁白蓮。
題潭柘寺:
氣攝太行半;
地辟幽州先。
潭柘寺位于北京門頭溝區潭柘山,始建于晉,有諺:“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現存建築爲明清遺物。
題玉佛禅寺:
勤學五明弘範叁界;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
玉佛禅寺坐落在上海市區,建于1918年,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築。
題壽星寺:
當知心是佛;
應以戒爲師。
壽星寺位于廣西融水縣城西南郊。1989年5月,修成法師住進了壽星寺。1989年6月,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應修成法師之約,親筆書寫了一副對聯爲師”已刻于園通門兩側。
題廣東潮州開元寺藏經樓:
當知是處恭敬供養,不可以百千萬劫說其功德;
若複有人受持讀誦,已非于叁四五佛種諸善根。
此聯集金剛經句而成。
題崇善寺:
千手千缽千華子;
大悲大智大願王。
崇善寺位于太原市崇善寺街,曾是隋炀帝的行宮。這副對聯用詞對稱,寫出了大悲殿內供奉的是大悲觀音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王普賢菩薩。
題湖北秭歸清烈公祠:
大節仰忠貞,氣吐虹霓,天問九章歌浩蕩;
修能明治亂,志存社稷,澤遺萬世頌離騷。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
《趙樸初先生對聯輯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