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具器弟子之法相 叁 大铠精進,慷慨大方和堅毅不撓

  具器弟子之法相(叁)--大铠精進,慷慨大方和堅毅不撓

  普巴紮西仁波切

  (一)大铠精進

  薩迦班智達在《涅莫問答》中將大修行者定義爲“具恭敬及信心、精勤修學精要”,也就是具足信心與精進,方爲大修行者。曆代傳承祖師也曰:“即生成辦解脫的唯一條件即信心和精進。”

  現在該問問自己:我的信心如何?精進如何?每天從早上起床直到晚上睡覺之前,即便進入夢境,所有一切時間是否都與佛法契合而精進修法?有些可能有疑問:我很想這樣,但無法做到,該怎麼辦?或者表面上雖然已經很精進,但無法時時與正法契合,該怎麼辦?

  做不到精進的最大過失是忘失正念。從某種角度而言,提起正念恐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正念分爲改造意念之正念和無造法性之正念,就前者而言,只要能做到時時不忘自己在修行之中,時時不忘曆代傳承祖師之教言,時時不忘調伏自心,就已經提起了正念,已經在精進之中。

  有時候由于內心散亂、昏沈嚴重的緣故,把很多修法的機會都擱置一旁,甚至將修法拖延到明天、下個月、明年等等,這都是由于共同前行做得不圓滿所致。相信大家對共同前行的道理已經聽聞過很多次,這方面的書籍也看過很多,在理論上似乎也通達,爲何現前還不圓滿呢?因爲我們所謂的認識,恐怕還僅僅停留在文字之上而沒有納入心相續之中如實修學、改變自己,因此我們還是與庸俗同道,還是無法做到精進。

  想一想,曆代傳承祖師所依止的導師與法,和我們現前所依止的導師與法,沒有絲毫之區別,導師都是與佛陀無二的大圓滿持明成就者,法都是無上竅訣大圓滿。我們與曆代傳承祖師最大的區別在哪裏?恐怕就在精進與信心之上。我們若能時時觀修無常等共同前行,就能讓自己在修行的路途上越來越精進,相信我們也會與曆代傳承祖師一樣,全身心投入修法而獲得永恒不變的解脫之樂。

  (二)慷慨大方

  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毫不吝惜地供養上師,即爲慷慨大方。如喇嘛仁波切曰:“中期恭敬上師時,身與財富無吝獻,布施竅訣緣由此。”作爲上師,當然不貪求世間的一切財物,我們慷慨供養的目的是爲了破除我執,也即“布施竅訣”。

  作爲修行者,做不到慷慨大方的最大障礙是我執。如堪布昂瓊所言:“(衆生)無我而執我,無我所而執我所。”正是因爲把身口意叁門執爲恒常、唯一和自主而形成我執,從而把財物、身體、功德等外境執爲“我的”,導致我們對好的外緣産生貪心而意欲據爲己有,見到別人擁有時産生嫉妒心,自己擁有時産生傲慢心,自己失去時産生吝啬心、嗔恨心等。所有這些都是我執熾盛所致。如今在修行的路途之上,我們的我執少了多少?如果仍舊與往昔相同,充分說明我們的修行只是走了一個過程。

  作爲凡夫,無始以來至今所造習氣煩惱沈重的緣故,破除我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僅僅依靠教理抉擇,以觀想的智慧斷絕我執,可以斷絕實執性執著,但完全斷絕我執之根卻不大現實。那該怎麼辦?這就歸結到我們的實修之上,不僅要依靠觀空之智慧,還要依靠修止的禅定力量,止觀交修,如是行持,完全斷絕我執是決定做得到的。當我執消盡之時,自然呈現慷慨大方之功德。

  (叁)堅毅不撓

  具相弟子具備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修行中縱然遇到違緣障礙、艱難險阻,也會不急不躁地潛心修行。

  有些弟子可能常常有這樣的疑問:我已經修了兩個月,或者修了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爲什麼還沒有呈現很多功德?爲什麼還沒有什麼瑞相?算了,我可能不是修這個法的法器,還是不修了吧。這些都是急躁的表現。

  從功德的角度當中來說,修行無上竅訣大圓滿可以在短短的時間當中呈現功德,一點都不假。但有時候我們還需要從過失的方面去觀待:無始以來至今自己所造的一切罪業有多麼沈重?所修之法功德雖不可思議,但由于根機太劣等原因,也不要把成就看得太近了。

  此外,還應從殊勝方便道當中去觀待。雖然我們口上都在說,我所修的是無上竅訣大圓滿直斷、頓超、上師瑜伽,但在運用過程當中,所做的一切方便是否都爲無上竅訣大圓滿之殊勝方便?若是,成辦解脫之速度可能會很快;若不是,恐怕對迅速成辦解脫會産生很大的障礙。

  無上竅訣大圓滿相對于下乘派教法,其殊勝方便更多,但掌握起來也更難,可不是短短時間當中就能圓滿的。這時候,更要咬緊牙,以堅韌的毅力和不急不躁的心態堅持修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