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必須要發菩提心

  皈依必須要發菩提心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們平常無論修什麼法都永遠沒有離開過叁寶,我們對叁寶的理解也應該隨著見地的增長而越來越細致。 首先要知道我們所受的皈依戒有兩種,一種是小乘皈依戒,另一種是大乘皈依戒。小乘和大乘的主要區別在于發心。

  當我們爲了獨自從輪回中獲得解脫而受皈依時,就稱之爲小乘皈依。如果以這樣狹隘的意樂從事善法,所做的一切都是小乘法,得到的果位也是聲緣二乘之果。

  如果了知天下所有一切衆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對我們具有無量的恩德,因此不忍獨自從輪回中解脫,意欲從事一切善法令一切父母離苦得樂,以如此廣大發心而攝持的一切善法,就稱之爲大乘教法。

  小乘和大乘對叁寶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小乘教法只承認佛陀也是聲聞緣覺阿羅漢,而不承認佛陀是斷證究竟不住二邊的涅槃。佛陀的身體並不是皈依的對境,因爲它是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的種子所生,爲此要皈依佛陀的智慧滅谛。法寶是小乘的叁藏和叁學。教證二法中的證法——道谛和滅谛中的滅谛才是皈依的對境。僧衆,有凡夫僧衆和聖者僧衆,聖者僧衆是預流、一來、不來的聖僧,他們的身體是不淨的自性,因此需要皈依他們的智慧——滅谛。大乘皈依的對境,則是具四身五智的佛、大乘教法證法以及一地至十地末際之間的住地菩薩僧衆。這些知識平時都應該知道一些。

  所以皈依之時發菩提心不可缺少,因爲他是成辦解脫之根本,聚集一切善法之來源,大乘皈依才是我們的學處。

✿ 继续阅读 ▪ 皈依的對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