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學佛法,內心不能狷狂

  修學佛法,內心不能狷狂

  普巴紮西仁波切

  當今有一些修行人內心有點狷狂,總認爲無論是修學禅宗還是無上竅訣大圓滿,都應該站在真實教授之上理解,並不需要講解過程。是的,能夠直接印證禅宗明心見性或者無上竅訣大圓滿便智雙運的見解,並不需要講解過程,可是具有能當下了悟之根機的人有多少呢?

  當然,在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可以做到這一點,如同禅宗第六祖惠能大師在聽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就能開悟。那麼我們反過來問問自己,當前我們不僅聽到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已經很多很多遍了,甚至還能背誦下來,但是我們開悟了嗎?實際上,我們不但沒有開悟,而且內心仍舊與往昔一般堅硬。

  這就充分地說明了我們的根機還是次第根機,在根機之上很難與曆代高僧大德比肩。雖然曆代祖師有這樣殊勝的顯現,但是我們現前由于還是次第根機的緣故,因此不得不依靠方便教授而成辦解脫。

  所以我們修行佛法,內心絕不能太狂,這種狂惑對我們的修行絕沒有什麼很大的意義。

  我在漢地和藏地都碰到過一些觀點很偏激的修行人,他們認爲,禅宗明心見性並不講解過程,即便是講解過程,也是在禅宗一花開五葉之下,才開始講解參禅的一些方法。此前的禅宗傳法都沒有講授過參禅之方便。

  我想禅宗傳法可能不是像他所說一般吧。比如五祖送六祖離開時,給六祖所傳講的四句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前兩者不就是在講解方便教授嗎?

  無論是什麼教派,雖然沒有使用方便教授與真實教授這個兩個名詞,但實際上都沒有離開過這個範圍。因此我們修法之時要實在一點,絕不能太過狷狂。因爲這種太過狂妄的行爲會對我們今生成辦解脫形成極大的障礙。所以我們在修行之上,要根據不同的根機來修學,這一點一定要銘記心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