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德上師的標志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們初次開始修學佛門之時,首先就要尋找一位具德上師。那麼具德上師的標志是什麼呢?當然從經典乃至衆多教言當中,已經講述了很多關于導師要具備的一些條件,但總的來說,作爲一位導師,他的信心和慈悲心必須圓滿。
比如,你現前所依止的這位導師,平常對某些教法具有信心,但對另外一些教法卻有些指責的時候,就說明這位導師並不是一位具相的上師。因爲具相上師的內在功德應該是圓滿的,既然圓滿的話,又怎麼還會有一種這個好,那個不好的分別心呢?他的信心應該是平等的才對。所以,我們可以先從這個角度去觀待一下,這位導師到底怎麼樣?
第二點,再仔細觀察一下這位導師的慈悲心是否圓滿。如果弟子對導師好的時候,這位導師就表示,他非常願意攝受弟子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而當弟子令這位導師不太歡喜的時候,則又對弟子說,你不是我度化的衆生,你趕快滾蛋吧。這樣的導師,他的慈悲心也是不圓滿的。同樣,如果一位導師的慈悲心只是針對某一個人,這位導師也不是一位具德導師。因爲偏袒的慈悲心,只能說明他內在的功德並不圓滿,所以呈現的功德也是偏袒的。
所以我們在依止導師之前,要先從這兩個角度去做觀察。雖然在衆多經論當中,對導師的法相都已經講得非常細致了。但作爲初學者,可能對這些道理都還不是很精通。此時若僅憑自己的感覺或者觀察導師表面行爲是否賢善來決定是否依止,還是遠遠不夠的。
我相信只要想做導師,他表面都是會呈現賢善的一面。因此我們不能僅僅以外在的形象來樹立導師功德是否圓滿,而應認真觀察導師的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圓滿,這一點非常重要,要銘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