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的行爲准則
普巴紮西仁波切
現前很多信衆都還是在家居士,因此想抛棄一切世間事業而將身心完全投入修法之中,這恐怕還是不現實的。但是作爲一個修行人,我們還是應該規劃一下我們的生活,規律的生活有助于我們的修行。
例如合理安排一下每天的作息時間,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可以開始打坐,什麼時間用來從事世間事業,什麼時間用來安排修行等等。如果對自己的生活能夠很好地規劃一下,修行不會打亂你的生活,生活也不會成爲修法的障礙。
但也有些人可能會想,這樣一來,自己的休息時間不就縮短了嗎?當然,身而爲人,不吃飯不休息是無法生存的,但是所謂的休息時間也不是必須要達到八九個小時乃至十多個小時,才叫休息。我們身旁不是也有很多人,雖然休息時間並不長,可是一樣也每天神采奕奕,爲什麼我們偏偏覺得縮短我們原先所謂的休息時間而用于修行,是無法長期堅持下去的事呢?這都是源于我們往昔非常不好的習氣。
雖然我們需要一定的睡眠時間,但是睡眠時間也應該有個度才對。往昔我們想怎麼睡就怎麼睡,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現在我們就應該要逐漸轉變這個不好的習氣,令自己的身心日漸趨于修法之中才對。因此規律我們的生活作息,遵照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安排好自己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對修行者而言是非常必須的。
另一方面,現前很多信衆都在修學《上師瑜伽導修》,平時多閱讀一些《聖者言教》《普賢上師言教》等傳承祖師的教言,認真細致思維前行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應該多閱讀幾遍《如意寶藏---上師瑜伽之圓滿引導》。因爲《如意寶藏》中的講解已經很圓滿了,若僅僅把他當小說一樣看完一遍,恐怕並不能理解多少,對修法的幫助也不是很大,因此平時真應該多看幾遍。
記得當時在整理這些法本資料時,我正在成都的醫院看病,一邊輸液一邊整理資料,作爲導師,承受這些痛苦不就是爲了能讓弟子們多看幾遍嗎?若要是把他當作小說一般,能看多少就看多少,看不了就往邊上一甩,那就太不應該了。所以不僅僅是爲了導師,更是爲了自己成辦解脫的這番事業,我想我們還是應該珍惜這些法本,多多閱讀,並且將其納入修法之中。這樣一來,我相信你的信心會越來越增長,修法也會越來越精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