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說饒益有情戒

  略說饒益有情戒

  普巴紮西仁波切

  所謂饒益有情是指現見見道法性真谛之際,以四攝攝受一切所化衆生,把他們安置于成熟解脫的正道中。實際上,只有見道以上才能真正饒益有情。

  往昔衆多弟子問阿底峽尊者:“平常一個人在幽靜山林修學和饒益衆生哪個更重要?”阿底峽尊者回答說:“若自心尚未成熟,未證悟見地,行持饒益衆生之行爲則宜緩。”因爲不具功德之凡夫,由于不懂佛法之故,縱然表面上似乎在饒益衆生,實際當中可能會造極大的罪業。即便是資糧道與加行道的修行者,雖然本身具備一定的功德,但由于功德沒有圓滿之故,若攝受弟子、饒益衆生,就像把自己的水倒入他人的水杯一樣,他人可能得到利益,但自己卻什麼都沒有了,甚至可能形成一種違緣和障礙。而見道以上的修行者由于證悟法性真谛,在救度衆生的同時,自己的見解也會日益增長,乃至日臻圓滿。如同一味名貴藥材,剛剛長出嫩芽之時,由于尚不具療效之故,不宜過早采摘炮製入藥。此時最要緊的是保護苗芽,讓它繼續生長成材。作爲末法時代衆生煩惱沈重時期的初行者,最重要的是調伏自己的內心,護持見解之芽漸次達到圓滿,所以不要急切地想在行爲上饒益衆生。

  這裏所指的饒益衆生,是完全抛棄自己的修行,爲衆生做事業。在自己的見解沒有圓滿之前,這樣的行持還是過于太早。但這裏絕不是否定利益衆生的行爲,相反,從事力所能及的善事應該多多益善。比如周圍有些非常虔誠的信衆,但由于多方面條件不成熟的原因,對佛法完全不理解,我們應該爲他們講解一些共同法要,比如叁殊勝法(加行發心正行無所緣,結行回向殊勝所攝持,此乃趨入解脫叁要法),以及高僧大德所傳講的一些共同修法要點、共同前行等,此時決定不會有過失,相反還會增長自己的功德。如聖者龍樹大士親傳曰:“如白石粉塗飾之寶塔,冬季月照更加明亮。若有精通智慧做供奉,即能增長多聞等功德。”但在爲他人宣講這些共同法的時候,一定要反觀自己的內心,絕不能摻雜絲毫謀求名聞利養的私心。

  因此我們在饒益有情之時應該善巧,一方面在見解還沒有圓滿之前,完全抛棄自己的修法爲衆生做事業還是過于太早了,應該先好好修學;另一方面,在修學的同時,應該力所能及地饒益一些衆生。

  總之,我們平時在做每一件善事之時,都應該仔細觀待是否具備嚴禁惡行戒、攝集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是否在一法之中圓滿叁戒,若如是具備的話,那是非常非常好的。

✿ 继续阅读 ▪ 略說嚴禁惡行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