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賜予皈依之上師
普巴紮西仁波切
我們先了解一下,依共同而言,上師可分爲六種,即《大圓滿直指心性注疏》雲:“總師引師誓言灌頂師,酬忏師與令解心續師,以及竅訣傳承諸上師。”其中前叁種稱爲共同上師,而賜予我們皈依戒之上師即第二種上師:引師。
所謂引師即賜予皈依戒,將自己從誤道和邪道之中引入正道法門者,即爲引導上師。 我們初次開始進入佛門的時候,都受過皈依。但是現前在漢地,很多弟子總認爲,只要皈依誰就是誰的弟子,而實際上我們所皈依的是皈依叁寶而不是皈依某一個人。可能有些又會問,那密宗不是前面有個皈依上師嗎?但是這裏需要了知的是,所謂的皈依上師是前提具備叁寶功德的基礎之上而依止這位導師的,但這依止並不是一種單調性。因爲凡是所有具備叁寶功德的一切導師都在皈依的範疇之中,而不是一個或兩叁個導師。這樣一來,其實我們皈依的對境是非常寬闊的,並不狹隘。
很多弟子都在說,以前受過皈依,現前又覺得另一個導師非常賢善非常慈悲,故問能否再受個皈依,把他也當作我的導師呢?當然前面你在受皈依的時候,凡是具備叁寶一切功德的導師都在我們皈依的範疇之中。所以即便不受第二次皈依你也同樣是這位導師的皈依弟子。因爲以前我們都曾口裏誦過,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若是誦過乃至所皈依的對境是叁寶的話,現前所有具備叁寶功德的一切導師,都在皈依的範疇之中,用不著再受第二個第叁個等等若幹個皈依。
故吾等弟子需真實了知“皈依上師”之含義,汝若已受過皈依,無需反複在不同的上師面前求受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