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觀察因果不虛而生起定解?

  問: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觀察因果不虛而生起定解?

  

  答:因果並非宿命。否則,我等不必精進修行、忏悔罪障,亦無信心以當下凡夫之身追求究竟佛果。因果法則無所不在、深奧複雜,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衆多因緣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任何的言行甚至起心動念,皆有相應後果,都會影響自己和他人。有些後果顯現得很快,而有些卻要等到遙遠的未來才能看清它的結果。佛陀說只有像他那樣徹底覺悟的人才能完全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經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作爲凡夫,我們不能透徹叁世因果,但仍然可以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因果生起定解。以下謹供參考:

  依止具德上師後,依教奉行,修持正法,自會增上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等諸功德;但若不奉教言,或不調心修行,則無法在相續中生起如是功德,必然與庸俗同道。

  同樣是家庭,有的父母疼愛、夫妻和睦,子女孝順,而有的卻全然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或在同一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下成長的人,價值觀、性格、行爲取向等可能大相徑庭;依止相同的上師修法,不同弟子對上師的信心、修法的見解等亦不盡相同;同樣是寵物,在不同家庭中享有的條件卻天壤之別;在同一行業從事相同的工作,有些人能很輕松地盈利,而有些人無論如何努力經營,仍然窮困潦倒……等等。如是種種皆爲因緣不同,所以果報迥異。

   當我們因嗔恨心圖一時之快後,更深的積怨必會帶來更大的痛苦;當我們以貪著心追求暫時安樂時,往往求而不得、得而複失,痛苦如影隨形相伴;反之,以清淨心多行善法,必會帶來內心安樂等諸多善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