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現實生活中,面對種種令己煩惱的對境,如何修持菩提心?
答:生活中若不能以信心觀待一切皆爲清淨,就應站在大乘立場上觀待一切均爲自己的父母。他們在做我等父母之時,爲養育我等而造作無量罪業,致使本性蒙蔽。如今即使他人損惱己身,一方面乃吾業力沈重感召果報,另一方面彼乃往昔恩重父母,今爲吾等培養菩提心、成辦忍辱等六波羅蜜功德之對境,故當深心感恩並發願救度彼等離苦得樂。若如是具備慈悲心,即使面對他人的損害,也能以自他交換等竅訣轉爲道用,此乃真實佛子行。
問:現實生活中,面對種種令己煩惱的對境,如何修持菩提心?
答:生活中若不能以信心觀待一切皆爲清淨,就應站在大乘立場上觀待一切均爲自己的父母。他們在做我等父母之時,爲養育我等而造作無量罪業,致使本性蒙蔽。如今即使他人損惱己身,一方面乃吾業力沈重感召果報,另一方面彼乃往昔恩重父母,今爲吾等培養菩提心、成辦忍辱等六波羅蜜功德之對境,故當深心感恩並發願救度彼等離苦得樂。若如是具備慈悲心,即使面對他人的損害,也能以自他交換等竅訣轉爲道用,此乃真實佛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