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实生活中,面对种种令己烦恼的对境,如何修持菩提心?
答:生活中若不能以信心观待一切皆为清净,就应站在大乘立场上观待一切均为自己的父母。他们在做我等父母之时,为养育我等而造作无量罪业,致使本性蒙蔽。如今即使他人损恼己身,一方面乃吾业力沉重感召果报,另一方面彼乃往昔恩重父母,今为吾等培养菩提心、成办忍辱等六波罗蜜功德之对境,故当深心感恩并发愿救度彼等离苦得乐。若如是具备慈悲心,即使面对他人的损害,也能以自他交换等窍诀转为道用,此乃真实佛子行。
问:现实生活中,面对种种令己烦恼的对境,如何修持菩提心?
答:生活中若不能以信心观待一切皆为清净,就应站在大乘立场上观待一切均为自己的父母。他们在做我等父母之时,为养育我等而造作无量罪业,致使本性蒙蔽。如今即使他人损恼己身,一方面乃吾业力沉重感召果报,另一方面彼乃往昔恩重父母,今为吾等培养菩提心、成办忍辱等六波罗蜜功德之对境,故当深心感恩并发愿救度彼等离苦得乐。若如是具备慈悲心,即使面对他人的损害,也能以自他交换等窍诀转为道用,此乃真实佛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