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意念造作非禅定的究竟境界,但是修持有相定時,需要起心動念,站在次第修行的角度看,此二者之間是否矛盾?
答:華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雲:“一切涅槃等顯相,亦爲分別之诠釋。是故善惡乃妄念,道與非道乃妄念,我與無我僅分別,諸見宗派乃分別,是故調伏分別念,乃爲一切前後要。”衆生刹那、刹那的分別念乃墮入輪回之因,故若隨妄念漂泊即爲過失,應當舍離。
然華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亦曰:“雖然所舍爲輪回,然初不依輪回法,不能趨入涅槃道,初識輪回性尤要。”由此可知,跟隨妄念漂泊固然爲過失,然若沒有妄念,則無調心之方便對境而無法成辦解脫。色界、無色界之衆生雖可于無念中安住幾千大劫,但無法成辦解脫的最大過失就是不具備妄念。阿底峽尊者亦曾雲:“于一日中生起四次粗大煩惱,而現見四次法界本面。”故不能靠壓製妄念而成辦禅定,而應善巧運用剖析調伏妄念、直視調伏妄念和安住調伏妄念,認識妄念自性而最終成辦解脫。
由此可見,妄念乃墮入輪回之因,若隨之漂泊,則“修行與妄念相伴即爲過失”。然對于次第根機修行者,妄念亦爲成辦解脫之方便捷徑,若能善巧調伏,反成修行之助伴,此時“修行與妄念相伴即爲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