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從煩惱中解脫▪P2

  ..續本文上一頁話的時候,也把所謂的「我」和「我的」,這兩句話是分開的,當我們運用所有格我的,這樣子的一個概念的時候,譬如說我的房子,這已經很清楚的指出,房子不是你,房子是一個外在的現象,你認爲你所擁有的一種外在的現象,同樣的,我們會說我的身體,那就已經很明白的說,這個身體是屬于我,但是身體不是我,所以身體不是我。

  

  接下來我們看看那「心」是不是「我」呢?那我們當然知道心有很大的力量,但是心卻沒有一個固定的形體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叫做心,既看不到,摸不到又講不出心到底是多大,它是什麼形狀,它是什麼顔色,所以「心」是一種我們根本講不出來而且剎那變遷的東西,這樣的東西當然不能是我,爲什麼說這樣子的心不能是我呢?比如說當我們是小朋友很無知的那個時候的「心」,跟我們現在長大了,受過教育有所了解的「心」,這兩個心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們小時候的心和現在的心不是同一個心,然而我們的心卻是相續的,因爲我們的心相續,所以我們才能夠記得我們自己小時候是怎麼樣子,然後又認爲我們自己現在是怎麼樣子,而這樣一個雖然有所相續卻剎那不斷變化的心,不能夠是所謂的「我」,那麼「我」到底在哪裏呢?

  

  我們天生就有一種習氣,一種習慣,我們認爲這個身體以及心理的總集這個就叫做「我」,就好像是我們有一種很壞的習慣,已經多年了,那麼雖然我們知道這個習慣很不好,但是我們還是繼續作下去,我們這種我的習氣概念出自于無明愚癡,就好像是我們在一個無明黑暗的暗處,看到一條彩色繩子,誤以爲它是蛇,當我們誤以爲它是蛇的時候,就生起了恐懼等等各種的心情,彩色繩子明明就不是蛇,只不過它剛好放在暗處,然後我們誤以爲它是蛇,但是當我們了解了原來這不是蛇,而是一條彩色的繩子的時候,剛剛所發生的一切的恐懼以及驚怖,全部都消失了。

  

  所以輪回的根本以及痛苦的根源都來自于所謂的「我執」,而且這所謂的我執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因此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因爲有所謂的「我」,就是有「別人」的産生,有了「自」,就有「他」,這是一種相對性的産生,自己與他人,就好像是長跟短一樣,所謂的長、短,也是要有一個長跟一個短才能夠比較出來的,所以從無明出現了一個我,然後我們對于「我」非常的執著,對于他人産生嗔恨,因之,所謂的叁毒,就從無明而産生的。無明,就是有「我」的産生,有了我之後,對于我和我這一邊的,我們就産生執著,貪執,對于不是我們這一邊的,我們生起嗔恨,所謂的我這邊的,我的貪執,就是指對于我們自己的親友眷屬財富地位等等産生貪執,然後我們對于不同的觀點,不同想法的人就産生嗔恨,然後從貪嗔癡又進一步生起了嫉妒、傲慢、吝啬等等的煩惱,然後透過這根本的煩惱,我們産生了行爲的不善業,譬如說我們就殺生、偷盜、以及口語的不善業,如說謊,挑撥離間,說一些壞話等等,然後我們心理上面産生了很大的嗔恨心。

  

  由于憎恨心及煩惱所做的種種行爲,就好像是在一個肥沃的土壤種下有毒種子一般,當溫度濕度種種條件配合下,將來必定出生一個惡的果實,這就是自業自受,我們自己所造作的業因,不管多久,乃至于一劫之後,業果業報成熟之後,這個業報絕對不會跑到別人的身上,絕對是跑到你自己的身上,即使是你爲自己的家人所作的種種業力,將來會受到業報的也是你自己,透過業因,最後産生業報,然後根據業報的強度來決定我們會生往何方。如果說這個惡業的業報的本身強度很大的話,那我們就會墮入惡道之中,如果說這個惡業的力量強度是較小的話,那麼我們就會投生到人道或其它的地方,如此我們自己製造了痛苦。同樣的,安樂也是我們自己行善業的結果,而所謂的善業,就是透過我們的慈心悲心等等所造的行爲,這樣行爲的因,就好像是一棵樹,如果它的樹根是一個藥可以做藥的藥樹的話,那麼這棵藥樹的花葉果實枝幹等等都是可以入藥的,所以如果我們自己想要長壽健康富足的話,那麼這一切的結果都要從我們自己的善業所産生,那麼我們已經了解到所謂的無明愚癡還有這些煩惱,是我們痛苦的來源,那麼我們如何除去痛苦呢?如何除去這些染汙呢?

  

  除去煩惱染汙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運用智慧,一種是運用方便。所謂的智慧就是我們要了解到自業自受,我們今日所遭受的一切的痛苦是自己過去所造的苦因所致,所以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外在的,因爲沒有任何外在的敵人,可以爲我們産生這麼多的痛苦,而我們最糟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心的染汙煩惱,因爲我們自己的染汙煩惱,可以讓我們淪落在到惡道之中長達幾劫的時間,當我們了解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就應該調伏煩惱。

  

  到現在爲止,因爲我們的心都是被煩惱所控製,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遠離痛苦,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我們的煩惱,我們就必須下定決心和煩惱來挑戰,我們應該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不爲煩惱所控製,我們要戰勝煩惱,如此我們應該試著除去心中的煩惱,生起心裏面的光明面,譬如慈心、悲心等等,由我們心裏的光明面、慈心、悲心所生起的這些行爲,就是我們安樂與利益之源,我們試著透過修學慈心與悲心來積聚資糧,如此就算我們不能夠根除煩惱,至少我們也能夠調伏它,不爲它所控製。而智慧與方便二者是互相依賴的,就好像我們想要看到西山的山頂是什麼樣子,我們就必須要爬到東山的山頂去看,所以,以上所說是透過方便來調伏我們自己煩惱的方法。

  

  在智慧方面來說的話,爲了要生起智慧,首先要積聚福德,而積聚福德的方法有很多,而其中最有力的方法就是生起菩提心,成佛想,而生起菩提心必須有慈心和悲心作爲基礎,其實我們多少都有慈心和悲心,即使是最凶殘的動物也是一樣,它們至少會對自己的子女慈悲,想要去救護自己的子女,然而這種微小的慈心與悲心是不正確的,因爲它是從自私而出發的,因爲這種慈悲是出自于「我執」,因爲它是我的朋友,我的親戚,所以我對他慈悲,然而真正的慈悲是無分別的,所謂的慈心,就是從不管是我們的親戚、朋友、乃至于我們的仇敵,以及那些陌生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沒有聽過的一切衆生都願它們得樂及樂因,這樣子才叫真實的慈心。

  

  真實的悲心就是願一切衆生皆離苦及苦因,在自己心中建立慈心與悲心的基礎之上,才能夠發起菩提心,因爲菩提心就是了解到要真實的利益所有的衆生,那麼惟有自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能夠生起這樣的菩提心,即使只是一剎那的時間,也能夠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透過這樣子的功德有助于我們生起無我的智慧,而無我的智慧是可以斷除輪回的根本的,能夠永遠的除去煩惱。

  

  爲了生起這樣的智慧,我們需要禅定,禅定分爲兩種:止和觀,止就是置心一處,觀就是觀照分析,但是止必須在觀的前面,因爲我們的心是非常的紛亂的,我們不能夠用這種紛亂的心來作禅定,因此,我們運用正確的姿勢、方法以及教戒來使我們現在非常紛亂一一相續生起的心能夠寂止,透過種種技巧修持基本禅定使我們的心能夠沈穩,置心一處,透過這樣子的「止」作爲基礎,才能正式的修持觀慧,因爲本來就沒有一個我,所以當你去觀察分析的時候,也找不到一個所謂的「我」,既然沒有那個能夠去看、去聽、去嘗、去聞的主體,那麼又何來所謂色聲香味觸的客體呢?就好像既然沒有右邊,又哪裏會有左邊呢?既然沒有能夠去看到客體色相的主體我,那麼客體的色相又如何存在呢?那麼大家這時候就會很奇怪,既然是無我,那怎麼我們大家都同時看到了這些東西又過這樣的日子呢?

  

  其實我們現在所有的生活都不是真實的,它是了無自性的,有叁個方法可以來說明這個現象,首先是聖教量,也就是經由佛陀的教示,告訴我們法界的一切現象都是了無自性的,第二個方法是經過邏輯的分析,也就是透過我們的經驗,怎麼說呢?如果外在的現象是真實的,那麼應該它對每一個人都同樣的真實,譬如說,一個令某人感到非常快樂歡喜的地方,對另外一個人來說也應該是快樂歡喜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的美好是那麼樣的真實的話,那麼應該對每個人來說這地方都是美好的;同樣的,如果說我們看到一個東西,覺得好美,而這個美是真實的話,那應該每個人看到都很美,可是有些人就覺得好醜;同樣的來作推論,「一」可以爲多,而「多」又可以爲「一」,所以萬法唯心,心外無法,離于我們自心並沒有外在獨立存在的現象,一切萬法皆爲因緣所生,就已經證明了諸法無自相,就好像是我們看電視一樣,看電視需要有很多的因緣才能夠促成我們能夠看成這個電視,只有電視是看不到節目的,你必須要有電源,你必須有線的就要有纜線,無線的也要有電波要有人造衛星等等,然後你才會打開電視機,看到裏面的影像,聽到聲音等等,這之中可以促成我們看成電視的諸多因緣,只要少了這其中的一兩個,這個電視節目就看不成了。

  

  這就好像是我們的人生一樣,我們現在所有生命的經驗也都是種種因緣聚合所生,在佛經裏面也提到,以一杯水作例子,人道來看一杯水是一杯水,天道的衆生看這一杯水是甘露,餓鬼道的衆生看這杯水是膿血,而地獄道的衆生看到的是滾燙的鐵汁,這是由于每一個衆生不同的業力所致。

  

  那麼第叁個方法就是曆代的祖師教授的口訣,透過他們在禅定之中所得到的經驗結集出來的口訣教授,譬如說過去有位修持道果教法的祖師,由于他在定中他身上的脈氣起了變化,因此他感到非常的渴,所以他要去找水,但是就算他走到河邊、湖邊,他也看不到哪裏有水,但是當他的定境消失之後,他才發現,其實他都已經走過一個湖、一條河,他現在用走走不回去,要坐船才能回去了,所以這是他在定境之中的關系,所以就算他已經走到另外一個島上了,還沒看到哪裏有水,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的來禅修,透過禅定然後修持智慧,以智慧來斷除我執,當我們能夠了悟無我之後,既然無我,又何來貪執、嗔恨等種種的煩惱呢?

  

  所以我們應該透過智慧與方便二者來除去我們的無明愚癡,以正確的發心、正確的方法、精進的修持,以使我們從煩惱中解脫。

  

《如何從煩惱中解脫》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快樂的泉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