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大師等密宗佛像,後來他和眷屬們一起活活陷入地獄。此事五世DL喇嘛經常引用,並載于《協慶加查佛教史》等衆多史書中,其所陷地獄之處至今遺迹尚存。又一位法師常說密宗不殊勝,並對雙修法生大邪見,到晚年時,舌頭糜爛,遭受極大痛苦,這時他才知道謗法造不善口業的果報。瓦忙格西造論誹謗密法,後墮落成豹狼。此類報應實例俯拾皆是,有智慧的人,自能觸類旁通,希望諸位定要鄭重謹慎,反省自知。
謗法的罪過不可思量,誹謗說法師的罪過也同樣如是。如《不舍佛陀經》雲:“曾于陽焰世間,毗婆屍吼佛出世時,有五十位男子,每人造五百個經堂,每經堂各供養一千僧衆,爾時,彼等多說,說法師慧積破戒之過失,以此惡業成熟,彼等墮于地獄達九萬年,其後,五百世生于人中,或成石女,或生邊地,或持邪見,又六百年,成爲盲人,或無舌者,再七百世中,雖成出家,而及至晚終,也未得陀羅尼。以彼業障,遮蓋彼等善業也。善男子,當應深信,當應了達此理,聽聞此法之後,現見說法師破戒,亦不應說之,何況聽聞而說。善男子,若人挖出一切衆生之眼,何人以惡心蔑視說法師,此過勝過前者,若人殺害一切衆生,何人見說法師時,與彼背向而坐者,此罪百千萬十萬乃至無數倍、亦不及前者。若人誹謗說法師,彼人誹謗一切諸佛故,若欲承事佛,彼應承事說法師也。”
又《大寶積經》二十五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中,記述了佛在世時,有衆多菩薩退失菩薩行,彌勒菩薩起大悲心,將其中六十位菩薩帶到佛前,請佛調化。佛于是爲他們講說了下面的往昔因緣:在俱留孫佛時,他們曾出家修道,雖然多聞精進,行頭陀行,但執著于這些功德,心生傲慢。當時有二位說法比丘,親友衆多,名聞一方,引起了他們的嫉妒,而誹謗這二位比丘有淫欲事,使其親友遠離,中斷了善根。以此惡業,他們已在六萬歲中,墮于阿鼻地獄,又在四萬歲中,生等活地獄,又在二萬歲中,生黑繩地獄,又在六萬歲中,生燒熱地獄。罪業稍輕後,五百世中轉生爲人,但常有諸根不具、貧窮下賤等諸多不吉祥事。此後又將在末世五百歲中生于邊地,饑寒交迫,修行多有障礙,雖暫生起智慧光明,頃刻又消失無余。經過如此衆多的罪苦磨難後,先前誹謗二位法師的業障才得以清淨,那時才能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得受菩提記別。
《大智度論》卷六記載,無量劫前,“爾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名勝意。是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舍世法,亦不分別善惡。喜根弟子聰明樂法,好聞深義,其師不贊少欲知足,不贊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淨。語諸弟子,一切諸法淫欲相、嗔恚相、愚癡相,此諸法相即是諸法實相,無所挂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一相智。時諸弟子,于諸人中,無嗔無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得法忍,于實法中不動如山。勝意法師持戒清淨,行十二頭陀,得四禅四無色定,勝意諸弟子鈍根多求,爲分別是淨、是不淨,心即動轉。”但勝意不能理解喜根的境界,而興誹謗,後“勝意菩薩身,即陷入地獄,受無量千萬億歲苦。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無量劫中不聞佛名。是罪漸薄,得聞佛法,出家爲道,而複舍戒。如是六萬二千世常舍戒,無量世中作沙門,雖不舍戒,諸根暗鈍。”這時佛告訴文殊菩薩說,當時的勝意比丘即是佛的前世。文殊菩薩並且贊歎喜根菩薩的說法是“如是等名巧說諸法相,是名如實巧度。”
密法是清淨佛法
又有些人說:“密法不是由佛親口所說,而是由後來的印度或藏地人所創造。”密宗續部有些是釋尊涅槃時作授記,後來才現于世間的,有些則是釋迦佛住世時親口所說,如印度南方米積塔前所說的《文殊真實名經》、《時輪金剛續》等。《二觀察續》雲:“如來先說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之法門,此後宣說密宗金剛乘。”《時輪金剛後續》雲:“具德米積塔之前,法界十力大尊者,宣說諸佛之密續。”如今藏文《大藏經》(德格版)僅經、續部就有一百零叁函,其中二十多函是密宗續部。有些密續是蓮花生大師等大持明者以神變從龍宮、烏金、香巴拉等刹土迎請到這個世間的。當年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時,看到桑耶寺裏藏有豐富的密宗續部後感歎地說:藏地密法遠比印度殊勝,印度也見不到這麼多的密典。在漢傳《大藏經》中也有很多唐密續典。又據唐密傳承,大日如來于法界宮說《大日經》、《金剛頂經》等。金剛薩埵結集並于南天竺鐵塔,待人弘揚。其後釋迦佛滅後七百年時,龍樹開鐵塔,親禮金剛薩埵,受金胎兩部大法,傳之弟子龍智,龍智傳給金剛智、善無畏等廣弘。是故應知密法並不是後來的印度僧人或藏族喇嘛們所發明的一種法門,而是十方諸佛菩薩千經萬論的究竟精華,一切天龍護法恒時守護的如意寶。密宗的見修行果,並不與顯宗相違背,而在顯宗中也有間接的宣說,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作了詳細的論述,本文也已在下文分成了幾個方面進行闡述。而且藏地顯密圓通的高僧大德比比皆是,衆多成就者廣大的弘法事業,奇迹般的修證經曆以及不共同的瑞相顯現也是密法殊勝的一大明證。他們弘法的足迹已經遍布全球。
但是在末法時代,佛教中既有證悟又能宣說的大德日漸減少,人們對佛法的深義越來越生疏,對佛爲不同根機人所說的法漸覺混淆,于是以分別念抉擇聖教密意的現象逐漸滋生和蔓延,其中遺患較大的是某些根據有限的史料考證以及根據他們所理解的尚未達到究竟了義的知見,便動辄否定這個,質疑那個。在顯宗中,有人否定第叁轉*輪如來藏光明的甚深見解,還提出大乘教法非佛所說,乃是後來的龍樹菩薩等論師們所造。他們還用《阿含經》等第一轉*輪的經典爲教證,來否定無上密乘的見修行果,這是以凡情測聖意的典型例子。我們試舉一個比方,有人以教給小學生的一些知識,去硬套大學裏的教材,並說大學教材中許多地方與小學生教材不符,因而必有錯誤,這樣誰聽了都會啞然失笑。同樣,佛陀因材施教,爲上根利器者直接宣說了大乘的無上密法,爲中根者宣說了大乘顯宗,而爲小乘根器的人暫時先說了相應的小乘教法,再逐漸將他們引向大乘。如果拿佛陀暫時的一些不了義的教法去硬套了義教法,無異于同拿小學知識硬套大學教材一樣可笑。不僅如此,並且佛陀還明示謗法過失的嚴重,因此,他們不但自趨惡道,同時也斷滅了其余衆生的善根。
又有人以發現婆羅門教也有一些類似于密法事續部的儀軌,如燒護摩等等,便斷定密法是從婆羅門教發展起來的一種外道教派。此言委實可笑,密法自有其嚴密的傳承系統,並且以無上見解的攝持,衆多方便都可轉爲無上道用,它是甚深微妙的法門,凡夫分別心難以窺其堂奧。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佛所說的人天乘的教法中,有許多的內容也可在外道典籍中找到,那麼是否就可以因此而斷定人天乘佛教就是外道了呢?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可惜就有人一直在牛角尖裏鑽不出來。其實出此言者也情有可原,因爲條件所限,他們對無上密法知之甚少,藏文《大藏經》中二十多函的密續至今才開始有人將其中少數翻譯成漢文,系統的密宗論典也少見翻譯。只聽說了一些雙運、降伏、護摩等的甚深行爲,便作出了如此大的判斷,即使從世間“治學”角度講,也有失偏頗,更何況針對的是凡夫難以測知的無上密法。
考證到底適不適合于佛教?我們試作一分析。首先,從它的過程來看,人們是以有限的手段,而得到有限的發現,再經過帶有個人主觀傾向的推理,而得出了某些結論。這中間的叁個環節,都明顯存在著局限性,使它無法准確地還原出曆史的真相,因爲一段時間後,隨著實踐手段的更新、新發現的補充,推理者思維定勢的改變,舊有的結論必然面臨著被新的結論替代的命運。新的結論又同樣受著上述叁個局限的製約,而又將被更新的結論推翻,現在新被發現的人類出現的時間正在不斷向前推進,生物進化論地位的動搖,都是最好的例證。
而將考證加之于佛教則更不合理。無論借助于什麼先進的儀器,人們考證的手段歸根結底是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來獲得相應的資料,五根暫時在人界範圍內可以無誤地攝取名言外境,但對上面的天界或下面的餓鬼界、地獄界等已無能爲力,更何況對勝義實相,相對出世間的羅漢、菩薩、佛來說,五根所獲取的實際上正好是錯誤的信息。佛的殊勝妙好的報身與遠離形相的法身、無量神變等等無法用五根觀察得到。《四十二章經》雲:“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衆生在未證聖者果位之前,心爲妄想所蔽,因此所見皆爲迷亂,不足爲憑。故必須依靠上師叁寶的教言,依教奉行。《等持王經》也雲:“眼耳鼻根非正量,舌身意根亦非量,設使此根爲正量,一切聖道有何用?” 人的第六意識的推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個人的見解、感情傾向等因素,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前後不同的時期裏可能會從同一根據推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的現象,而對已遠離了分別念的出世間法,更是如聾如盲,無從下手。比如,佛菩薩們可以“一身複現刹塵身”,同一時間內可在多處幻化示現,如蓮花生大師到藏地後顯現衆多事業,不同衆生所見非盡相同,後世發掘出的有關蓮師傳記的伏藏品中的記載也各有差異。若以只能有一種蓮師曆史的觀點去考證研究,在凡夫分別心看來似乎合理,但顯然與曆史不符。有人從考證的立場出發,竟然提出了“龍宮何在?”的荒謬問題。豈能以現代科技水平尚未足以發現龍宮,而質疑佛經中關于龍宮的論述?現代科技的前沿尖端,如宇宙探測、“克隆綿羊”無一不證明了佛經的准確,而成爲佛經的最好注腳。而且發出這樣的疑問,表明其已對佛寶、法寶狐疑不信,因此于皈依戒上也已經違犯。簡言之,考證很難作爲評判佛教的依據。
學密者的資格
有法師根據《…
《密宗斷惑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