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上師瑜伽提到要成辦叁種清淨
修學上師瑜伽提到要成辦叁種清淨,第一個清淨即爲地處清淨,雖然此爲前行之前行,但對初學者而言尤爲重要。
曆代傳承祖師修行之時,都是遠離塵囂,進入無人打擾的幽靜山林打坐。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放下世間一切優裕的物質條件和權力地位,獨自來到幽靜的尼連禅河畔,打坐修行。米拉日巴大師更是穴居草食,幾乎一生都在寂靜的山洞中打坐。爲什麼曆代高僧大德都選擇遠離人煙的幽靜山林打坐呢?因爲清淨的地處對修行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所以必須要尋找這樣的地方打坐。但作爲一名居士,我們雖然心裏也很向往如曆代傳承祖師一般進入幽靜山林打坐修行,但畢竟有世間家庭和工作等諸多羁絆,放棄這一切並不現實啊!那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修行者選擇幽靜山林打坐的目的是爲了避免他人幹擾。因爲對于心隨境轉的初學者而言,若無外境幹擾,煩惱自然會越來越少,所以選擇清淨地處,就是爲了創造一個有利于修行的外在環境。
在現實生活中,哪裏是我們修行最好的地處呢?哪裏是屬于我們的“幽靜山林”呢?細致觀待,只要是我們修法期間無人幹擾的地方,即爲我們的“清淨地處”。
比如一些家庭條件允許的弟子,可以在單獨的一間房子裏面打坐。我看到有些家庭把佛堂擺設在一個小小的屋子裏面,也有些擺設在陽臺上。打坐的時候,可以把門關上,或者把窗簾拉上,自己一個人在佛堂裏面打坐,心很容易靜下來。
但有些弟子可能條件不允許,家裏沒有佛堂,該怎麼辦?還有些弟子心中常有疑問:在臥室可以打坐嗎?在客廳可以打坐嗎?當然,只要沒有他人的幹擾,無論是書房、臥室、客廳,都可以。
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佛,什麼是真正的佛堂。繪畫、雕塑的佛像,是令我們産生信心的所依,但真正的佛乃斷證一切功德。同理,外在莊嚴的佛堂也是我們初步修行、生起信心的依處,真正的佛堂存在于我們的內心之中。外在的佛堂擺設得再好再莊嚴,終究有毀滅的一天,但內心之佛堂,永遠不會壞滅,永遠不會消盡,是最好的佛堂。這個“佛堂”,無論你在臥室還是餐廳,無論你在打坐還是行走,都可以擺設。
因此,如何選擇幽靜地處可以根據各人的條件來決定。地處清淨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