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處清淨的角度談共修
現在很多修學之者喜歡很多人一起修學,稱爲共修。對于追求即生解脫者而言,我們今生進入佛門、修學佛法不是爲了湊個熱鬧,更不是爲了走個過場,所以,我們該如何參加共修以增上見解和修行呢?
作爲凡夫,我們不可避免地有一種“我比他強”的欲求心。所以共修時若見到他人聞思好、實修好,我們自然會産生“我要勝過他”的心念,因此會更加精進。此外,初學者由于習氣比較沈重,難免懈怠放逸、心思散亂、學無定規,如果能參加共修,有計劃地學習,對于深入理解法義、增上聞思見解不無裨益。依此而言,適宜的共修具有功德。
但是就禅定本身而論,共修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共修之時,希望所有人都像一個人般,一座一動不動地修學二叁個小時,可能嗎?尤其有些弟子,既往沒有打坐的習慣,一坐下來難免覺得身體很累,或者腰痛、腿痛、心很煩躁等等,就會不停地動來動去。又由于藏傳佛教禅修之時,眼睛必須睜開。當你的心開始逐漸靜下來的時候,前面的人卻一直不停地動來動去,你雖然不會直接說什麼,身體也可能還保持著開始的姿勢,但你的內心決定會隨著他而飄動。你可能會不停地想:“這個人怎麼還在動,還在動……”這時候怎麼能安下心呢?怎麼能進入禅定呢?
曆代傳承祖師依止幽靜山林打坐的最大原因就在此上。因爲作爲初學者,我們現前還做不到“色即是空”啊!前面一個人的坐式或形象很容易束縛你的心態。若能做到“色即是空”,哪怕外境有多麼大的遷變,他都絲毫不會束縛你的心態,你永遠在明空不二之見解中,這時候他人怎麼動都可以。但現前最重要的是我們做不到。因此從見解的立場之中,最好是個人打坐爲妙。這也叫地處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