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宗弟子如何圓滿教證二法

  密宗弟子如何圓滿教證二法

  佛法總攝教法、證法二摩尼寶。作爲修學密法的弟子,如何在修行中圓滿教證二法呢?

  我們知道,教證二法含攝于經律論叁藏與戒定慧叁學之中,所以我們要時時從叁個方面觀待自己的修行。

  第一、律藏與戒學。密宗金剛乘誓言處的所有能诠是律藏,他的教義屬于戒學。也就是說,共道密乘十四條根本誓言乃至大圓滿守持誓言(依上師叁門而支分的二十七條根本誓言與二十五條支分誓言)和無守持誓言等等,皆稱之爲律藏。在精通這些道理的前提之下,如是行持,即爲戒學。爲了通達律藏,我們平時應多閱讀一些書籍,如《大幻化網》、《顯密甘露心滴念誦集》中的《誓言忏悔頌》等。即便對支分誓言不很了解,但對根本誓言必須通達,因爲這是我們日常行持的依據。在精通理論的基礎上,還需要清淨持戒,圓滿戒學。

  第二、經藏與定學。我們平常講解的上師瑜伽導修、成熟口訣法以及曆代傳承祖師的一些教言,都屬于經藏。如是行持這個教義,就是定學。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曰:“心在散亂時期,印證見解也不可了悟,故首要澄清粗大之妄念,從有相定和無相定入手。”我們首先在導師面前聽聞這個教言,理解這個道理,是爲經藏。然後在修行中,依教奉行,如是行持則爲定學。尤其我們在講解的過程中,一直告誡我們的弟子,修持禅定必須有一個圓滿的次第道,根據自己當時的根機善巧運用不同的方便去調伏,並不像我們自己想象般,把心安住在平靜狀態即爲解脫。那麼反觀自心,對于禅定的次第和調心的方便我們是否通達?在實修過程中,是否依照導師的教言在次第行持、如法調伏?若是,那麼就含攝了經藏與定學。若不是,就說明我們還需要在導師面前聽聞教言,並在實際修法中不斷地修正自己,以圓滿經藏與定學。

  第叁、論藏與慧學。大圓滿的一切能诠是論藏,他的教義是慧學。需要知道的是,禅定是過程,是行道,而智慧則是圓滿之境界。所以在印證智慧轉爲道用乃至究竟果實之上,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去學習、去理解,稱之爲論藏。完全行持這樣的善法,證悟到這樣的境界,稱之爲慧學。

  以上告訴我們,即便是密宗也不能超越叁藏與叁學。前面的叁藏爲教法,後面的叁學爲證法。教證二法絕不能偏墮,何時偏向一邊,則說明解脫離我們已極其遙遠,今生成辦解脫的機會也就極其渺茫了。所以以後要記住,教法與證法兩者要結合到一起去行持,這樣永遠不會有錯謬的時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