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因果無欺而調伏煩惱
當前很多人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在遭受著痛苦。有些修行人在遭受痛苦的時候,可能心裏還會對諸佛菩薩起一些怨心:爲什麼諸佛菩薩沒有那麼大的慈悲心呢?當今自己行持善法的時間也不算短了,但是最終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後果爲什麼這樣不如意呢?
此時我們應該細致觀待,雖然今生已經行持了一些善法,但若沒有這些善法的話,你家人乃至你本人遭受的痛苦和違緣可能比這個還大。修行人應該如是觀想爲妙。
如《前行備忘錄》中曰:一般來說,地獄的住處、痛苦的分門別類不可思議。這一點要按照《正法念處經》中所說去了解。有關輪回過患和業因果中的這些內容,需要再叁參看《百業經》、《賢愚經》、《正法念處經》和《富樓那傳》來了悟。如上這些經典都在講解著因果之法。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一些,什麼樣的因才能得到什麼樣的果。我們行持了痛苦之因,將會遭受什麼樣的痛苦之果。這些過患,都需要知道一些。
實際上也就是這樣。如果無始以來不具備這樣的惡因,今天怎麼會遭受這樣的痛苦呢?比如說,現前有些人家裏被盜,心裏可能會想:會不會是我旁邊的一些親朋好友偷了我家的東西等等。但若仔細觀待,若你沒有前世這個因,小偷怎麼會跑到你家去偷東西呢?你遭受這樣的痛苦就說明,你前世可能也造過類似的一些惡業。所以現前我們面對這些煩惱之時,該做的應該是及時忏悔而不是心生怨尤。
無始以來我們可能造過很多很多類似般的一些惡業,所以今生才遭受這樣的痛苦。因此現前我們不應該起嗔恨心來製止他人,而應該對治自己內心的煩惱。爲此我們應該多念誦一些各式各樣本尊的心咒,乃至叁門趨向善法爲要。這些都要銘記心中啊。
我們口中都在說因果無欺,但是一旦自己面對煩惱或者痛苦降臨在自己面前的時候,你可能就想不到是因果無欺之力了。作爲修行人,我們可不能這樣,而是應該長時間觀待因果無欺爲妙。
現前很多修行者說他的煩惱沈重,乃至有時候行持善法也有心無力。此時就要觀待,這些可能就是無始以來業力沈重的表現。所以現前我們不但不能這樣懈怠下去,而且要對治這樣的煩惱,應該咬緊牙更加精進才對。
往昔我給藏族弟子講法期間說過,我平常在遭受痛苦乃至內心起煩惱的時候,絕不會冤枉誰,我都會觀待自己的過失。因爲這些都是我宿世造下的業,要不今生我不會遭受這樣的痛苦。
你們從初次開始進入佛門乃至今天,若說沒有一點點冤屈是不可能的。但面對這個煩惱之時,作爲修行人更加要反觀自己的內心,要思維這些都是無始以來所造之業如今成熟所致的痛苦,因此絕不能去怨恨誰。如果要怨恨的話,就要怨恨無始時來至今自己所造的一切惡業,否則今天怎麼會遭受這樣的痛苦呢?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乃至曆代高僧大德,甚至其他的衆生,他們爲什麼沒有遭受這樣的痛苦?這就說明了,這些是你獨自所造惡業而得到的果報。所以時時反觀自己的內心、調伏自己的內心、不把過失推在他人身上才是一個真正修行者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