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下如何修慈心
《前行備忘錄》中說:“(座間修慈心)具體來說,我們對于父親叔伯等長輩,包括家畜在內,要慈愛有加,斷除毆打等行爲。語言上杜絕口出粗語和刺耳的話,心裏想到凡是衆生所求的暫時究竟的一切安樂,只要能辦一定要成辦。”
作爲大乘佛子,每天早上從眼睛睜開直到晚上睡覺之前,我們不僅要行持仁慈的身業和語業,還要時時想到,我現前所成辦的一切善行都是爲了叁界六趣一切父母得到暫時乃至究竟的安樂。若離開這種心念,即便你所行持的是無上竅訣大圓滿等法,能否形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因還是很困難的。
反觀自身,我們在面對家人、道友乃至其他衆生的時候,身業、語業上是否有不如法的行爲?比如毆打乃至做一些令他人起煩惱的事情?說一些令他人不開心的話甚至口出惡言、中傷他人?這些都是不具備慈心的表現。真正具有慈心者,不僅在內心時時觀想、發願成辦一切衆生的安樂,行爲中也能如實做到。若僅僅心中思維,但行爲上仍舊與往昔相同,則說明你仍舊與庸俗同道,心中所想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狂言,所謂的慈悲也是一種名言,真實的慈悲心尚未生起。所以,時時將心中所想與實際行爲結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
再反觀自心,是否時時心中所想都是爲了成辦衆生所求的暫時乃至究竟的安樂?若發心僅僅站在小士道和中士道的立場之上,即便所修學的法是遠道法相乘,近道金剛乘乃至捷徑之道光明大圓滿,最終得到的也無非是世間福報或聲緣果位,非爲大乘佛果之因。
因此,我們在座下的時候,一定要懷著善妙的意樂,身語斷除損惱衆生的一切行爲,從事利益衆生的一切善行,使座下行持的一切皆成爲見解增上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