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行持善法應具足六度波羅蜜

  行持善法應具足六度波羅蜜

  

  我們平常所從事的一切善法無論大小,即便是在佛前供一朵花,也應具足六度波羅蜜。那麼這六度該如何具足呢?

  第一布施度。上供和下施都屬于布施的範疇之中,因此當我們將花供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或者將其供在佛堂上時,就是布施。

  第二是持戒度。我們在摘花或者供花的過程中,不應該傷害包括小小昆蟲在內的一切生命,稱之爲持戒。

  如果在摘花的過程中,看見花上有一個小蟲,但是仍舊不管叁七二十一把蟲的頭連花一起割了下來,那麼這種供養就已經不具備持戒度了。平時我們供水果也同樣一個道理,首先要看看水果上面有沒有其它的生命。若有生命,就絕不能傷害他們的生命。因爲傷害生命而做的供養,就已經不具備持戒了。

  第叁是忍辱度。在供養的過程當中,無論遭遇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安忍一切痛苦,面對一切顯現都應帶著清淨心和忍辱心去供養。

  例如當你要供一個水果時,發現這個水果有點髒,但是心裏卻在想:供個水果之前還要去洗一下,多累啊,就這樣供養算了。當你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就說明你的供養已經不具備安忍了。

  我們所供養的水果或者花朵都應是結淨的。有時候我們在外面請購的貢品不是很幹淨的話,應該首先將它清洗幹淨。而在清洗的時候,當然也是不能傷害有情衆生的生命。因此供養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具備忍辱,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都需要安忍。

  第四是精進度。如果在供樣的過程當中有時間限製,那麼在特定的時間之內,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必須要供上。

  第五是禅定度。在供養十方叁十一切諸佛菩薩的過程當中,應專心去行持供養,內心不能再雜染其他的煩惱,此心不散亂即爲禅定。

  第六度:般若度:在供樣的過程當中,若要是認識到他的本性,本來爲空性的話,當然就是般若度。

  所以無論我們平常是供一朵花還是一個水果,都應該要具備六度波羅蜜。往昔不懂的時候,我們平常在供花時,無論此花好看與否,也不管花上的葉子有沒有掉光,看到花就直接供養在佛前。當然在不具足條件的時候,那也沒有辦法。現今已經細致了知了這些理趣,平常也有這樣的條件,那麼我平常在行持供養時,就應該是具備六度波羅蜜當中做供養。因爲這兩者之間的功德有著很大的差異。

  在你具有六度波羅蜜的前提之下,即便供養一塊石頭,功德也不可思議,也可以積累福德資糧,成辦二身之境界。有些會問,佛又不吃石頭,爲什麼供石頭也能積累功德?那麼你供水果的時候,難道佛會去吃水果嗎?所以我們的供養不在于外在,而在于自己的內心之中。要記住,我們平時在行持供養以及其余一切善法時,都應在一法中圓滿六度波羅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