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解增上的標志
我們說過,想要了知我們的功德是否增上,就要觀待一下我們的信心和慈悲心是否增上,煩惱是否減少。往昔在華智仁波切時代,有一位修行者向華智仁波切請教:“現前有很多弟子都說他的見解很高,但是貪嗔癡煩惱卻還是如往昔一般沈重,情緒也還是時常飄動,這是什麼緣故呢?”華智仁波切回答說,這些都是由于他們的見解已形成一種口頭空言了知境界的緣故所致。
就如同現前我們也經常聽一些人說,他已經開悟了。我想你要是想確認一下這個人是否真正具有開悟的見解,可以打他一耳光試試看,看看他的反應如何?當然用這種方式來印證是否開悟只是一個玩笑而已,如果你真的去打這些人的耳光,恐怕他給你的回答就是兩個耳光乃至叁個耳光。但是我們在這裏要明白的是,由于我們的見解在不斷增長的緣故,貪嗔癡煩惱就應該逐漸減少才對,這才是見解增長的標志。
如同我們現前能夠得見太陽的光芒,就說明天空中原本厚重的烏雲正在散開,甚至已經消失。正所謂“雲開日出”,也就是說,只有烏雲散開,我們才能看得見太陽的光芒,這兩者是不相違,而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的見解逐漸增上的標志應該是全面性的,及我們的煩惱日益減少,信心和慈悲心就應該同時有所增長才對。
所以我們修行就應該要時時觀待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的煩惱是否減少,信心是否逐漸增上,這一點非常重要。當我們內心産生一些疑問的時候,當下就應該調伏自己的這種偏念。
例如無論我們面對的是哪一位導師,即便我們內心不斷地分別這一位導師好還是不好,此時還是應該要勵力調伏自己的內心爲妙。即便這位導師是一個騙子,但是只要你生起信心,你是永遠不會吃虧的。當然至于是否依止這位導師,就根據個人的緣分來定奪。這一點我們已經講過很多遍了,此處就不贅述了。
總之,作爲修行者,我們不是在一種無記狀態當中尋求一切,而是應該有很高的智慧來辨證一切。所以,我們平常對這些道還是要多多細致思維爲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