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本來”
我們平常都在說,衆生本具佛性,本來解脫,本來是佛,那麼什麼叫做“本來”?
有些對這些名詞不了解的人喜歡望文生義,認爲所謂的“本來”就是指無始以來的原點叫做“本來”,或者很久很久以前,最初的時間點叫作“本來”。所謂的“本來”當然不是這樣安立的。我們所說的“本來”二字,是不能將其局限于某個時間點之上的。
比如說,我們講解過本來解脫,這裏的“本來”指的是超越時空之境界就叫做“本來”。我們一旦把“本來”樹立在某一個時間的局限之中,那麼這個“本來”就已經不是“本來”了。因爲他已經有了時空的局限,已經成爲了有爲法,也成爲了一種遷變性的法。而真正的“本來”,他是超越時空之見解,是一種無爲法。
要知道,我們所說的解脫,是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叁世之變化。因此解脫本身並不是在世俗時間的範圍之中。這個超越時間限製的境界,我們就叫作第四時大平等之境界。
現前我們安立過去,現在和未來叁世,是一種有時間局限的對待安立。安立有一個過去,當然也會有現在,有現在自然也會産生一個未來的概念,這些安立都是相對性的。
而第四時大平等狀態則不在此叁時範圍之中,這種狀態沒有頭沒有尾,也沒有中間,這是一種永恒不變的狀態,我就稱之爲“本來”,他不是在時間與空間的範疇之中,我們將此而稱之爲本來解脫,本來是佛等等。
所以,我們遇到一些名詞和道理,不要望文生義,而應該去認真理解其中的含義,這樣一來,我相信你們的信心和見解決定會日益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