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淨土應具次地道和諸多方便
如今很多弟子都說自己是修行淨土法門,何謂淨土?清淨之刹土即爲淨土。我們初入佛門時,看到很多教言描述西方淨土是一個能夠心想事成,精美莊嚴的地方。對于初次修法者而言,這些理解當然沒有錯,但是作爲想要即生成辦解脫的修行者而言,僅僅這樣的理解,還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說過,極樂世界分爲顯現極樂世界,功德極樂世界和自性極樂世界。因此極樂世界精美莊嚴的景象能否呈現,取決于自性西方極樂世界當中。
也就是說,當自性西方極樂世界呈現的時候,所有莊嚴妙用不需要任何他力打造,規劃,他就會自然如實地呈現在你的面前。因此,在執守自性西方極樂世界之時,功德和顯現西方極樂世界會自然呈現。那麼我們誰不是在修行淨土法門呢?
但是如果你不細致了解修行淨土的次第之道乃至修行之中如何運用諸多方便來調伏煩惱的話,那麼想要即生成辦解脫,恐怕還是非常困難的。
例如在漢地,很多修行者都說自己是修行淨土法門的。淨土法門是一個殊勝圓滿的修法,諸多傳承祖師便是依此而成就的。但是我們作爲後一代弟子,如果在修行淨土的時候,僅僅知道口中要念誦一句佛號,而對其中的次第道不做了解,對于諸多方便也不知道如何運用,那麼想要如曆代傳承祖師一般迅速增上見解而成辦解脫,恐怕還是非常困難的。
例如我們經常會講解事一心不亂,即持名念佛、有相念佛和有想念佛,以及理一心不亂,也就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密意。那麼請問一下,圓滿這兩者見解的次地道,你是否知道呢?
再舉個例子,當你持名念佛修行一段時間後見解逐漸增長,該如何理解辨析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你是如何理解的?一心不亂的適用範圍非常廣,第六識狀態,以及前五根識當中的一心不亂,兩者該如何辨析?我們從粗糙的狀態當中講解,有妄心一心不亂和真心一心不亂兩種,那麼妄心一心不亂轉變成真心一心不亂的過程,運用的是什麼方式?如果你並不懂得其中的理趣,也不知道如何辨析,恐怕你的修行還是太過粗大了一點。
現前很多信衆修行淨土都是以持名念佛爲主,持名念佛當然是有功德的,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作爲修行者,若不了解修行的圓滿次第道,也不懂得運用方便去調伏內心,僅僅是口中持名念佛,那麼今年念佛,明年念佛,乃至十年以後仍舊如是念佛,恐怕你的見解也很難迅速增上。
以前我有一個成績不好的同學,老師就對他說,你今年一年級,明年是一年級,難道等你胡子變白的時候,也還是想當一年級學生嗎?因爲,一年級並不代表沒有知識,他已經有了一年級該有的知識,但是與二叁年級及以上對比的話,他的知識就太淺薄了。
因此雖然持名念佛本身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你在運用的時候,不知道其中圓滿次第修法,也不知道如何運用方便,那麼他可能是你將來成就之遠因,會在無量劫之後將妄心轉爲真心,但是現前想即生成辦解脫,僅僅依靠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要記住,要令自己的妄心迅速轉成真心的話,那麼我們在念佛的同時,還要去細致了解修法之中的次地之道和諸多方便,這樣一來,伴隨著你的精進修行,相信解脫對你而言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