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待導師的慈悲心
現前很多人所理解的導師的慈悲心,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導師對自己是否有求必應。比如說我現前五加行雖然沒有修完,但你能不能直接給我印證一個見解?若要是滿足你的心願者,便覺得這位導師真是太慈悲了。因爲他不讓我修加行也不讓我修成熟口訣法的整個過程,今天便一下就印證見解,你說多慈悲啊!若這位導師真正以負責任的態度而爲你印證見解,可能有意義的吧。但若要是完全顧你的面子而爲你印證見解,不要說這位導師慈悲,實際當中可能就是惡知識的一種引導方式,對你起不了切實之作用。
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乃至曆代傳承祖師,爲什麼針對不同的根機而傳講不同的法呢?難道他們不慈悲嗎?所以我們要了知:我們不能把導師的慈悲樹立在自己自私的立場上,當和自己的想法完全契合的時候,就說這位導師慈悲,和自己想法不同時,就說導師不慈悲乃至誹謗。這種判斷標准完全將自己淩駕于導師之上,對于解脫沒有絲毫之利益。
堪布昂瓊在《前行備忘錄》裏說:“正如用藥治病一樣,就將心從不善的歧途中扭轉過來的意義來講,法和對治是一個意思。”有些人對這些不是很了解,可能會想:“爲什麼導師不講解成熟口訣法反而讓我去修加行?乃至還要修這個法、那個法?這位上師太不慈悲了。”但實際上這位導師是非常慈悲的一位導師,因爲他是針對你個人的根機而傳講相應的法,這些法對于對治你的煩惱是最有效的。正如薩迦班智達在教言中說:“與根機相應的法是最殊勝的法”。相反,導師僅僅爲了照顧你的面子,按照你的心願傳授一些與你不相應的法,這樣的導師恰恰是最不慈悲的,因爲傳授給你的法不能真正利益你呀!以前據說有一位喇嘛,在信衆的要求下給他們灌了一個自己都沒有得受過的灌頂。如果不懂得上面的這些道理,可能都覺得:這位喇嘛多麼慈悲呀!我們想要灌什麼頂,就給灌什麼頂。但若細致觀待,這種“慈悲”能算慈悲嗎?所以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得一些。
我們今生所成辦的是令自他解脫的大事業,所以必須要遵照曆代傳承祖師的教言。仲敦巴曾經說過:“對治煩惱則爲法,不治煩惱爲非法;不隨世間則爲法,隨順世間爲非法。”因此一位真正具足慈悲心的導師不會爲了世間名利而隨順弟子的心願,他會負責任地爲弟子應機傳授對治煩惱之法。這種對衆生的真實利益是真正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