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的地盤

  “我”的地盤

  凡夫活在一個主客對立的世界裏,主人是“我”,客方是外界。“我”作爲主方,有它的地盤,凡這個地盤裏的,都是“我”所擁有的,被稱爲“我所”。這個地盤有時很大,會把別人的事情都圈進去,有時很小,只涉及自身五蘊。但是,地盤無論大小,“我”對地盤的執著,都是一樣地強大。

  “自我”可以實現嗎?有一句話叫實現自我。自我既然是子虛烏有的,怎麼能實現得了呢?就像對一個氣球,還可以把它吹起來,但是啥都沒有,能充實什麼呢?所謂實現,其實還是自己的感覺而已。感覺得到滿足,凡夫就以爲這個“我”被實現了。

  “我”的地盤我做主?“我”在它的地盤裏,是明擺著的老大。但這個世界都是依緣而起的,也就是事事都是有條件的,哪能都由“我”說了算呢!況且這麼多衆生的地盤,必然會交叉,産生地盤紛爭。于是總是見“我”去挑事,又經常見它被反擊得體無完膚。這個老大,當得真是辛苦。

  “我”鬧饑荒。但是外界這些糧食並不容易吃到。因爲外界無一不在變化之中,“我”剛要執取,眼看要吃到了,轉眼間這外界的東西又變了,到嘴的鴨子就飛走了。于是“我”又得重新去抓取……。于是“我”就處在了一直在抓,又一直抓不住的痛苦循環之中,饑荒注定得不到解決。

  “我”的食糧。因爲“我”是空的,所以“我”執只能轉而向外,試圖在外界中尋得一種存在感、安全感。這些外物,對“我”而言,就像糧食,不可或缺。所以人要盡量買豪車別墅,要買很多衣服等等,這些是“我”的物質食糧,還要有面子,要得到別人的認可等等,這些是“我”的精神食糧。

  “我”僅僅是感覺。“我”是虛無的、不存在的。那爲什麼大家感覺起來卻又那麼的真實呢?其實答案,就在于“我”就是一種感覺而已,佛教中稱之爲著相。既然只是感覺,沒有實體,那麼這個“我”就並不確定不變,可大可小,地盤也就可伸可縮。就像手握一個拳頭,有時緊,有時松,但就是不知道松手。

✿ 继续阅读 ▪ “我”的束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