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P39

  ..續本文上一頁了這一尊主河神的德號,使我們有很深很深的感觸。如何能夠做到“普潔”?普是什麽?《無量壽經》經題上的平等,平等就普,清淨就潔。這個德號教給我們什麽?起心動念要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就是“普潔泉澗主河神”。所以讀這個名號要體會到這個意思,落實在我們生活裏面。今天世間遭到這麽大的災難,可以說是舉世之人,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衆生,每一個人都深深感觸到惶恐不安。你要問什麽地方來的威脅?威脅可以說是四面八方而來,這個世間找不到一片淨土,爲什麽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實在講是我們的見解跟思想,見濁跟煩惱濁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了。少數人秉著過去生的善根福德因緣聞到佛法,雖然接觸到佛法,聞法發心修持,可是看到世間許許多多人依舊還在作惡,也好像作惡是對的、是應該的,那麽多人去做,我一個人斷惡修善是不是錯了?常常生疑惑心,我這樣做有好處嗎?人家那麽做真有壞處嗎?這一些疑根不能夠拔除,破壞了我們的道心,破壞了我們的修行,使我們的修行得不到結果,於是對佛法愈來愈懷疑,心裏頭不乾淨,妄想、分別、執著害了自己。極少數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的遇到善友、遇到正法,遇到好的同參道友,在這一生短短時間之內,念佛真的往生、真的成就,這個比例非常非常的稀少。我們今天實在說非常幸運,能夠居住在新加坡這個地區,遇到居士林這殊勝的道場,每一天在這個地方接受大乘經教的薰習,念佛堂日夜無間的薰修,這種殊勝的因緣到哪裏去找?李木源居士昨天跟諸位報告,親眼所見,親手去幫助料理,這些年來念佛往生瑞相希有。昨天聽到的還有一位站著往生的,預知時至,沒有生病坐著走的,有幾十個人之多。這一些人都是來給我們做見證的,說明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樁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生在世,你要說是有成就,什麽叫成就?只有這樁事情才叫真正的成就。除此之外,你在世間再輝煌、再轟轟烈烈,死了以後還要搞六道輪回,還要搞叁惡道,那叫什麽成就?這些我們必須要警覺到的。世法裏面大家都羨慕學問,什麽是學問?什麽是真正的學問?明白這一些事實真相,放下萬緣,一心念佛,這是大學問。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覺正淨相應,覺正淨就是本經所講的大方廣,不相應的統統放下,這個人真的有智慧,真有學問,真正把問題解決了。不但解決你自己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社會問題。如何說他解決社會問題?這裏面的理事很深很廣,我們在講席裏頭常常提示,諸位要細細的去思惟、去觀察,你就明了了。我們接著再看第叁尊:

  【離塵淨眼主河神。】

  德號裏面“離”,離的是塵。大小乘佛法裏面將“塵”代表煩惱,塵是汙染。我們這個房間再乾淨,微塵還是能進來,從什麽地方證明?我們桌子擦得乾乾淨淨,叁天不去動它,叁天之後再來看看,手摸一摸手上有灰塵,所以佛將這個字代表汙染。現在說到汙染,大家的印象都相當深刻,因爲每個人都曉得,現在我們居住的地球已經遭受嚴重的汙染,各個地方政府都呼籲要保護環境的生態,所以我們現在對汙染印象就很深刻。單單說保護環境的染汙,實在說還不夠,環境是怎麽被汙染的?環境汙染的根源在哪裏?大家沒有留意。佛告訴我們環境汙染的根源是衆生的心地。佛家常講“境隨心轉”,環境是隨心轉;又說“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正報是心理思想,這是說出一切汙染的根源,根源是心地。我們的心被汙染,這個事情麻煩大了。什麽人的心被汙染?九法界衆生的心都被汙染了,只是汙染程度不一樣。菩薩都被汙染,如果你的心要沒有被汙染,你就成佛了,就叫佛,佛的心沒有被汙染,等覺菩薩就被汙染。怎麽曉得?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就被那一品生相無明汙染;這是染汙最輕的,染汙最重的是阿鼻地獄的衆生。由此可知,十法界是怎麽分的?是心性被汙染程度不同而分的,分這十個層次。

  由此可知,塵在此地意思很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是塵垢,這部經是大乘經、一乘經,所以此地講的塵不能單單說爲見思煩惱,是講不通的,這個塵是包括了無明煩惱在內。四十一品無明要離,要知道離,決定不要受汙染。怎麽個離法?從總綱領上說,妄想、分別、執著要舍掉,你就離塵,妄想、分別統統舍掉。如果你聽了我的話,你很難得,你真的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舍掉,你做得有沒有錯?給諸位說,你完全錯了,你錯到哪裏去?你錯到無想天去了。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舍掉,你得了無想定,生到無想天,還在六道輪回裏頭,沒有出去,那怎麽辦?有妄想、分別、執著錯了,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也錯了。這個地方叫你離,有妄想、分別、執著要離,無妄想、分別、執著也要離,那就對了,兩邊都要離。兩邊離就很麻煩,怎麽個離法?大乘佛法給我們講空有兩邊都不著,著有這邊錯了,著空那邊也錯了,那怎麽辦?大乘法裏頭我們常常看到“離即同時”,這叫真的離。這就告訴你,事上有、理上無,相上有、心上無,這是真離,這是空有兩邊都不住。事上,衆生有分別,我也有分別,衆生有執著,我也有執著,這不離空;雖然我也有分別、有執著,只是事上的分別執著,相上的分別執著,心上、理上決定沒有,心裏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著有,這叫空有兩邊都不住。迹象上跟一般人和光同塵,心理上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叫離;不是連相上都離,就完全錯了。所以佛法教我們放下、教我們離、教我們斷,都是從心上說的,用現在的話說從觀念上講的,不是從事上講的,事沒有關系。特別是《華嚴經》上說的“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事有什麽障礙?所以說心裏面要清淨,不可以有汙染。心清淨六根就聰明、六根就利,聰明伶俐,這個地方只取了一根,眼根,淨眼。什麽叫“淨眼”?清淨眼,你眼根的能力恢複了,你能在相裏面見性,在事裏面見理,這也叫慧眼開了、智眼開了。怎麽開的?離塵,還是《無量壽經》總綱:清淨平等覺,你的心清淨、心平等、心覺,就“離塵淨眼”了。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不是說這個經念一遍,念一遍有什麽用處?《華嚴經》很長,通常念一遍總得要半個月,常常讀《華嚴經》的同修都知道,一部經念半個月,一個月念兩部,念了有沒有功德?不見得,比罵人好一點。真正要懂得這個意思的話,一、兩句名號你的受用就不可思議。所以諸位要曉得,不是經文念得多、遍數念得多就有功德,不是。念了要懂得它的意思,懂了之後要依教奉行,功德就殊勝。所以這裏頭任何一尊菩薩的名號都能夠入法界,入華藏法界、入一真法界,都能,才顯示出法門無量,殊途同歸。這在《華嚴經》上太明顯了,字字句句都是法門,法就是法性,契入法性之門。第四尊:

  【十方遍吼主河神。】

  江河水流都有音聲,尤其是遇到灘頭,水的聲音更響亮。這德號裏面顯示水流動的音聲是“遍吼”,吼是音聲。這意思顯示修行人的德行遍布在世間,現在人講知名度很高,大家都曉得名號,聽到名號都贊歎恭敬,這就是“十方遍吼”的意思。落實在我們行門裏面,不僅僅自己要真正依教奉行,還要熱心將佛法推薦給大衆,普遍介紹給大衆,就是平常講弘揚佛法、流通佛法。唯有佛法能救世間,諸位相不相信?世間法再殊勝、再好,如果不得佛法就不能夠救度世間,什麽道理?佛法教人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世法裏頭沒有,唯有真相明了之後,那個人才會徹底斷惡修善,才能真正做到舍己爲人。世間法發展得再好,今天講高科技的時代,人沒有忘記自私自利,斤斤計較著自己的利益,就不能夠普度衆生。起心動念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面,怎麽能夠利益衆生?

  佛法確確實實是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認識、我們明白就有義務認真來推動,來做這個工作。世間人不了解,往往用一種迷信的眼光來看我們,說我們是迷信,說我們是消極,說我們忽略現實,其實他們這一些看法都是誤會,沒有看到佛法真正的面目。《華嚴經》展開在他面前,古大德的注解也擺在他面前,他還是看不懂什麽意思。我們今天明了,幾乎裏面字字句句都是現代社會迫切的需要,我們明白了、做到了,社會哪有不安定?世界哪有不太平?大家哪有不幸福?這麽好的教學,把它看作迷信,你說多可惜!十方遍吼主河神的德號,勸勉我們要流通如來的教法。接著第五尊:【救護衆生主河神。】“河”,表法的意思很多,前面我們說它表佛法的大河,這是能夠利益一切衆生。一切衆生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能離開水,古時候如此,現在也不例外。世界上文明古國,文化的發展與河流有密切的關系。因爲有水,農作物得到充分水分的滋潤,它才能生長,我們衣食才能足。佛將河比喻作如來的大法,佛法利益一切衆生,像江河流注一樣。但是河流也能夠造成災害,泛濫的時候許許多多衆生被河水淹死,所以佛又把水比作生死瀑流、生死大海,你在生死大海裏面漂流。主河神如何救度這些衆生?這些掉在水裏面,如何去救他們?由此可知,這個地方的河就比喻六道輪回,比喻叁惡道。

  要救護這些衆生,唯有佛法。佛法告訴我們叁惡道怎樣形成的?六道怎麽來的?十法界怎麽出現的?要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科學家發現宇宙之間確確實實有不同的空間存在,他們講有四度空間、有五度空間、有六度空間,從理論上講有無數度的空間,這是科學家發現的。這些不同的空間從哪裏來?什麽道理形成的?什麽樣因素變現出來的?如何能把空間的界限突破?大乘佛法裏面就講得很詳細、就講得很明白。我們在這裏看到菩薩法界,這裏看到是神衆,神衆裏頭有一部分是天神,有一部分是鬼神,往後面去還有諸天,二十八層天天衆。佛經裏面說的這些,就跟科學家發現不同時空,實在講一樁事情,他們生活的空間跟我…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歸依的真實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