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業禅師偈之啓發
"昨日羅刹心 今朝菩薩面
羅刹與菩薩 不隔一條線"
南宋時代淨業禅師,四川人。年青從事屠宰業,一天,准備殺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著跪在地上,好似替媽媽求饒命。師一見深受感動,便舍俗出家。發大悲心,修菩薩行。大悟後,作此偈。
此偈提示了“相由心生”,“相隨心轉”的真理。“昨日羅刹心”,當然現的羅刹形象;現在具有大悲心腸,就變爲“今朝菩薩面”了。其實,羅刹與菩薩,只是一念的轉變。前念迷即凡夫、惡魔;後念覺即佛、菩薩。相由心生,相隨心轉,真實不虛。
我們這個色身,叫“報身”、“果報身”,是來受善惡果報的。果報分爲兩種:一個人的相貌好壞、壽命長短以及富貴貧賤等,屬于“正報”;所處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親屬關系等,屬于“依報”。正報有福,依報自然豐富圓滿;正報無福,依報必定貧困惡劣。依報隨正報轉。
每個人今生所受用的正報和依報,都是過去種的業因,現世結的果報。正如佛經所說的那樣: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報);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業因)。
說明貫通叁世的因果律是活活潑潑的,它不同于看相、算命的“宿命論”、“鐵板數”。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受果報,時時處處也在種業因;業因改變了,果報也會轉變;轉變的關鍵就在“心”。善業惡業,唯心所造,福報禍報,唯人自召。
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相”、“命”的由來和原理,卻不叫人看相、算命。因爲看相、算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說明事物的現象,未能觸及事物的本質,是不究竟的。如看你相該“短命”,可是爲什麼有這種相?便無法解釋;至于“短命”可否轉變爲“長壽”?更無法解決。所以,看相、算命是舍本逐末,徒勞無益。
今天,有些學佛的人、迷信相命,把命運寄托于看相、算命,而不認真修省心地,改造命運,這是十分錯誤的!通過學習淨業禅師的事迹和偈語,把自己的一點膚淺體會,提出來與同修共勉!
釋昌臻八十七歲病中謹記
2003年12月20日于樂至報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