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到無量無數劫,也說不完,故這咒不只叫白傘蓋咒、如來藏心咒,也叫大佛頂,最尊最勝,最高最上楞嚴神咒。
汝等有學。未盡輪回。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你們尚在叁果以下的修學者,還沒有斷盡分段生死,所以還未脫離輪回。現在欲發至誠心,求證阿羅漢聖果。若不奉持這大佛頂神咒,而自坐修道的壇場,希望能得正定正果,身心能遠離魔事擾亂,是不可能的!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衆生。隨國所生桦皮貝葉紙素白毯書寫此咒。貯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阿難,若一切世界,一切國土,所有衆生,隨其國土所出産的桦樹皮、貝多羅葉,或者竹漿所製之白紙,白色的毯,以及可以書寫的清潔物品,恭恭敬敬地寫上這大佛頂神咒,這個人縱然心中昏迷,不能背誦,只要將寫好的神咒,裝于香袋裏,隨身佩戴,或懸在住宅的牆壁上,由于神咒的加被,他就可以盡其天年,一切毒物,都不能加害。
阿難。我今爲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衆生出世間智。
阿難,我再爲你說此咒的功效。它還可以救護世間一切衆生得大無畏,又有成就衆生,斷除迷惑,得到出世間的智慧。
若我滅後。末世衆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衆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將來我滅度後,末世衆生,有能自己持誦或教他人持誦者。當知這個持誦神咒的人,火不能燒、水不能溺,一切大毒如瘟疫,小毒如蝮蠍,都不能損害他。
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只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如是以至天龍鬼神,精只魔魅,一切邪咒,皆不能害。因這個持咒的人已得到正定正受,所以那些惡咒,甚至厭蠱屍毒,砒鸩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的毒氣,一入到這個持咒人的口裏,反變成無上的甘露味。
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一切不吉祥的星宿,並諸惡神惡鬼,碜心即心毒如砒霜,這些惡毒的人,對誦咒的修行者,非但不能起惡念,反能轉毒惡成爲良善。至于頻那、夜迦,即豬頭和象鼻護法鬼王,以及他們的眷屬,因過去世得到佛的深恩,故發願要保護誦持楞嚴咒的人,他們都會時常降臨衛護。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衆而爲眷屬。晝夜隨侍。
阿難,你當知道,這佛頂神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數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每一種族都有金剛眷屬,聽從他的指揮,不分晝夜,長時期侍候誦咒之人。
那由他譯作萬億,俱胝譯作百億。
設有衆生。于散亂心。非叁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
假若有衆生,心念不專一,非常散亂,還未得到定力,但能心憶神咒,口持神咒,金剛王菩薩,亦會隨時隨地跟著這個善男子,保衛護持,何況是決定發菩提心,欲回小向大,修習耳根圓通,持誦佛頂神咒的人呢?這些金剛藏王菩薩,就以他們的大悲精心,冥冥中推速加持,啓發行人的神識慧根。
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這個持咒的人,得到金剛王啓發,即時神識通明,心中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數劫以來的一切事情,無不了了遍知,沒有任何疑惑。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刹。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鸠槃茶。毗舍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
從初發菩提心的第一劫起,乃至成佛以前,生生世世都不會生在捷疾鬼、食人鬼、熱病鬼、臭惡鬼、甕形鬼、啖精氣鬼,以及一切餓鬼之中,有形即有色,如休、咎、精、明。無形即無色,如空、散、銷、沈。也不會生于有想的鬼神精靈,或無想的土木金石等等惡劣之處。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這個善男子,對于佛頂神咒,無論是讀是誦,是抄寫或默寫,或是佩戴身上,或是珍藏家中,用各種方法來恭敬供養,必定千劫萬劫乃至億劫,都不會生在貧窮下賤的家庭,或者生在不愉快的地方。
此諸衆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這些持咒的衆生,縱然自己沒有修福,但十方如來所有功德,都會回向給他。
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所以他得到無量無數無法統計的長久時間,常與諸佛同生一處,就能常隨佛學,明白諸佛爲衆生心內諸佛,衆生乃諸佛心內衆生,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好像惡叉聚之果一樣,叁果一蒂,不相舍離。和佛同處薰煉修習,永遠沒有分散離開。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既然持誦神咒有這樣多利益,能成就道業,所以能令破戒的人,恢複戒根清淨;未得戒的,使他得戒。未精進的,使他精進。無智慧的,使他得到智慧。身心不潔淨的,使他速得清淨。若因宿業深重,不能持齋與持戒的,但能至誠誦持此咒,日久宿業消除,自能成就齋戒,圓滿戒行。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于未受時。持咒之後。衆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
阿難,這個善男子,在未持咒之前,所犯的一切禁戒,乃屬宿罪,現在既能持咒,並發誓不再重犯,則從前所有一切破戒之罪,不論輕和重,都會即時消滅。
縱經飲酒。食啖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爲過。
縱然曾經飲酒食肉,和吃五辛:蔥、蒜、韭、薤、興渠等種種不清淨之物,現在既能悔過,虔誠持咒,則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和天仙鬼神,都會既往不咎而寬恕他的。
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
設使他所穿的是破爛肮髒的衣服,但他的一舉一動還全是清淨的。縱使他不結壇,不入道場,不依規定行道,只要能真誠持咒,還是等于入壇行道,一樣有功德,沒有什麼不同。
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發。
若曾犯弑父弑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大罪,應墮無間地獄。以及有比丘犯殺盜淫妄四大根本棄戒,比丘尼犯四根本棄戒外,又犯觸——即和有染汙的男從以身相接觸;入——即和染汙心男人,拉手共行,暗室共坐,相語相倚;覆——即掩覆他的罪過;隨——即隨大僧共衣食,這是四棄八棄,形容極重之罪,永棄佛法海外,不能寬恕忏悔的。但如能知慚悔過及一心持誦神咒,即仗咒力,所有重罪,猶如狂風吹聚沙一樣,都會消滅無余,絲毫不留。
阿難。若有衆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忏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阿難,如有衆生,從無量無數劫以來,所造輕重罪障,從前世帶來,還未能及時忏悔的。假若能至發至誠心,恭敬讀誦這佛頂神咒,或恭敬書寫,或身佩戴奉持,或供養于自住的莊園館宅中,那麼,這些多劫以來積聚的宿業,就如雪遇沸湯,即時溶化,既然宿障消除,正定現前,則不久之後,便會證得無生法忍。
複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羅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複次阿難,假若有女人,久婚不孕,沒有生男育女,如欲求孕,只要用至誠懇切的心來持誦這大白傘蓋神咒,或者書寫佩戴,便能生育具有福德智慧的男女。
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複如是。
求長壽的人,便能如願得到長壽,欲求福德果報,速得圓滿的,便能速得圓滿成就,若求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形色端正,亦能一樣如願。
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命終之後,可以隨自己的願力,往生十方任何國土,絕對不會生到邊地下賤的地方,何況生于地獄餓鬼,奇形雜報的地方呢!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疠。或複刀兵賊難鬥诤。兼余一切厄難之地。
阿難,或是各國州縣或村落,凡遭遇饑荒瘟疫,或刀兵賊亂,以及一切困苦厄難的地方。
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阇上。令其國土所有衆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
只要書寫這佛頂神咒,懸挂于城之四門上,或懸于支提(支提譯作靈廟,可供養的地方,即是清淨的佛寺),或懸于脫阇(譯作幢幡),又令這國家的人…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