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文鈔全集 印光法師文鈔叁編卷四▪P6

  ..續本文上一頁爲通宗通教之人,往往不信淨土法門,且目爲愚夫愚婦之所爲。曷不觀夫大智律師,五祖戒草堂青之已事乎。大智律師,初頗藐視淨土,後讀續高僧傳,見慧布法師雲,方土雖淨,非吾所願,假使十二大劫在蓮華中,受諸快樂,何如我在五濁惡世教化衆生乎,遂生誹謗。後因大病,始知毫無把握,遂發願盡此報身,弘揚淨土。二十余年,手不釋卷,以淨土爲依皈。五祖戒禅師,草堂青禅師,其功行之高,迥出恒流。徒以見思惑未能淨盡,又複輪轉人間。故知了生脫死,入聖超凡,捨淨土別無長策。念佛一門,須信願行具足。信之既深,則發願必切。發願既切,則行持必力。但念彌陀,莫加他法。當以真信切願,執持名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心念耳聽,字字句句,念得分明,聽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既以此法自行,必須又以此法化他,則化功歸己,實爲往生最勝資糧。惟當先勸自家父母兄弟妻子,以身爲本,由親而疏。又念佛功德,不但能往生西方,並能消除奇災橫禍。凡怨業病,醫不能治者,若至誠念佛,久之皆得痊愈。以醫者只能醫病,不能醫業。惟念佛則身病心病,無有不治也。伏願諸居士都要發菩提心,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回,戒殺護生,吃素念佛。所謂以果地覺,爲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誠所謂甚難希有之法也。(丙寅七月)

  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

  顯蔭筆記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難很難。我們凡夫,根機劣,知識淺。而且五濁惡世,邪師外道甚多。要了脫生死,究竟如何了脫呢。惟有念佛法門,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淨土。佛法之中,方便多門,參宗學教,都可以了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爲參宗研教,都要務到極處,如實修證,才有希望。這是全仗自力,談何容易。念佛是攸賴佛的願力加被。是兼仗佛力,自然確有把握了。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仗佛力如駕慈航。飛渡難免墮落之虞。駕慈航決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難易安危,想大家都能辨別底了。總而言之,仗自力參禅悟道,了生死,未證到家,總是不易了。念佛求生淨土,只要信願真切,行持堅固,就有了脫的功能。若論自力他力,禅淨難易,講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照四料簡說來,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更要念。雖通沒有證,總要念佛了脫生死,才是道理。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大慈大悲,開化衆生。其四料簡,是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爲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以上十六句四料簡偈,真是慈航,望大家注意些呢。要明白這四料簡的意思,先要明白怎麼叫做禅。怎麼叫做淨。怎麼叫做有。怎麼叫做無。拿這禅淨有無四個字看清楚,就明白四料簡之意思。所以將禅淨有無,略爲抉擇一下。所謂禅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教中明大開圓解,徹證一念靈知本覺理體也。所以要親見本來面目,方能算有禅。否則不能算有。所謂淨者,是淨土叁經,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法門。自心淨,則國土淨。自力感,則佛力應。第一要信得真,願得切,行得精進勇猛。所以須有決定不疑的信心,至誠懇切的發願,且有一定不移的行持,才算有淨土。否則不能算有。世人每以爲枯坐,看看死話頭,就算有禅。悠悠揚揚的念幾句佛,就算有淨。乃是大錯而特錯了。總而言之,有禅,乃是有明心見性的功夫。有淨土,乃是有念佛往生的把握。這是最要緊的道理。然而明心見性,但是開悟,還沒有證,總不能了生死。悟得就無生死,非門內語。當知悟是開眼,悟後才有真修實證的徑路。不悟者未免盲修瞎練,墮坑落坎。因是之故,先須開悟,這是初步功夫。若論要證到家,正須火上添油,加功進步呢。四料簡中第一句,有禅有淨土者,謂既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功夫。更能真信發願求生西方。大徹大悟,猛虎相如,且有念佛了生死的把握,豈非如虎生角麼。故曰猶如戴角虎。以自己所悟的,自己所行的,拿出來教化衆生。應以禅機得度者,便爲說禅。應以淨宗得度者,便爲說淨。應以禅淨雙修得度者,便以禅淨法門而化度之。如是言不虛發,機無不攝。開衆生眼目,做人天師範。故曰現世爲人師。以明心見性人,念佛求生。徹見自性彌陀,克證唯心淨土。臨命終時,上品上生。一彈指頃,花開見佛。便證圓教初住位。百佛世界,分身作佛。隨類應現,化度衆生。夫是之謂真精進。夫是之謂大丈夫。將來作佛祖,真語實語。伏望大衆谛信。第二偈料簡者,謂未曾大徹大悟。仗自己的力量,難望了生死。所以發願求佛接引,修行淨土法門。故曰無禅有淨土。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無論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萬修萬人去。若有不懂道理的人,念佛只想求富貴,求生天,此等之人,不能算有淨土。其不得生西方,只怪自己不發願,不能怪彌陀慈父不來接引。若能發願求生,總是能去的。既得往生,親見彌陀,聽受妙法,即時開悟。一生便證阿鞞跋致,不退轉位。故曰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從此看起來,淨土法門,真是再好沒有的了。第叁偈料簡。謂雖能大徹大悟,若不發願求生淨土,因未證到家,不得安身立命的受用。故雲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也。夫所謂十人九蹉路者,謂雖能開悟,而未能一定證到家,故雲蹉路。或雲十人九錯路者,錯路二字誤也。豈有大徹大悟之禅家,而錯路者乎。大徹大悟的人,未有安身立命的真地位。恐怕生死關頭,未必確能作主。臨命終時,循業流轉,隨多生之善惡業陰而受生去,可懼可畏。誠不如求佛接引,爲最穩當,最靠得住也。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此陰境,指無始以來之善惡業境,非指五陰魔境。蓋大徹大悟之禅家,豈五陰魔而不知者,有是理乎。第四偈無禅無淨土者,謂一般不知道修心的人,既無明心見性的功夫,又無發願念佛的行持,乃是真正可危。就是修心未得開悟,總是盲修瞎練,不得解脫。雖然修得福報,無非生死業因。福報大,造業更深。福盡禍來,罪報難逃。地獄之苦,豈能幸免。生死輪回,誰爲依靠。所以讀了第四偈料簡,尤爲觸目驚心。望大家知生死苦,發菩提心。無淨土者,速速發願修行,變成有淨土。有淨土者,還須精進勇猛,以決定生西爲期望,要緊要緊。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到寶山,切莫空手而回也。又複當知念佛法門,不是專被下根。是叁根普被的。無論利根鈍根,上智下愚,直至等覺菩薩,都是向這個法門,然後能成佛。所以華嚴經善財童子遍參諸大善知識,證入法界海會諸陀羅尼門。最後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從此看起來,淨土法門,真是最高尚,最圓滿的法門。若誣爲愚夫愚婦之行者,直是謗佛謗法,地獄種子。不信淨土者,其愚狂墮落,是至可憐愍者也。所以淨土法門,有如是之高上者,因爲普通教理修心,全仗自力。惟有淨土,是兼仗佛力。是特別的教理,非是普通的教理。以普通的眼光,來觀特別的教理,自然不得其當矣。普通教理,仗自力,如同功名上進,逐步高升。淨土仗佛力的特別教理,譬如生在王家,出胎便爲國儲。其難易曲直,不待智者而知之矣。淨土,道雖高貴,法無奇特。只要切心求佛,自蒙加被。當知佛的護念衆生,過于父母愛子,所以有感必應的。而且我們本具的天真佛性,照天照地,亘古亘今。雖十惡五逆,他的本具靈光,不減一絲毫。但如明鏡蒙塵,愚者以爲沒有光明。卻不知拭去塵垢,其光明還現現成成。所以念阿彌陀佛,就是佛念遣妄念。乃是去塵垢的最好方法。念來念去,無非顯自心本具的阿彌陀佛。自他相應,感應道交,往生妙義,可勝言哉。念佛的人,只要至誠懇切。心佛之心,行佛之行。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具一分虔誠,得一分受用。望大家努力。現在世道日衰,人心日壞,欲根本補救,則須注意家庭教育。治國平天下,自齊家始。所以治國平天下的權力,婦女操一大半。婦女注重母教,教子循規蹈矩。童而習焉,長而行焉。良好的人格,便肇源于孩提之時。所以婦人之相夫教子,職任重大。一般女居士,須知婦人之得稱太太者,以周朝開國之初,太姜,太妊,太姒,皆極賢德,母儀天下。所以稱婦人曰太太。諸女居士當知太太之可尊可貴,各盡相夫教子之職分,爲治國治天下的基本,庶幾名副其實。修心者講到極處,還在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二語。此二語叁歲孩童說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究竟能做到這兩句,便是諸佛地步。所以望一般修心的善男信女,大家注意注意。千言萬語,總是要修心了生死。若論修心了生死的最要關頭,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發願念佛。望大家將這幾種意思,牢牢謹記。自然生死可了,佛道可證。勉之勉之。

  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

  古農速記

  今日是釋迦佛成道之日,亦是我等成道之日。何以故,釋迦佛今日成道後,即爲衆生說種種成佛之法。我等但能依法修因,即可成就佛果,與我釋迦佛無異。梵網經中,佛已與我等授記雲,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大衆能知自己是當成之佛。即能奮勉,不複暴棄,掃除一切業障,積集一切功德,當來成道,今已決定。故曰亦是我等成道也。法華經雲,如來爲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欲令衆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謂佛說法門,其旨趣無非欲令衆生成佛。但以衆生根器不一,根器大者,修習大法,現生成佛。根器小者,不能修大,更設方便,教令漸修。現生能了生死者,雖有其人,甚少甚少。佛以大慈大悲,在一切仗自力法門之外,設一仗佛力法門,即是令念佛往生淨土法門。于是…

《印光文鈔全集 印光法師文鈔叁編卷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印光法師楹聯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