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授居家二衆叁皈、五戒儀規

  授居家二衆叁皈、五戒儀規

  一、授居家二衆叁皈儀規

  (一)請師

  一、受叁皈依者齊集大殿對面立。

  二、鳴引磬,接鍾鼓,轉向上;頂禮叁拜,一問訊。

  叁、轉身再對面立。

  四、引禮師引爲首者,迎請法師。

  五、法師到大殿已,頂禮叁拜;爲首者執香旁立。

  六、法師升座,拈香,斂衣而坐。

  (二)禮佛(舉香贊)

  性覺靈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露堂堂,叁寶是慈航。一瓣心香,皈禮法中王。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叁)求受皈依

  夫宅中寶藏,非指示而莫曉;衣裏明珠,必解說而方知。若不依僧,安能聞法?苟非佛法,無以出塵。今居士等人,身處世俗,念欲皈真,理須求請明師,乞受淨法。我今爲汝等恭請某堂上某和尚,爲汝等作叁皈本師。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己名(受皈依者,即各稱自己法名)。其余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各稱法名)今請大德爲叁皈本師。願大德爲我作叁皈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清淨叁皈。慈憫故。(如是叁請,每請一叩首。然後長跪而聽。)

  (四)法師開示(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等,汝今既已殷勤申請,可爲汝作叁皈本師。所有言詞,聽我開導。

  原夫佛未禦宇,邪師說法,言皆是妄。法不契理,盲引癡愚,欲升反墜。佛出世間,如杲日麗天,群昏灼破;似皓月當空,萬有清涼。諸佛誠爲反邪歸正之導師,與樂拔苦之慈父!良以一切智,窮徹因果,若性若相,靡不實知。兩足尊,圓滿福慧,若折若攝,無非利物。自佛始證無上菩提,初遊波羅奈國,耶輸伽父,信受叁皈。教源肇起於西天,法水漫流于東土。直至于今,在家二衆,四生九有,鹹沾恩澤。汝等欲受叁皈者,准律所明,共有五種叁皈:一、翻邪叁皈;二、五戒叁皈;叁、八戒叁皈;四、十戒叁皈;五、具足戒叁皈。然今所受,是第一種叁皈也。複于所皈叁寶,而有住持一體之別。若不知之,恐執相昧理,偏理廢相。是故我今先爲示明:

  所言“住持叁寶”者,如來出世,夜觀明星,樹王得道,是爲“佛寶”;依一實相,說四谛法,是爲“法寶”;初度陳如五人,召善來比丘,是爲“僧寶”。佛滅度後,以刻鑄圖繪如來遺像,是爲“佛寶”;貝葉黃卷,叁藏聖教,是爲“法寶”;剃發染衣,嚴淨毗尼,紹弘佛化,是爲“僧寶”。所言“一體叁寶”者,以一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雙忘雙照,叁智圓覺,是自性“佛寶”;所覺法性之理,叁谛具足,是自性“法寶”;此覺慧與理、事和合,是自性“僧寶”。而住持一體,悉稱寶者,不爲世間法之所侵淩故,不爲煩惱之所染汙故。

  所言“皈依”者,《顯宗論》雲:“救濟之義。以皈依叁寶,能息無邊生死苦輪,遠離一切大怖畏故。”須知,舍住持叁寶,別無一體叁寶;離一體叁寶,更無住持叁寶。住持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體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如鏡面,相如影像,鏡裏觀花,花不離鏡;水中望月,月不在水。亦真亦假,如夢如幻;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性相一如,二而不二。迷之者,流轉生死;悟之者,成等正覺。

  汝今既能深信皈依“住持叁寶”,則本有“一體叁寶”,法爾具足。如是性相不乖,理事雙明,方爲真正受叁皈者。(上文請再詳講一遍)汝等已谛聞我語,能一一信解否?(受皈依者應即回答雲:“能解。”)汝既能解,能一一如法受持否?(受皈依者應回答雲:“能如法受持。”)

  (五)請聖(法師鳴尺開示雲:)

  善男子!汝等既能如法受持叁皈者,應當先請十方叁寶,以爲依怙之尊。次屈一切萬靈,而作鎮嚴之主。汝等起立合掌,至心作觀,隨我啓請。各人稱自己法名。

  (和尚起座,拈香作梵。海衆合掌,齊音同和)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法名)一心奉請:娑婆教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十方諸佛,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明受皈。(叁請,每請一叩首)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法名)一心奉請: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叁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真淨,甚深法寶。謹運一心,皈命頂禮!(叁請,每請一叩首)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法名)一心奉請: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淨海衆,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曆代祖師。傳南山律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某某堂上某某老和尚。惟願諸會尊者,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明受皈。(叁請,每請一叩首)

  香花迎,香花請(名稱法名)一心奉請: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祗。惟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叁請,每請一叩首)

  (如是一、二、叁請已竟,和尚就座而坐。受皈依者,仍複長跪合掌,誠谛而聽。)

  (六)忏悔

  上來迎請叁寶證明。今則叁寶慈光,攝照汝等。竊恐曠劫至今,造諸惡業,障閉心源,不堪納受。是故汝等,應對叁寶前,生大慚愧,生大怖畏。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求哀忏悔。稱自己名,隨我語言。一一自說:

  我弟子(各稱法名)從無始劫,以至今生,毀破叁寶,作一闡提。謗大乘經,斷學般若。殺害父母,出佛身血。汙僧伽藍,破他梵行。焚毀塔寺,盜用僧物。起諸邪見,撥無因果。狎近惡友,違背良師。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等罪,無量無邊。故于今日,生大慚愧。克誠披露,求哀忏悔。惟願叁寶,慈悲攝受。放淨光明,照觸我身。諸惡消滅,叁障蠲除。複本心源,究竟清淨。(以上和唱叁遍)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叁稱)

  (七)受皈(法師開示)

  汝等對叁寶前忏悔已竟,罪業必定消除,身心自然清淨。汝當外托事儀,內明理觀,而起廣大慈護之心,遍緣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誓願斷惡修善,利濟衆生。心境緣覽,系法于心。心法和合,名曰叁皈體。皈依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應隨我語,端身合掌,至心皈依。

  我(自稱法名)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如是叁番皈依,叁叩首)

  上來叁皈,正是納體於心。更加叁結,得法圓滿,謂之叁番羯磨。汝當至心,隨我語道:

  我(各稱法名)皈依佛竟,甯舍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慈憫故。(如是依師自說畢,一叩首。叁說叁叩首。下皆同此)

  我(各稱法名)皈依法竟。甯舍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來所說叁藏十二部一切經典,是我所尊。慈憫故。

  我(各稱法名)皈依僧竟。甯舍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衆。皈依清淨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憫故。(以上各叁遍)

  (八)發願

  善男子!汝等既皈依叁寶,已獲本體,則心有所皈,身有所依。當起妙用,發大誓願。所言妙用大願者,應觀苦、集、滅、道四谛,而發四弘誓願:一觀叁界九有一切衆生,未度苦谛叁苦八苦,無量諸苦,迷真逐妄,不思出離。是故汝今發願,度盡衆生。二觀叁界九有一切衆生,未解集谛,十使、見思、五住等惑,纏縛不脫,隨業報生。是故汝今發願,斷盡煩惱。叁觀叁界九有一切衆生,未安道谛。戒定般若,十二部經。無熏聞思,不知修學。是故汝今發願,勤學法門。四觀叁界九有一切衆生,未得滅谛。迷覺體者,不信佛心;悟覺體者,分證未圓。是故汝今發願,必成佛道。汝今既知觀境發願,當以慧照現前。隨我語言,至心合掌。恭對叁寶前,發四弘誓願。(和尚說一句,受皈者複一句。四句畢,一叩首。共叁遍。)

  我(各稱法名)衆生無邊誓願度。

  我(各稱法名)煩惱無盡誓願斷。

  我(各稱法名)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各稱法名)佛道無上誓願成。

  (九)顯益勸囑

  善男子!汝今已發四弘誓願,則智爲先導。但堅信行,有願必從。汝雖身同世俗,心是菩薩。所獲功德,不可思議。《校量功德經》雲:“若叁千大千世界,滿中如來,如稻麻竹葦。人以四事供養,滿二萬歲。諸佛滅後,各起塔廟,複以香花種種供養。其福雖多,不如有人以純淨心,皈依叁寶所得功德。”汝今當生大歡喜,生希有想。愈增深信,愈堅弘願。出煩惱淵,至菩提岸。即今所受叁皈,以爲出世正因。慎勿退失,謹守修行。汝能依教奉行否?(受皈依者應答雲)

  答:能依教奉行!

  (十)回向

  授皈依功德圓滿,大衆合掌,同音念佛回向。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十遍、百遍)

  受皈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叁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禮佛叁拜。禮謝法師叁拜。法師下座禮佛,念佛回向。)

  

  二、授居家二衆五戒儀規

  (一)請師

  一、受叁皈依者齊集大殿對面立。

  二、鳴引磬,接鍾鼓,轉向上;頂禮叁拜,一問訊。

  叁、轉身再對面立。

  四、引禮師引爲首者,迎請法師。

  五、法師到大殿已,頂禮叁拜;爲首者執香旁立。

  六、法師升座,拈香,斂衣而坐。

  (二)禮佛(舉香贊)

  叁皈納體,五戒培基。浣滌遮障法憑師,心淨受堪宜。仗佛弘慈,信香拜禱祈。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叁稱)

  (叁)求受淨戒

  善男子善女人等,聞磬聲,至誠頂禮叁拜。長跪合掌(受戒者各合掌。)至心靜聽。

  夫改往從新,須皈叁寶而求護。除愆植福,必禀五戒以嚴持。不遇明師,難聞淨法。今爲汝等恭請某堂上某和尚,爲汝作叁皈五戒本師。而況此師誨人無倦,接物有方。汝端秉一心,隨我申請。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己法名。其余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各人稱自己法名)今請大德爲叁皈五戒本師。願大德爲我作叁…

《授居家二衆叁皈、五戒儀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