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與社會和諧
鄭堆
藏傳佛教的教義教理中具有豐富的和諧思想內容,挖掘和利用這些和諧思想內容,爲促進構建和諧社會將産生積極影響和作用。
藏傳佛教的辨證思想、利他思想、平等思想、倫理思想、道德思想、善惡觀思想、處世思想等都極大地豐富了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涵,爲引導藏傳佛教從適應社會走向利益于社會,走上與現代社會相適應道路提供了內在理論依據。
藏傳佛教修德治學的法門中如四攝法門、六度法門、八正道、六和法門等與社會、與人類和諧共處的理論,在促進促進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良好的道德風尚、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方面提供借鑒的途徑。實踐證明,包括藏傳佛教在內的佛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藏傳佛教必須通過自身的不斷改革和調整,加強自身建設,培養人才,提高素質,提倡“以人爲本”的人本精神,充分利用宗教教義、宗教道德中某些積極因素對教義教理作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積極闡釋。只有這樣,藏傳佛教才能保持健康的機體和活力,弘法利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走上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道路,才能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