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異同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雖然都源于印度,但在傳播、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點,這是文化傳播的結果。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皈依叁寶,四衆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叁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點,如利益衆生爲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以六度修福慧資糧,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無二正見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邊涅槃等等。
雖然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根本教義方面沒有什麽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本質上沒有什麽不同。但是在非本質的表面現象方面還是有不盡相同的地方。
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爲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都屬下部密,而且早已絕傳。有人將淨土宗劃爲密宗,但從教義上衡量,這種觀點恐怕難以成立。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傳佛教獨有的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無上密中才有,因爲下叁部密宗中隨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雙運成就。
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爲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谛義的理解方面有千差萬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唯識學研究只是爲了從反面認識中觀見,唐玄奘師出唯識宗門,故在東土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下的漢傳佛教影響極大;六祖《壇經》解說事理契合中觀,但後期禅家輕視經教,雖言重理,但不學經論而所得之“理”,也很難說清是什麽樣的“理”。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分是淨土宗,淨土家認爲:理深解微,未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原力,往生淨土爲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