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喇嘛經

  喇嘛經

  喇嘛 “經”,即佛經。佛經爲六道衆生:天上、人間、修羅、畜業、餓鬼、地獄。

  甘珠爾廟所珍藏的大部頭經卷3000余卷,加上各種經典律論的單行本和各種小部頭經卷近二萬冊(部)。這些經卷約分八大類,即經(佛語)、律(戒律)、論(倫理、哲學)、典(規章製度)、

  曆(曆算)、樂(詩歌音樂)、醫(醫學醫藥)、祭(祭祀紀念)等八類。

  喇嘛教的經典,總的說來是佛教經典轉記而成,佛經本身是屬于唯心主義或唯心論,但它也有它的學問。從甘珠爾廟所珍藏的經卷中看,最珍貴、最全面的是《藏文大藏經》。

  (一)《藏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不同于《漢文大藏經》,漢文大藏經分經、律、論叁部分,即叁藏,而藏文大藏經分《甘珠爾》和《丹珠爾》兩大部分,是十四世紀初在那塘寺由菊登日比熱赤編輯而成藏經,稱那塘“大藏經”(手抄本)。十四世紀後半葉,蔡巴噶舉派的貢噶多吉編訂了《甘珠爾》,日喀則夏魯寺的布頓 仁欽朱編訂了《丹珠爾》。《藏文大藏經》曾多次刻印:明永樂九年(1411年)南京雕刻版,稱永樂版;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在北京補刻的稱萬曆版;明崇祯至清朝初有那塘版《大藏經》;清康熙、雍正年間印有那塘新版(又稱官版),以後還有德格版、北京版、卓尼版、拉薩版等。共收佛教書籍(據德格版統計)4569種,其中除佛教的經典律論外,還有文法、詩歌、美術、邏輯、天文、曆算、工藝等。

  《藏文大藏經》之一部——“甘珠爾”,意爲佛語部,或佛陀之教說的譯書,是藏文大藏經的正藏經典,爲世界知名的佛教叢書之一。共收錄佛書1108種,包括顯密經律的戒律、般若、華嚴、寶積、經集、涅槃、密乘七大部類。

  戒律,有條文規定的喇嘛教徒必須遵守的生活准則近300條,按戒規內容又可分止持戒(教人莫作惡)和作持戒(教人善奉行)兩類。

  般若,又作“般若波羅密多”或“般若波羅密”,意爲“智、慧、明”,有“般若波羅密經”100卷,“大智度輪經”100卷。“般若波羅密”是諸佛之母,母訓諸佛以法爲師,法者即爲“波羅密”。認爲“智、慧、明”非世人所能有,乃成佛所需的特殊認識,具備與運用“智、慧、明”可到達涅槃之彼岸。

  華嚴,“華嚴”爲佛教最早的一派,有“華嚴宗”、“華嚴典”、“大方廣佛華嚴”等經卷,單行版本很多,內中重經有叁:“華嚴孔目章”、“華嚴五十要問答”和“華嚴一乘十玄門”。

  寶積,即“寶積經”,有“大方寶積”和“大寶積”經之分,版本多種傳流于世。

  經集,又稱“經律”、“經卷”,也稱“經量部”、“修妒路句部”,有如今日稍加詳解的“篇目”、“目錄”一般。

  涅槃,它的名稱很多,如“泥日”、“泥洹”、“滅度”、“寂滅”、“無爲”、“般涅槃”、“般泥洹”,即意爲“圓寂”。一般指“熄滅”“生死”輪回,即超脫生死而後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這是佛教、喇嘛教所灌輸的全部修習所達到的最高的理想。

  密乘,即秘密傳教說,經卷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真言乘”、“金剛乘”、“真言宗”、“大日經”、“金剛頂經”五部。

  《藏文大藏經》之二部——“丹珠爾”,藏語,意爲論部,共收錄佛書3461種,包括經律的闡明和注疏,密教儀軌和五明雜著等,共分四大類,即贊頌(歌頌贊偈之作)、咒釋(解咒)、經釋(解經)和目錄。而經釋又分中觀、注疏、瑜伽、小乘、本生、雜撰、因明、聲明、醫明、巧明、世論和西藏撰述及補遺十二個類目。

  中觀,又稱“中觀論疏”、“中論疏”,今可譯爲“哲學派”之經。

  注疏,有“始呼誦經”、“終呼讀禮經”,解拜忏悔時所焚化的祝告,疏通經論之文句的抉擇義理,今可譯爲“文法”。

  瑜伽,即瑜伽行派,作瑜莪,密教之詞,有“大乘有宗經”、“十七論地經”、“瑜伽經”等。

  小乘,藏音“希那街那”,即小乘佛教,救度一切衆生和自我解脫,主要經典有“阿含經”。

  本生,是巴列文的意譯,音譯“ 陀伽”,有多種版本的“本生經”。

  雜撰,主要是指多種短篇或取諸經文之段落的彙集。

  因明,佛教名詞 ,“因”是推理的根據、理由,“明”是知識、智慧。通過宗、困、喻所組成的“叁支作法”,以進行推理證明的學問。

  聲明,即公開說明語言文字之學問。

  醫明,是指藥石、針灸、禁咒等醫治疾病之學問。

  巧明,是工藝、技術、曆算之學問。

  世論,是專門闡明自教自崇之學間,經,有《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西藏撰述及補遺,是專著佛教同喇嘛教爲一宗之論述。

  甘珠爾廟的第一部《甘珠爾經》迎入很早。乾隆初年,爲了提高喇嘛素質,發展喇嘛教派,當時呼倫貝爾新巴爾虎部左右翼總管策楞登仁、都嘎爾應喇嘛所請,在乾隆六年(1741年)農曆叁月二十七日上報朝廷,呈請印一部《甘珠爾經》。上報書交給了當時的呼倫貝爾副都統瑪爾柏。瑪又備文說:我們以前在臺吉們很困難的情況下來到呼倫貝爾,在皇帝光輝照耀下現在富裕了,所以巴爾虎部策楞登仁、都嘎爾兩位總管,爲了一心一意孝敬皇帝萬歲,宏揚喇嘛教,呈請印一部《甘珠爾經》。報告在同年叁月二十九日上報的。理藩院收轉禦事房二等奏事蒙古侍衛桑姆道布呈遞皇上,皇上在同年七月叁十日禦覽朱批(用毛筆蘸朱砂寫的批語)“知道了”的文件,返回後,瑪爾柏通知了都嘎爾。不久該左右翼各旗出銀到北京印刷了一部所謂的“朱批“《甘珠爾經》,取回後供奉在烏爾遜河畔的欽達穆尼陶勒蓋的蒙古包小廟裏,從此喇嘛便雲集于此誦經、析禱、傳教,不斷在此舉行佛事法會,並以《甘珠爾經》的移入,將欽達穆尼陶勒蓋之地名改爲甘吉爾花。這部朱批《甘珠爾經》共108卷,除第一卷是用藏、滿、蒙、漢四種文字印刷之外,其余107卷均爲藏文。

  (二)其他經卷

  能讀出經名的有:《伊羅勒》、《般若波羅密多》、《西索木》、《准西多爾瑪》、《綽得蔔》、《巴吉格》、《西瑪珠得》、《瑪得珠得》、《珠德西)、《沙得珠得》、《傑喇嘛棟綽得》、《那木吉拉棟綽得》、《且得拉瓦林多爾多格》、《桑吉德莫洛姆》、《卻伊拉》、《曼巴塔堆》、《摩诃僧抵律》、《彌勒上生》、《彌勒下生》、《甘露陀羅尼》、《海乳陀羅尼》等等經卷,對這些經卷只知名而不知其經的內容。

  (叁)經常誦的幾種經

  (l)索克欽八種經:即①《嘎卡》;②《伊特格勒》;③《嘎丹哈爾濟》;④《索勒德布》;⑤《瑪格塔勒》;⑥《塔奔伊羅勒》;⑦《查汗蘇呼爾泰》;⑧《塔奔多克西德》。

  (2)天天讀的叁種經:《庫勒哈那森》、《吸思親基》和《陶克瓦拉》。

  (3)養心濟世經:《金剛經》、《心經》和(阿裏雅布魯爾經》。

  (4)叁種密咒:“烏姆”、“帕德”和“索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