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炎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寶蓮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藥王藥上經。空有其目而無名號。此叁十五佛名出決定毗尼經
南無東方阿閦如來十方無量佛等一切諸佛已上七階依藥王藥上經文次第。已下別明。依余部經等疏出
南無寶集如來二十五佛等一切諸佛 南無寶集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成就盧舍那佛
南無盧舍那鏡像佛
南無盧舍那光明佛
南無不動佛 南無大光明佛 南無無量聲如來(叁稱)
南無無量聲如來
南無無量聲如來
南無阿彌陀劬沙佛
南無大稱佛 南無寶光明佛 南無得大無畏佛 南無燃燈火佛 南無實聲佛
南無無邊無垢佛 南無月聲佛
南無無邊稱佛 南無日月光明世尊 南無日月光明世尊
南無日月光明世尊
南無無垢光明佛 南無清淨光明佛 南無日月光明佛 南無無邊寶佛 南無華勝佛 南無妙身佛 南無法光明清淨開敷蓮華佛
此二十五佛出佛名經第八卷
南無虛空功德清淨微塵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華波頭摩琉璃光寶體香最上香供養訖種種莊嚴頂髻無量無邊日月光明願力莊嚴變化莊嚴法界出生無障礙王如來
禮佛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犯四重五逆。誹謗叁寶。及犯四波羅夷。是人罪重。假使如閻浮提履地變爲微塵一一微塵成于一劫。是人有若幹劫罪。稱是一佛名號禮拜者。如上等罪皆悉消滅。是人功德不可思議
南無毫相日月光明華寶蓮華堅如金剛身毗盧遮那無障礙眼圓滿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剎相王如來此佛名號出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南無過現未來十方叁世一切佛。歸命忏悔
至心忏悔
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慈念我。當憶念我。當證知我。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已來。所作衆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塔若僧若取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人取。見取隨喜。或作五逆無間重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十不善道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無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及諸惡趣邊地下賤及彌戾車。如是等處所有罪障。今皆忏悔
今諸佛世尊當證知我。當憶念我。我複于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于余生曾行布施。或守淨戒。乃至施與畜生一抟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衆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計校籌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回向已。歸命禮叁寶
衆罪皆忏悔 諸福盡隨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于衆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歸依合掌禮
一切普誦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敬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複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
降伏心過惡。及以身四種。已到難伏地。是故禮法王。知一切爾炎。智慧身自在。攝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禮。敬禮過稱量。敬禮無譬類。敬禮無邊德。敬禮難思議。哀愍覆護我。令法種增長。此世及後生。願佛常攝受
摩诃盧诃隸阿羅遮羅多羅莎诃
梵呗
處世界 如虛空 如蓮華 不著水 心清淨 超于彼 稽首禮 無上尊
說偈咒願
願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與衆生 皆共成佛道
自歸依佛 當願衆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意
自歸依法 當願衆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 當願衆生 統理大衆 一切無礙
願諸衆生。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和南聖衆。諸衆等各說無常偈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如來證涅槃 永斷于生死 若能至心聽 當得無量樂
晝夜六時發願文
十方叁世諸佛當證知。弟子某甲等。爲一切衆生。觀一切叁寶。爲一切衆生。禮一切叁寶。爲一切衆生。供養一切叁寶。爲一切衆生。于一切叁寶前行道。爲一切衆生。于一切叁寶忏悔。爲一切作佛像。轉經供養衆僧。供養一切衆。行六波羅蜜。四攝四無量。一切行等已。集一切善根。以此善根。願令一切叁塗衆生。一切貧窮衆生。一切生老病死衆生。一切獄囚系閉衆生。一切破亡流徙衆生。一切不自在衆生。一切邪見顛倒衆生等。悉得離苦解脫。舍邪歸正發菩提心。永除叁障。常見一切諸佛菩薩及善知識。恒聞正法福智具足。一時作佛
又以此善根。願令一切衆生皆悉上品往生一切淨土。先證無生法忍然後度一切衆生
又以此善根。願令一切叁寶一切國土常得安樂。恒不破壞。四方甯靜兵甲休息。龍王歡喜風調雨順。五谷熟成萬人安樂。禮佛功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供養一切叁寶。終無有休息。隨意靜默量時任唱。初夜半夜後夜午時平明日沒。唱靜六時禮拜佛法大綱。晝叁夜叁各嚴持香華。入塔觀像默供養行道禮佛。平明及與午時。並別唱五十叁佛。余皆總唱。日暮初夜並別唱叁十五佛。余皆總唱。半夜並別唱二十五佛。余皆總唱。觀此七階佛如在目前。思惟如來所有功德。廣作如是清淨忏悔。上來布置禮佛綱軌次第多少悉。是故信行禅師。依經自行此法。于今徒衆亦常相續依行不絕。但以現無正文流傳。恐欲學者無所依據。是以故集此文流通于世。願後學者。依文讀誦。不增不減
佛說叁廚經
一氣和太和 得一道皆太
和乃一無和 玄理同玄濟
莫將心緣心 還莫住絕緣
心存莫緣心 真則守真淵
修利至離心 積修不扶離
志如修有心 己業無己智
諸食氣結氣 非諸久定結
氣隨諸本氣 隨取當隨泄
亦不求無思 意思如有思
是法如是持
集諸經禮忏儀卷上
集諸經禮忏儀卷下
大唐西崇福寺沙門智升撰
比丘善導集記
往生禮贊偈一卷勸一切衆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 六時禮贊偈。謹依大乘經。及龍樹天親此土沙門等。所造往生禮贊集在一處分作六時。唯欲相續系心助成往益。亦願曉悟未聞。遠沾遐代耳。何者
第一依釋迦及十方諸佛。贊歎彌陀十二光名。勸稱禮念定生彼國。十九拜。當日沒時禮
第二謹依大乘經。采集要文以爲禮贊偈。二十叁拜。當初夜時禮
第叁依龍樹菩薩願往生禮贊偈。十六拜。當中夜時禮
第四依天親菩薩願往生禮贊偈。二十拜。當後夜時禮
第五依彥琮法師願往生禮贊偈。二十二拜。當辰朝時禮
第六僧善導願往生禮贊偈。依十六觀作二十拜。當午時禮
問曰。今欲勸人往生者。未知若爲安心起行作業定得往生彼國土也。答曰。必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先具叁心必得往生。何者爲叁。一者至誠心。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贊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叁業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叁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叁者回向發願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願往生。故名回向發願心。具此叁心必得往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觀經具說應知
又如天親淨土論雲。若有願生彼國者。勸修五念門。五門若具定得往生。何者爲五。一者身業禮拜門。所謂一心專至恭敬合掌。香華供養。禮拜彼阿彌陀佛。禮即專禮彼佛畢命爲期。不雜余禮故名禮拜門
二者口業贊歎門。所謂專憶贊歎彼佛身相光明。一切聖衆身相光明。及彼國中一切寶莊嚴光明等。故名贊歎門
叁者意業憶念觀察門。所謂專意念觀彼佛及一切聖衆身相光明國土莊嚴等。如觀經說。唯除睡時。恒憶恒念恒想恒觀此事等。故名觀察門
四者作願門。所謂專心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叁業四威儀所作功德。不問初中後。皆須真實心中發願願生彼國故名作願門
五者回向門。所謂專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叁乘五道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隨喜。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隨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與衆生共之回向彼國。故名回向門
又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衆生。徹窮後際心無厭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門。五門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門與上叁心合。隨起業行不問多少。皆名真實業也。應知
又觀行四修法。用策叁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爲四
一者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衆等。故名恭敬修。畢命爲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二者無余修。所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專禮專贊彼佛及一切聖衆等。不雜余業。故名無余修。畢命爲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叁者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贊歎憶念觀察回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余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隨犯隨忏。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畢命爲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又菩薩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衆生盡未來際。即是利他。然今時衆生悉爲煩惱系縛。未免惡道生死等苦。隨緣起行一切善根。且速回願往生彌陀佛國。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應知
又如文殊波若雲。欲明一行叁昧。唯勸獨處空閑舍諸亂意。系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于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
《集諸經禮忏儀卷上(智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